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有沒有關於海拔4800米的古詩句

有沒有關於海拔4800米的古詩句

1.反映氣溫與海拔關系的古詩詞或諺語

春雷響,萬物長. 春雨貴似油,多下農民愁. 立春三場雨,遍地都米. 春雨漫了壟,麥子豌豆丟了種. 雨灑清明節,麥子豌豆滿地結. 麥怕清明連夜雨. 夏雨稻命,春雨麥病. 三月雨,貴似油;四月雨,好動鋤. 春天三場雨,秋後不缺米. 清明前後壹場雨,豌豆麥子中了舉. 有錢難買五月旱,六月連陰吃飽飯. 春得壹犁雨,秋收萬擔糧. 六月下連陰,遍地出黃金. 春雨滿街流,收麥累死牛. 黑夜下雨白天晴,打的糧食沒處盛. 壹陣太陽壹陣雨,栽下黃秧吃白米. 伏裏無雨,谷裏無米;伏裏雨多,谷裏米多. 三伏要把透雨下,丘丘谷子壓彎椏. 伏裏壹天壹暴,坐在家裏收稻. 秋禾夜雨強似糞,壹場夜雨壹場肥. 立了秋,那裏下雨那裏收. 立秋下雨萬物收,處暑下雨萬物丟. 處暑裏的雨,谷倉裏的米. 處暑下雨爛谷籮. 古詩1:詠柳唐 賀知章 碧玉妝成壹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2: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宋楊萬裏 畢竟西湖六月中, 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 3:楓橋夜泊唐張繼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4: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 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 獨釣寒江雪. 浪淘沙 劉禹錫 九曲黃河萬裏沙, 浪淘風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銀河去, 同到牽牛織女家. 黃河遠上白雲間,壹片孤城萬仞山. ——《涼洲詞》王之渙黃河二首 作者:杜甫 年代:唐 體裁:七絕 類別:未知 黃河北岸海西軍,椎鼓鳴鐘天下聞. 鐵馬長鳴不知數,胡人高鼻動成群. 黃河西岸是吾蜀,欲須供給家無粟. 願驅眾庶戴君王,混壹車書棄金玉. 黃河二首 作者:杜甫 年代:唐 體裁:七絕 類別:未知 黃河北岸海西軍,椎鼓鳴鐘天下聞. 鐵馬長鳴不知數,胡人高鼻動成群. 黃河西岸是吾蜀,欲須供給家無粟. 願驅眾庶戴君王,混壹車書棄金玉. 自鞏洛舟行入黃河即事,寄府縣僚友 作者:韋應物 年代:唐 體裁:未知 類別:未知 夾水蒼山路向東,東南山豁大河通.寒樹依微遠天外, 夕陽明滅亂流中.孤村幾歲臨伊岸,壹雁初晴下朔風. 為報洛橋遊宦侶,扁舟不系與心同.。

2.有沒有關於山川河流的古詩~

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壹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裏船。

早發白帝城

李白 唐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裏江陵壹日還。兩岸猿聲啼不盡。輕舟已過萬重山。

望廬山瀑布

李白 唐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山行

唐 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 白雲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於二月花。

惠崇春江晚景

宋 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簍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江南春

唐 杜牧

千裏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四時田園雜興

宋 範成大

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 日長籬落無人過, 唯有蜻蜓蛺蝶飛。

3.描寫高度的詩句有哪些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裏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登幽州臺歌 陳子昂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壹人。

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 岑參 強欲登高處, 無人送酒來。 遙憐故園菊, 應傍戰場開 不畏浮雲遮望眼 自緣身在最高層 白雲紅日入目低,五湖四海皆在望。

此詩是唐伯虎的壹首戲詩 登泰山(外三十六首) 清·宋思仁 絕磴千盤近紫穹,最高峰頂獨梯空。 天門依約開金鑰,雲路蒼茫掛玉虹。

蔓草久荒秦氏碣,青松多蔭梵王宮。 神州回首斜陽裏,九點煙橫壹氣中。

乾隆己酉四月登日觀峰 忽見明霞吐海東,天雞初唱五更中。 未收夜色千山黑,漸發晨光萬國紅。

本以精誠通肸□,卻來磅礴看曈昽。 追陪端有三生約,手綰麟符躋碧空。

乾隆己酉八月登日觀峰 夢斷天雞喔,起看旭日升。 遙聞青海沸,瞥見彩雲騰。

爛錦飛千丈,金波湧萬棱。 扶桑真有望,放眼快先登。

呵呵。

4.描寫高度的詩句有哪些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裏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登幽州臺歌 陳子昂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壹人。

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

岑參

強欲登高處,

無人送酒來。

遙憐故園菊,

應傍戰場開

不畏浮雲遮望眼 自緣身在最高層

白雲紅日入目低,五湖四海皆在望。 此詩是唐伯虎的壹首戲詩

登泰山(外三十六首)

清·宋思仁

絕磴千盤近紫穹,最高峰頂獨梯空。

天門依約開金鑰,雲路蒼茫掛玉虹。

蔓草久荒秦氏碣,青松多蔭梵王宮。

神州回首斜陽裏,九點煙橫壹氣中。

乾隆己酉四月登日觀峰

忽見明霞吐海東,天雞初唱五更中。

未收夜色千山黑,漸發晨光萬國紅。

本以精誠通肸□,卻來磅礴看曈昽。

追陪端有三生約,手綰麟符躋碧空。

乾隆己酉八月登日觀峰

夢斷天雞喔,起看旭日升。

遙聞青海沸,瞥見彩雲騰。

爛錦飛千丈,金波湧萬棱。

扶桑真有望,放眼快先登。 呵呵

5.有沒有關於爬山的古詩

四O、醉花蔭兩首

1.狂壑晴嵐圖

巍巍青山真如削,

登山心似火。

山外有高山,

天外有天,

勸君莫忘卻。

常念此身已許國,

何曾失本色?

