妳說的是清朝王士禛的《登燕子磯記》麽?
南京自古就是都城,名山大川在疆域之內的有幾十座,燕子磯卻因為壹塊拳頭大的石頭而聞名。
燕子磯巖在觀音門東北,三面靠著大江,石壁陡削,巖石險峻,石柱林立。觀音山曲折綿延幾十裏,東面與長山相連,到這裏忽然突起了壹座山峰,孤峰秀麗潤澤,旁邊沒有附著的山,傲視群山,高聳不甘居下。長江從西面滾滾而來,燕子磯正處在吳的上遊和越的下遊,處在浩渺洶湧的波濤中,就象砥柱山,屹立在激流中。西面是鄱陽湖中的大孤山和小孤山,東面是潤州的金山和焦山,而燕子磯處於金陵上遊,因此尤為著名。
磯巖上有寺,是祭祀漢壽亭侯關羽的。向西去有個亭子,亭壁的石頭上刻著“天空海闊”四個大字,極其矯健又極其粗壯,是明朝大司馬湛若水字元明書寫的。湛公曾任南京國子祭酒,又歷任南京吏部、禮部、兵部尚書。湛公崛起於嶺南,是廣東增城人,跟從白沙縣的陳章甫學到了禪學之宗,與王陽明的學說爭高低,天下人稱他甘泉先生。關羽祠裏有南亭三間,壁上題的字,叢蕪雜亂無法認讀。只有楊繼盛(號椒山先生)的四首絕句,與文彭(字壽承,文征明長子)寫的《關祠頌》刻在同壹塊石頭上,其中壹首是:“皪皪清光上下通,風雪只在半天中。太虛雲外依然靜,誰道陰晴便不同。”讀了這首詩,就能知道楊先生的學業不是壹朝壹夕的功夫了。
轉向東去,沿臺階登上最高頂。壹座亭子象鳥的翅膀展開壹樣,廣闊遠眺千裏。長江、遠山、白雲、人物,城樓、女墻、煙火,船帆、沙洲,分明可數,獻奇爭媚於眼前。西北方的煙霧迷茫之中,壹座高塔挺然而出,矗立在江邊,那裏是浦口的晉王山。山因隋煬帝而得名楊廣稱帝前,曾渡江滅陳,被封為晉王。向東眺望京江也叫揚子江,因經過京口而得名,向西上溯南京,從東吳孫權大帝開國直到南朝梁、陳,憑吊六朝,興亡不過壹瞬。吟誦劉禹錫(字夢得)“潮打空城寂寞回”的詩句,悵然失意了很長時間。
當時,落日的余輝橫灑在江面,映著江邊十幾棵烏桕樹,紅色和黃色相錯雜。北風颯颯地刮著,樹葉紛紛下落,與晚潮的響聲相應答。悲傷、顫栗,涼風侵骨,決不能在此久留。在亭壁上題了兩首詩,就趕快回來了。時值康熙二年(1663年)十月二十壹日。
2. 《燕子磯》古文翻譯《燕子磯》翻譯: 我在途中多次經過燕子磯,這裏水流湍急,劃船經過此處的人,都需要迅速用鐵釣鉤住岸邊的石頭並用鐵纜牢牢挽住,然後緊緊挨著像螞蟻壹樣慢慢前行。
從船篷的窗戶望去,岸邊的石頭棱角分明,層疊有致,撐船在水上前行去觀察,不僅沒有喜悅之情,反而陡生恐懼之心,我以前還真不知道岸上的景物會給我這樣的感覺。 崇禎十壹年(1638)我到南京後,和呂吉士壹起出觀音門,去遊覽燕子磯。
我這才領略到這裏是人間仙境、佛祖聖地,而以前路過竟然錯過了。 我們登上關王殿,前面是吳國,後面是楚地,都是諸侯用武之地,好像可以看到英雄豪傑手揮劍戟、英勇無畏的樣子。
順著山路來到燕子觀的上面,坐在亭子中,看江水飛奔,船行駛得像離弦的箭壹樣快。 轉向南面,我們走到觀音閣,從索橋上過去。
觀音閣旁的僧院,有懸崖峭壁高達千丈,聳入雲實,巖石堅硬如鐵;幾棵大楓樹與旁邊的樹木形成壹片郁蔥蔥、綠樹成蔭的景象;倘若在樓中與懸崖相對而坐,便能面壁十年也不覺得枯燥了。 如今僧房、佛堂卻故意背對著峭壁,這樣的布局僧人怎能忍住不起繁雜的內心呢?這壹年,我回到浙江。
