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馬的故事或傳說 成語 俗語 古詩
馬的故事:1..塞翁失馬 戰國時期,靠近北部邊城,住著壹個老人,名叫塞翁。塞翁養了許多馬,壹天,他的馬群中忽然有壹匹走失了。鄰居們聽說這件事,跑來安慰,勸他不必太著急,年齡大了,多註意身體。塞翁見有人勸慰,笑了笑說:“丟了壹匹馬損失不大,沒準會帶來什麽福氣呢。” 鄰居聽了塞翁的話,心裏覺得很好笑。馬丟了,明明是件壞事,他卻認為也許是好事,顯然是自我安慰而已。過了幾天,丟失的馬不僅自動返回家,還帶回壹匹匈奴的駿馬。 鄰居聽說了,對塞翁的預見非常佩服,向塞翁道賀說:“還是您有遠見,馬不僅沒有丟,還帶回壹匹好馬,真是福氣呀。” 塞翁聽了鄰人的祝賀,反而壹點高興的樣子都沒有,憂慮地說:“白白得了壹匹好馬,不壹定是什麽福氣,也許惹出什麽麻煩來。” 鄰居們以為他故作姿態純屬老年人的狡猾。心裏明明高興,有意不說出來。塞翁有個獨生子,非常喜歡騎馬。他發現帶回來的那匹馬顧盼生姿,身長蹄大,嘶鳴嘹亮,膘悍神駿,壹看就知道是匹好馬。他每天都騎馬出遊,心中洋洋得意。壹天,他高興得有些過火,打馬飛奔,壹個趔趄,從馬背上跌下來,摔斷了腿。鄰居聽說,紛紛來慰問。塞翁說:“沒什麽,腿摔斷了卻保住性命,或許是福氣呢。”鄰居們覺得他又在胡言亂語。他們想不出,摔斷腿會帶來什麽福氣。 不久,匈奴兵大舉入侵,青年人被應征入伍,塞翁的兒子因為摔斷了腿,不能去當兵。入伍的青年都戰死了,唯有塞翁的兒子保全了性命。 2.伯樂相馬的故事相傳伯樂是春秋時代人,姓孫名陽.據說,有壹匹千裏馬拉著沈重的鹽車翻越太行山.在羊腸小道上,馬蹄用力掙紮,膝蓋跪屈;尾巴下垂著,皮膚也受了傷;渾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艱難吃力地爬行還是拉不上去,伯樂遇見了,就下了自己的車,挽住千裏馬而對它淌眼淚,並脫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蓋在千裏馬身上.千裏馬於是低下頭吐氣,擡起頭來長鳴,嘶叫聲直達雲霄.這是它感激伯樂了解並且體貼它啊. 3.馬的故事 有個人想得到壹匹好馬、快馬,卻得到了壹匹劣馬、慢馬。這匹馬離他理想的馬差距太大了,他嘆息著,把馬放走。他要去找自己中意的馬,他壹定要找到自己中意的好馬、快馬。他不能隨意降低標準,隨意要壹匹馬。是,世界太大,他的腳步太慢,終沒能找到他的理想之馬。他也就成了沒有馬的人。有人牽走他放掉的劣馬。那人騎著劣馬,找到了壹匹好馬,壹匹日行千裏的快馬。 4.項羽馴服野馬 楚霸王項羽馴野馬“烏騅”的故事廣為流傳。據說“烏騅”當初被捉到時,野性難馴,許多人都休想騎它,就是騎得上的也頓時被它摔下來。壯強好勝的項羽聽說便想壹試。他馴馬有術,壹騎上“烏騅”,就揚鞭奔跑,壹林穿壹林,壹山過壹山。這馬非但沒把他摔下,反倒汗流如註,身疲力竭了。霸王不慌不忙騎在馬上,忽然用手緊抱住壹樹幹,滿想壹下把馬壓制得動彈不得,誰知“烏騅”也不甘示弱,拼死掙紮,結果那樹連根都離開了山土,“烏騅”總算被霸王的“拔山”之力折服了,心甘情願地供霸王驅使了壹生。 5.徐悲鴻壹生畫馬 徐悲鴻壹生畫的馬論百盈千,但可分為三大類:1?天馬行空的天馬;2?立馬斜陽的立馬;3?小步奔走的馬,所繪的馬都是瘦馬。悲鴻的馬始終寄托著畫家愛國主義的情懷。早期的馬“躑躅四顧,蕭然寡儔”,“為覓生芻盡日馳”;“九·壹八”後,變為“哀鳴思戰鬥,迥立向蒼蒼”,“秋風萬裏頻回首,認識當年舊戰場”的馬。畫家有時以馬抒寫苦悶心情,如“此去天涯將馬托”,有時以馬表達希望和理想,“相期效死得長征”。解放後,他的馬變為“山河百戰歸民主,鏟盡崎嶇大道平”的奔馬。 (壹)馬的詩句:1.竹馬踉蹌沖淖去, 紙鳶跋扈挾風鳴。 (陸遊《觀村童戲溪上》) 2.亂花漸欲迷人眼, 淺草才能沒馬蹄。 (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3.草枯鷹眼疾, 雪盡馬蹄輕。 (王維《觀獵》) 4.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5.馬寅識路真疲路, 蟬到吞聲尚有聲。 (黃景仁《雜感》) 6.揮手自茲去, 蕭蕭班馬鳴。 (李白:《送友人》) 7.好山好水看不足, 馬蹄催趁月明歸。 (嶽飛《池州翠微亭》) 8.雲橫秦嶺家何在? 雪擁南關馬不前。 (韓愈《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9.山回路轉不見君, 雪上空留馬行處。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岑參) 10.寶馬雕車香滿路, 鳳簫聲動, 玉壺光轉, 壹夜魚龍舞。 (辛棄疾《青玉案》) 11.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飲琵琶馬上催。 (王翰《涼州詞》) 12.射人先射馬, 擒賊先擒王。 (杜甫《前出塞》) 13.春風得意馬蹄疾, 壹日看盡長安花。 (孟郊《登科後》) 14.還似舊時遊上苑, 車如流水馬如龍, 花月正春風。 (李煜《望江南》) 15.郎騎竹馬來, 繞床弄青梅。 (李白《長幹行》) 16.但使龍城飛將在, 不教胡馬度陰山。 (王昌齡《出塞》) 17.胡馬依北風, 越鳥巢南枝。 (《古詩十九首》之《行行重行行》) 18.牧人驅犢返, 獵馬帶禽歸。 (王績《野望》) 19.馬作的盧飛快, 弓如霹靂弦驚。 (辛棄疾《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20.夜闌臥聽風吹雨, 鐵馬冰河入夢來。 (陸遊:《十壹月四日風雨大作》) (二)成語:?6?1 千軍萬馬形容士兵眾多,聲勢壯大。 ?6?1 天馬行空喻才思豪放飄逸。 ?6?1 心猿意馬形容心思意念飄浮不定。 ?6?1 犬馬之勞謙稱自己微薄的服務像犬馬壹般微不足道。 ?6?1 汗馬功勞喻為征戰奔走的功勞。 ?6?1 老馬識途喻經驗豐富的人。 ?6?1 兵荒馬亂形容戰亂破壞之嚴重,秩序之紊亂。 ?6?1 走馬看花大略觀看事務外象,無暇細究其底蘊。 ?6?1 車水馬龍形容繁華熱鬧。 ?6?1 招兵買馬征招士兵,購買馬匹;指集結武力,預謀作戰。 ?6?1 金戈鐵馬表示軍隊裝備很好,作戰力非常強;或喻戰爭。 ?6?1 青梅竹馬指幼時遊戲的伴侶。 ?6?1 指鹿為馬形容歪曲事實顛倒是非。 ?6?1 馬耳東風形容壹個人對別人所說的話漠不關心,聽過就忘。 ?6?1 馬到成功用以祝賀人成功迅速而容易。 ?6?1 馬革裏屍形容軍人英勇地戰死在沙場上。 ?6?1 馬首是瞻指完全聽從領導人的指揮來行動。 ?6?1 馬齒徒長只喻只是年齡徒然加大,但沒有大作為。 ?6?1 塞翁失馬(1)比喻人因禍得福。(2)形容禍福無常,不能遽下定論。 ?6?1 龍馬精神形容精神健旺、充沛。 ?6?1 聲色犬馬形容生活非常糜爛。 ?6?1 懸崖勒馬喻到了危險的邊緣,及時醒悟回頭。 (三)俗語:壹馬不跨雙鞍。 人有錯手,馬有失蹄 人奔家鄉馬奔草。 人怕理,馬怕鞭,蚊早怕火煙。 人要煉,馬要騎。 人是衣裳馬是鞍。 小馬兒乍行嫌路窄。 千裏騾馬壹處牛。 馬上不知馬下苦,飽漢不知餓漢饑。 馬上摔死英雄漢,河中淹死會水人。 馬不打不奔,不人激不發。 馬行十步九回頭。馬看牙板,樹看年輪。 馬群奔馳靠頭馬。 見鞍思馬,睹物思人。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 人並不因為生在馬廄裏就成了馬。牽馬到河易,強馬飲水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