人謂東坡作此文,因難以見巧,故極工。余則以為不然。彼其老於文章,故落筆皆超逸絕塵耳。
晁無咎:蘇東坡詞,人謂多不諧音律。然居士詞橫放傑出,自是曲子中縛不住者。
徐度:《卻掃篇》
(柳永)詞雖極工致,然多雜以鄙語,故流俗人尤喜道之。其後歐、蘇諸公繼出,文格壹變,至為歌詞,體制高雅。
陸遊:《老學庵筆記》
世言東坡不能歌,故所作東府詞多不協。晁以道謂:紹聖初,與東坡別於汴上,東坡酒酣,自歌《古陽關》。則公非不能歌,但豪放不喜剪裁以就聲律耳。
陳洵:《海綃說詞》
東坡獨崇氣格,箴規柳、秦,詞體之尊,自東坡始。
王國維:《清真先生遺事·尚論三》
以宋詞比唐詩,則東坡似太白,歐、秦似摩詰,耆卿似樂天,方回、叔原則大歷十子之流。
朱依真:天風海雨駭心神,白石清空謁後塵。誰見東坡真面目,紛紛耳食說蘇辛。
蔡嵩雲:《柯亭詞論》
東坡詞,胸有萬卷,筆無點塵。其闊大處,不在能作豪放語,而在其襟懷有涵蓋壹切氣象。若徒襲其外貌,何異東施效顰。東坡小令,清麗紆徐,雅人深致,另辟壹境。設非胸襟高曠,焉能有此吐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