閔老子、王月生送我到燕子磯,我們在石壁下暢飲。 《燕子磯》原文: 燕子磯,余三過之。
水勢湁潗,舟人至此,捷捽抒取,鉤挽鐵纜,蟻附而上。篷窗中見石骨棱層,撐拒水際,不喜而怖,不識岸上有如許境界。
戊寅到京後,同呂吉士出觀音門,遊燕子磯。方曉佛地仙都,當面蹉過之矣。
登關王殿,吳頭楚尾,是侯用武之地,靈爽赫赫,須眉戟起。 緣山走磯上,坐亭子,看江水潎洌,舟下如箭。
折而南,走觀音閣,度索上之。閣旁僧院,有峭壁千尋,碚礌如鐵;大楓數株,蓊以他樹,森森冷綠;小樓癡對,便可十年面壁。
今僧寮佛閣,故故背之,其心何忍?是年,余歸浙,閔老子、王月生送至磯,飲石壁下。 此文出自明代·張岱所著的《陶庵夢憶》e69da5e6ba90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431353937、《燕子磯》 擴展資料寫作背景: 張岱出身於仕宦之家,自幼珠環翠繞,過著富貴溫柔的生活。
優裕的家庭環境培養了他諸多藝術愛好,詩文、戲曲、音樂、繪畫、園林無所不通…… 然而明朝末年,作者將近50歲時,清兵南下,江山易主,張岱的前途化為泡影,此番失落當中,張岱避居刻溪山,故交朋輩多死亡,葛巾野服,意緒蒼涼。語及少壯秋華,自謂夢境,著書十余種,率以“夢”名。
《陶庵夢憶》是明末清初時代風雨飄搖的產物,是張岱半世生涯的真實寫照,亦是張岱人生裏程中血與淚的凝結。記錄著張岱前半生浪漫生活的種種得意,既讓我們看到了明末豐厚的民俗文化積澱,又讓我們體味到了世俗中的種種物質給人們帶來的愉悅。
它所包含的豐富而深湛的文化信息,如對園林藝術的獨到見解,對奇花異卉的生動描述,對江南風情的如實記錄,對戲曲理論和實踐的精妙評論等等,無不充滿著樂趣和知識。 這是壹部用藝術家的審美眼光來描繪的明末市井風俗史,又是壹曲抒張性靈、情感率真直露的詠嘆調,滲透著晚明文人特有的生活情調與精神風貌。
作者簡介: 張岱又名維城,字宗子,又字石公,號陶庵、天孫,別號蝶庵居士,晚號六休居士,漢族,山陰(今浙江紹興)人。明末清初文學家,散文家、史學家,還是壹位精於茶藝鑒賞的行家。
是公認成就最高的明代文學家,其最擅散文。
3. 閱讀課外文言文,完成後面題目25. ⑴曾經(2) 這裏(3) 距離(4) 等到 26. ⑴(我) 認為江寧壹帶的奇麗的山水,都在這裏了。
(2) 即使 是以前所認為的奇異美景,又怎能超過這裏呢? 27. 以為江寧奇勝,盡於是矣。 28. 示例:做事不應該 好高騖遠,在眼前得之容易的事物中,也有著使人賞心悅 目的內在價值,只要具備慧眼,就能發現。
參考譯文從我回到江寧後,喜愛上這裏奇麗的山川美 景,空閑時曾與朋友登上石頭城,遊歷鐘阜山,在後湖泛 舟(遊樂) 。南面遠至芙蓉山、天闕山諸峰,北面攀上燕子 磯,來俯瞰急流洶湧的江流。
(我) 認為江寧壹帶的奇麗 的山水,都在這裏了。(因此) 有時有朋友邀請我(遊覽江 寧壹帶) ,就感到厭倦了,想放棄這裏而到其他地方遊覽。
但是,在四望磯上有掃葉樓,離我家不到壹裏,竟然 從未去過。辛酉年秋天,金壇的王中子到我家探訪我,說 起掃葉樓,於是兩人便壹同去那裏。
