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古詩勞動的詩句如下:
壹、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憫農》—李紳。
翻譯:春天只要播下壹粒種子,秋天就可收獲很多糧食。普天之下,沒有荒廢不種的田地,勞苦農民,仍然要餓死。盛夏中午,烈日炎炎,農民還在勞作,汗珠滴入泥土。有誰想到,我們碗中的米飯,粒粒飽含著農民的血汗?
賞析:這是壹首古代民謠,謳歌了農民的辛勤耕作,以及人們應該珍惜食物的思想。該謠語簡潔,寥寥數語,卻生動地描繪了農夫勞作的情景,深刻表達了辛勤勞動、珍惜物質的意義。
二、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歸園田居》—陶淵明。
翻譯:廬山下有我種的豆地,豆地裏雜草叢生而豆苗卻稀少。我早晨起來到地裏清除雜草,傍晚頂著月色扛著鋤頭回家。回家的道路非常狹窄而且草木叢生,傍晚的露水沾濕了我的衣服。衣服沾濕了並沒有什麽值得可惜的,只要不違背自己的意願就行了。
賞析:這首詩用語十分平淡自然。這自然平淡的詩句融入全詩醇美的意境之中,則使口語上升為詩句,使口語的平淡和詩意的醇美和諧地統壹起來,形成陶詩平淡醇美的藝術特色。
三、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四時田園雜興》—範成大。
翻譯:白天去田裏從事田間勞動,夜晚在家中搓麻線,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務勞動。小孩子雖然不會耕田織布,也在那桑樹蔭下學著種瓜。
賞析:這首詩描寫農村夏日生活中的壹個場景。詩人用清新的筆調,對農村初夏時的緊張勞動氣氛,作了較為細膩的描寫,讀來逸趣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