茹苦育人恩似山,娘養子女感動天。
幼時身虛病隨入,哭聲吵鬧不得閑。
孩有事動壹家牽,依稀夢裏與兒言。
夜裏守到東方白,日間輕搖抱著眠。
(二)人間母愛最純真,血脈相連骨肉親。
兒女今朝無回夢,牽腸望月掛星辰。
穿針引線縫溫暖,米飯清湯煮苦辛。
壹路向前求喜悅,深恩回憶不留停。
(三)育人之恩永不忘,娘痛子女感動天。
累時回想孩們鬧,閑來輕接懷裏抱。
胸前吸奶乳甜甜,飽腹味足睡自然。
父母嘗盡人間苦,養兒不孝有怨言。
2、七律·母愛[當代]劉緒清(次韻宋人李彌遜《送趙二十壹觀罕獨中迎親》)此生若地歷艱難,母愛如天沒有邊。
日月昭昭前路領,星辰脈脈至情傳。
蒼旻遐緬開心界,瑞靄氤氳入頌箋。
雖已升仙穹宇廣,依然時刻見偎憐。
附宋人李彌遜《送趙二十壹觀罕獨中迎親(失母三十年今得之)》得意那知行路難,板輿行處蜀江邊。
慈顏未拜心先往,樂事乍聞人***傳。
新制衣裳文錦緞,重頒雨露間花箋。
回思三十年中恨,長願兒生有母憐。
3、七律·母愛[當代]段誌鋒不求回報苦辛忙,奉獻無私善美揚。
起早貪黑培子女,披星戴月育兒郎。
心靈手巧穿針線,眼銳神清補襖裳。
寸草春暉當永記,如山母愛貫心房。
4、七律·母親·組詩八首[當代]池伯崇(壹)母親贊歌婉轉頌伊誰?難報深恩念母慈。
十月懷胎皆不易,壹生遭罪更無疑。
盡為子女流心血,哪怕刀槍剖肚皮。
肩負瓜瓞千石重,路途遙遠苦堅持。
(二)記母親家境貧寒少小時,母親含淚苦相依。
有田偷種苗遭踐,無米之炊碗告饑。
百裏落花逢夏雨,壹川流水負春暉。
奈何萱草霜天望,望斷浮雲盼子歸。
(三) 致母親誰能記得搖籃曲,白發蒼顏老母親。
獨到江湖成泡影,只緣子女過貧身。
幾經風雨忙三夏,系念兒孫望壹春。
以德為人天感動,山村小鎮好周鄰。
(四) 母親節恍然春事到荼蘼,初夏江南氣候宜。
乳燕學飛穿暮色,青苗扭動浴晨曦。
百花聚會知風暖,萬物生機感母慈。
壹片孝心遊子意,萋萋寸草報萱蕤。
(五)寄母親春暉輾轉變斜陽,萱草寒秋鬢滿霜。
流水迢迢連島嶼,浮雲緲緲望山莊。
途中惝恍天開眼,夢裏依稀母掛腸。
乳燕長成離舊屋,托情魚雁寄家鄉。
(六)感恩母親浮生路上感雙親,塵世無疑母愛真。
壹曲搖籃多適意,三圍繈褓幾艱辛。
羊羔餵奶娘疼惜,乳燕飛天影貼身 。
萱草逢霜頭染白,叠番風雨子成人。
(七)寫給母親前世孤魂無主意,母親讓我有今生。
管它天上雲難測,至此人間路不平。
敬仰春暉常普照,樂觀寸草漸滋萌。
孰知萱室多辛苦,五個同胞總養成。
(八)母親八十大壽夕陽斜照青龍面,萱草經霜到晚年。
鶴壽八旬增歲月,日常三頓起炊煙。
心如明鏡兒孫孝,口若甘霖戚友賢。
浩浩壹川東逝水,胸中萬卷母恩篇。
5、故衣[宋] 林景熙篋中出故衣,絡緯聲四壁。
昔年慈母線,壹壹手所歷,
眷眷遊子心,惻惻虛堂夕。
逝水不返流,孤雲杳無跡。
空令攬衣人,壹線淚壹滴。
衣弊奈有時,母恩無窮期。
終鄰寸草心,何以報春暉。
朝寒縱砭骨,念此不忍披。
且復返所藏,永寄霜露思。
6、寄題王宗卿答春堂[宋] 趙汝譡天德不可名,煦濡在三春。
母恩不可報,愛慕極終身。
粲粲白華士,築堂奉其親。
堂前種業蘭,堂後植修筠。
列卿禁武近,出牧藩條新。
起居佩慈訓,平讞宣皇仁。
屬懷音書遙,曷慰色笑頻。
馳神越海嶠,竦睇徹昏晨。
鼎鐘曾足多,滌瀡良未珍。
請將蓼莪義,壹為君子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