這座樓建在(四望磯 的) 小山之頂,(山上〉土凈石秀,(小樓) 旁大樹茂密,山風 從西面吹來,落葉紛紛,(滿地的) 青黃兩色.的葉子堆疊交 雜,絢爛得像壹幅織錦。等到(我們) 向上登上(掃葉樓) , (放眼看去,) 這裏近接城區市井,遠連江心小島;雲煙繚 繞的村舍,沙灘邊的水鳥,江中的風帆,(這些) 幽深而曠 遠、瑰麗而奇特的景色,全都呈現在案頭席邊。
即使是以 前所認為的奇異美景,又怎能超過這裏呢?。
4. 燕子磯古文 明張岱張岱
燕於磯,余三過之 。水勢湁潗,舟人至此,捷捽抒取,鉤挽鐵纜,蟻附而上。篷窗中見石骨棱層,撐拒水際,不喜而怖,不識岸上有如許境界。戊寅到京後,同呂吉士出觀音門,遊燕子磯。方曉佛地仙都,當面蹉過之矣。登關王殿,吳頭楚尾,是侯用武之地,靈爽赫赫,須眉戟起。緣山走磯上,坐亭子,看江水潎洌,舟下如箭。折而南,走觀音閣,度索上之。閣旁僧院,有峭壁千尋,碚礌如鐵;大楓數株,蓊以他樹,森森冷綠;小樓癡對,便可十年面壁。今僧寮佛閣,故故背之,其心何忍?是年,余歸浙,閔老子、王月生送至磯,飲石壁下
望采納
5. 描述燕子磯的詩句1、《燕子磯》清·施閏章 絕壁寒雲外,孤亭落照間。
六朝流水急,終古白鷗閑。樹暗江城雨,天青。
2、《歸舟江行望燕子磯作》清·厲鶚 石勢渾如掠水飛,漁罾絕壁掛清暉。俯江亭上何人坐?看我扁舟望翠微。
3、《登燕子磯》現代·溥心畬 亂後悲行役,空尋孫楚樓。
蕭蕭木葉下,浩浩大江流。地向荊襄盡,山連。
4、《初冬夢燕子磯》·陳昂 霜來風遂慘,西谷凍殘暉。漢水魚將聚,洞庭柑漸肥。
他鄉愁易結,寒夜。5、《泊燕子磯》明·範汭 山影沈沈日乍紅,峭帆人怯剪江風。
鷗鳧占我曾題石,壹半岈疊浪中。
6、《燕子磯》明·顧源 沃野盤靈阜,鴻蒙巨壑吞。淺沙披月蚌,高浪出風豚。
翠木棲晴靄,蒼崖。7、《暮春登燕子磯懷古》明·林章 揚子江南燕子磯,楊花燕子壹時飛。
六朝人物空流水,兩晉山川盡落暉。
8、《燕子磯》明·盛時泰 渺渺寒潮帶石磯,潮聲山色兩相依。陰雲翻浪明秋日,霞氣蒸林生晚霏。
9、《遊觀音巖燕子磯因感梁王達磨故事》明·王叔承 觀音高閣迥巖扉,客酒憑陵燕子磯。
山帶石城孤寺立,潮平江國亂帆飛。
10、《與諸從遊登燕子磯》明·王問 西曹日休暇,出郭偕所歡。朝雲結輕陰,微雨灑纓冠。
歷石乃澄霽,始愜。11、《閏九月燕子磯登高用寒字》明·吳兆 閏月蕭蕭萬木殘,危磯裊裊壓江湍。
卻登高處萸重佩,尚有余秋菊再看。
12、《燕子磯觀音閣》明·徐渭 青山如美人,樓觀即奩妝。若無壹片妙,鏡麗苦不昌。
茲石壹何幸,值此。
6. 選自《陶庵夢憶·西湖尋夢》的《燕子磯》原文及其翻譯.燕 子 磯燕子磯,余三過之.水勢湁潗,舟人至此,捷捽抒取,鉤挽鐵纜,蟻附而上.篷窗中見石骨棱層,撐拒水際,不喜而怖,不識岸上有如許境界.戊寅到京後,同呂吉士出觀音門,遊燕子磯.方曉佛地仙都,當面蹉過之矣.登關王殿,吳頭楚尾,是侯用武之地,靈爽赫赫,須眉戟起.緣山走磯上,坐亭子,看江水潎洌,舟下如箭.折而南,走觀音閣,度索上之.閣旁僧院,有峭壁千尋,碚礌如鐵;大楓數株,蓊以他樹,森森冷綠;小樓癡對,便可十年面壁.今僧寮佛閣,故故背之,其心何忍?是年,余歸浙,閔老子、王月生送至磯,飲石壁下。
7. 語文古詩燕子磯口占 [明]史可法 來家不面母,咫尺猶千裏。
磯頭灑清淚,滴滴沈江底。 真州絕句 王士禎 江幹多是釣人居, 柳陌菱塘壹帶疏。
好是日斜風定後, 半江紅樹賣鱸魚。 己亥雜詩 清.龔自珍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十二月十五夜 詩人: 袁枚 朝代: 清 沈沈更鼓急,漸漸人聲絕。
吹燈窗更明,月照壹天雪。 《夕陽樓》( 又名《登鄭州夕陽樓》 ) 作者:唐·李商隱 花明柳暗繞天愁,上盡重城更上樓。
欲問孤鴻向何處?不知身世自悠悠。 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 竹塢無塵水檻清,相思迢遞隔重城。
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 追問: 《 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 》的作者是什麽? 回答: 年代 晚唐 作者 李商隱 體裁 七言絕句。
8. 求 明張岱 燕子磯 翻譯壹、譯文 我在途中多次經過燕子磯,這裏水流湍急,劃船經過此處的人,都需要迅速用鐵釣鉤住岸邊的石頭並用鐵纜牢牢挽住,然後緊緊挨著像螞蟻壹樣慢慢前行。
從船篷的窗戶望去,岸邊的石頭棱角分明,層疊有致,撐船在水上前行去觀察,不僅沒有喜悅之情,反而陡生恐懼之心,我以前還真不知道岸上的景物會給我這樣的感覺。 崇禎十壹年(1638)我到南京後,和呂吉士壹起出觀音門,去遊覽燕子磯。
我這才領略到這裏是人間仙境、佛祖聖地,而以前路過竟然錯過了。 我們登上關王殿,前面是吳國,後面是楚地,都是諸侯用武之地,好像可以看到英雄豪傑手揮劍戟、英勇無畏的樣子。
順著山路來到燕子觀的上面,坐在亭子中,看江水飛奔,船行駛得像離弦的箭壹樣快。 轉向南面,我們走到觀音閣,從索橋上過去。
觀音閣旁的僧院,有懸崖峭壁高達千丈,聳入雲實,巖石堅硬如鐵;幾棵大楓樹6261696475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1333431353939與旁邊的樹木形成壹片郁蔥蔥、綠樹成蔭的景象;倘若在樓中與懸崖相對而坐,便能面壁十年也不覺得枯燥了。 如今僧房、佛堂卻故意背對著峭壁,這樣的布局僧人怎能忍住不起繁雜的內心呢?這壹年,我回到浙江。
閔老子、王月生送我到燕子磯,我們在石壁下暢飲。 二、原文 燕子磯,余三過之。
水勢湁潗,舟人至此,捷捽抒取,鉤挽鐵纜,蟻附而上。篷窗中見石骨棱層,撐拒水際,不喜而怖,不識岸上有如許境界。
戊寅到京後,同呂吉士出觀音門,遊燕子磯。方曉佛地仙都,當面蹉過之矣。
登關王殿,吳頭楚尾,是侯用武之地,靈爽赫赫,須眉戟起。緣山走磯上,坐亭子,看江水潎洌,舟下如箭。
折而南,走觀音閣,度索上之。閣旁僧院,有峭壁千尋,碚礌如鐵;大楓數株,蓊以他樹,森森冷綠;小樓癡對,便可十年面壁。
今僧寮佛閣,故故背之,其心何忍?是年,余歸浙,閔老子、王月生送至磯,飲石壁下。 三、出處 《陶庵夢憶》 擴展資料 壹、創作背景 張岱出身於仕宦之家,自幼珠環翠繞,過著富貴溫柔的生活。
優裕的家庭環境培養了他諸多藝術愛好,詩文、戲曲、音樂、繪畫、園林無所不通……然而明朝末年,作者將近50歲時,清兵南下,江山易主,張岱的前途化為泡影,此番失落當中,張岱避居刻溪山,故交朋輩多死亡,葛巾野服,意緒蒼涼。 語及少壯秋華,自謂夢境,著書十余種,率以“夢”名。
二、作品賞析 《陶庵夢憶》是明末清初時代風雨飄搖的產物,是張岱半世生涯的真實寫照,亦是張岱人生裏程中血與淚的凝結。在《陶庵夢憶》中,記錄著張岱前半生浪漫生活的種種得意,既讓我們看到了明末豐厚的民俗文化積澱,又讓我們體味到了世俗中的種種物質給人們帶來的愉悅。
它所包含的豐富而深湛的文化信息,如對園林藝術的獨到見解,對奇花異卉的生動描述,對江南風情的如實記錄,對戲曲理論和實踐的精妙評論等等,無不充滿著樂趣和知識。 這是壹部用藝術家的審美眼光來描繪的明末市井風俗史,又是壹曲抒張性靈、情感率真直露的詠嘆調,滲透著晚明文人特有的生活情調與精神風貌。
三、作者簡介 張岱(1597~1679),字宗子,壹字石公,號陶庵,山陰(今浙江省紹興市)人。明末清初文學家。
出生於仕宦世家,早年過著富裕的生活,喜愛遊山玩水,通曉音樂戲劇。明亡後張岱曾參加抗清鬥爭,見大勢已去,才隱居浙江剡溪山中,從事著述,不做清朝的官。
他在散文上的造詣高,體裁廣,文字清新,能把大量民間口語融入到散文之中。著有《陶庵夢憶》《西湖夢尋》《瑯嬛文集》等 百度百科-燕子磯 百度百科-陶庵夢憶。
9. 康熙南遊全文康熙南巡 第壹次南巡:(康熙二十三年)九月……辛卯,上啟鑾。
冬十月壬寅,上次泰安,登泰山,祀東嶽。辛亥,次桃源,閱河工,慰勞役夫,戒河吏勿侵漁。
臨視天妃閘。與河臣靳輔論治河方略。
壬子,上渡淮。甲寅,次高郵湖,登岸行十餘裏,詢耆老疾苦。
丙辰,上幸焦山、金山,渡揚子江,舟中顧侍臣曰:“此皆戰艦也。今以供巡幸,然艱難不可忘也。”
丁巳,弛海禁。戊午,上駐蘇州。
庚申,幸惠山。諭巡撫:百姓遠道來觀,其不能歸者資遣之。
十壹月壬戌朔,上駐江寧。癸亥,詣明陵致奠。
乙醜,回鑾。泊舟燕子磯,讀書至三鼓。
侍臣高士奇請曰:“聖躬過勞,宜少節養。”上曰:“朕自五齡受書,誦讀恒至夜分,樂此不為疲也。”
丁卯,命伊桑阿、薩穆哈視察海口。諭曰:“海口沙淤年久,遂至壅塞。
必將水道疏通,始免昏墊。即多用經費,亦所不惜。”
辛未,臨閱高家堰。次宿遷。
過白洋河,賜老人白金。戊寅,上次曲阜。
己卯,上詣先師廟,入大成門,行九叩禮。至詩禮堂,講易經。
上大成殿,瞻先聖像,觀禮器。至聖跡殿,覽圖書。
至杏壇,觀植檜。入承聖門,汲孔井水嘗之。
顧問魯壁遺跡,博士孔毓圻占對甚詳,賜官助教。詣孔林墓前酹酒。
書“萬世師表”額。留曲柄黃蓋。
賜衍聖公孔毓埏以次日講諸經各壹。免曲阜明年租賦。
庚寅,上還京。 ——《清史稿·本紀七》 第二次南巡:二十八年己巳春正月庚午,詔南巡臨閱河工。
丙子啟鑾。詔所過勿令民治道。
獻縣民獻嘉禾。壬午,詔免山東地丁額賦。
甲申,上駐濟南。乙酉,望祀泰山。
庚寅,次剡城,閱中河。壬辰,次清河。
癸巳,詔免江南積欠二十餘萬。乙未,上駐揚州。
詔曰:“朕觀風問俗,鹵薄不設,扈從僅三百人。頃駐揚州,民間結糸采盈衢,雖出自愛敬之誠,不無少損物力。
其前途經過郡邑,宜悉停止。”二月辛醜,上駐蘇州。
丁未,駐杭州。詔廣學額,賚軍士,復因公降謫官,賜扈從王大臣以次銀幣,賜駐防耆民金。
辛亥,渡錢塘江,至會稽山麓。壬子,祭禹陵,親制祭文,書名,行九叩禮,制頌刊石,書額曰“地平天成”。
癸醜,上還駐杭州。閱騎射,賜將軍以及官兵大酺。
丁巳,次蘇州。故湖廣糧道葉映榴之子敷迎鑾,為其父請謚。
上書“忠節”二大字賜之。松江百姓建碑祈壽,獻進碑文。
江南百姓■B6留停蹕,獻土物為禦食,委積岸上。令取米壹撮,果壹枚,為留壹日。
浙江巡撫金鋐有罪,削職遣戍。以張鵬翮為浙江巡撫。
增設武昌、荊州、常德、嶽州水師。癸亥,上駐蹕江寧。
甲子,祭明陵。賜江寧、京口駐防高年男婦白金。
乙醜,上閱射,賜酺。上詣觀星臺,與學士李光地咨論星象,參宿在觜宿之先,恒星隨天而動,老人星合見江南,非隱見也。
江寧士民■B6留聖駕。為留二日。
三月戊辰朔,發江寧。甲戌,閱高家堰,指授治河方略。
丙戌,上還京。 ——《清史稿·本紀七》 第三次南巡:三十八年己卯春……二月癸卯,上奉皇太後南巡啟鑾。
戊申,以天津總兵潘育龍訓練有方,賜禦服貂裘。三月庚午,上次清口,奉皇太後渡河。
辛未,上禦小舟,臨閱高家堰、歸仁堤、爛泥淺等工。截漕糧十萬石,發高郵、寶應等十二州縣平糶。
壬申,上閱黃河堤。丙子,車駕駐揚州。
諭隨從兵士勿踐麥禾。壬午,詔免山東、河南逋賦,曲赦死罪以下。
癸未,車駕次蘇州。辛卯,車駕駐杭州。
丙申,上閱兵較射。戊戌,上奉皇太後回鑾。
夏四月庚子朔,回次蘇州。詔免鹽課、關稅加增銀兩,特廣江、浙二省學額。
乙巳,以丹岱為杭州將軍。己酉,車駕次江寧。
上閱兵。庚申,次揚州。
辛酉,以彭鵬為廣西巡撫。丙寅,渡黃河,上乘小舟閱新埽。
五月辛未,次仲家閘,書“聖門之哲”額,懸先賢子路祠。乙酉,上奉皇太後還宮。
——《清史稿·本紀七》 第四次南巡:四十二年癸未春正月壬子,大學士諸臣賀祝五旬萬壽,恭進“萬壽無疆”屏。卻之,收其寫冊。
壬戌,上南巡閱河。丁卯,以俞益謨為湖廣提督。
庚午,次濟南,觀珍珠泉,賦三渡齊河詩。壬申,次泰安,登泰山。
詔免蹕路所經及歉收各屬去年逋賦。二月丁醜,運漕米四萬石賑濟寧、泰安。
閱宿遷堤工。己卯,自桃源登舟,遍閱河堤。
甲申,渡江登金山。丙戌,次蘇州。
遣官奠大學士宋德宜墓。庚寅,上駐杭州閱射。
辛醜,次江寧。三月戊申,上閱高家堰、翟家壩堤工。
己酉,上閱黃河南龍窩、煙墩等堤。庚申,上還京。
——《清史稿·本紀八》 第五次南巡:四十四年乙酉春……二月癸酉,上南巡閱河。詔曰:“朕留意河防,屢行閱視,獲告成功。
茲黃水申昜流,尚須察驗形勢,即循河南下。所至勿繕行宮,其有科斂累民者,以軍法治罪。”
壬午,次靜海。遣官奠故侍郎勵杜訥墓,予謚文恪。
三月己亥,諭山東撫臣曰:“百姓歡迎道左者日數十萬人,計日回鑾,正當麥秀,其各務稼穡,毋致妨農。”乙巳,上駐揚州。
授河臣張鵬翮方略。辛亥,上駐蘇州。
命選江南、浙江舉、貢、生、監善書者入京修書。賜公福善,大學士張玉書、陳廷敬,在籍大學士張英,都統愛音圖白金。
賜大學士馬齊等皇輿表。己未,次松江閱射。
上書“聖跡遺徽”額賜青浦孔氏。賜故侍郎高士奇謚文恪。
夏四月丙寅,上駐杭州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