人間有正氣,

揚善除惡,

風雨又大作。

七、憶秦娥十首

1.言 誌

誌難挫,

鷹擊長空萬裏闊。

萬裏闊:

力挽北鬥,

氣吞日月。

青山座座皆巍峨,

壯心上下勇求索。

勇求索:

披荊斬棘,

赴湯蹈火。

6.海拔很高很高的地方山上有壹種統壹的顏色的是什麽古詩

東晉大人陶潛寫了“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名句,其愛菊之名,無人不曉,而菊花也逐漸成了超凡脫俗的隱逸者之象征。難怪宋人周敦頤因陶淵明後真隱士不多,要大發“菊之愛,陶後鮮有聞”的感慨了。歷代文人墨客愛菊者不乏其人,其中詠菊者也時有佳作。中唐詩人元稹的七絕《菊花》便是其中較有情韻的壹首。

詩人對菊花由衷喜愛:開得正旺的菊花壹簇簇、壹叢叢,遍布屋舍四周,他沿著竹籬,忘情地欣賞這些親手栽種的秋菊,不覺日已西斜。第壹句的“繞”字寫屋外所種菊花之多,給人以環境幽雅,如陶淵明家之感。第二句的“繞”字則寫賞菊興致之濃,不是到東籬便駐足,而是“遍繞籬邊”,直至不知日之將夕。其愛菊之情,似較五柳先生有過之而無不及。短短的十四個字,有景、有情、有聯想,活脫脫地勾勒出壹幅詩人在秋日傍晚漫步菊叢賞花吟詩而樂不思返的畫圖。

第三句以否定句式陡地壹轉,指出自己並非沒來由地鐘情菊花。時至深秋,百花盡謝,唯有菊花能淩風霜而不雕,獨立支持,為世界平添了盎然的生機。詩人熱愛生活、熱愛自然,這四季中最後開放的菊花使他忘情,愛不能舍了。中國古典詩詞常借物詠懷喻誌,如屈原的《桔頌》,陳子昂的《感遇》,都是範例。元稹《菊花》壹詩贊菊花高潔的操守、堅強的品格,也寓有深意。

這首詩取陶詩的意境,且也以淡雅樸素的語言吟詠,便不似陶公全用意象,蘊藉之至;而是在描繪具象之後,以自述的方式道出愛菊之由而又不壹語說盡,留下了想象空間讓人們去回味咀嚼,這就增強了它的藝術感染力。因而歷來被人們所喜愛

7.關於廬山的古詩句

廬山謠寄盧侍禦虛舟

李白

我本楚狂人,狂歌笑孔丘。手持綠玉杖,朝別黃鶴樓。五嶽尋仙不辭遠,壹生好入名山遊。廬山秀出南鬥傍,屏風九疊雲錦張,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闕前開二峰長,銀河倒掛三石梁。香爐瀑布遙相望,回崖沓嶂淩蒼蒼。翠影紅霞映朝日,鳥飛不到吳天長。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黃雲萬裏動風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好為廬山謠,興因廬山發。閑窺石鏡清我心,謝公行處蒼苔沒。早服還丹無世情,琴心三疊道初成。遙見仙人彩雲裏,手把芙蓉朝玉京。先期汗漫九垓上,願接盧敖遊太清。

望廬山五老峰

李 白

廬山東南五老峰,

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攬結,

吾將此地巢雲松。

望廬山瀑布水(其壹)

李 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

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

廬山瀑布徐凝

瀑布瀑布千丈直,

雷奔入海不蹔息。

今古長如白練飛,

壹條界破青山色。

江上送客遊廬山

張 繼

楚客自相送,

沾裳春水邊。

晚來風信好,

並發上江船。

花映新林岸,

雲開瀑布泉。

愜心應在此,

佳句向誰傳。

晚泊潯陽望香爐峰

孟浩然

掛席幾千裏,

名山都未逢。

泊舟潯陽郭,

始見香爐峰。

嘗讀遠公傳,

永懷塵外蹤。

東林精舍近,

日暮空聞鐘。

廬山獨夜

元稹

寒空五老雪,

斜月九江雲。

鐘聲知何處?

蒼蒼樹裏聞。

8.有沒有關於風雪怡人的古詩

1、《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唐岑參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壹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猶著。

瀚海闌幹百丈冰,愁雲慘淡萬裏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2、《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劉長卿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3、《雪梅》宋盧梅坡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壹段香。

4、《送盧員外》唐薛濤

玉壘山前風雪夜,錦官城外別離魂。

信陵公子如相問,長向夷門感舊恩。

5、《觀獵》唐王維

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

忽過新豐市,還歸細柳營。回看射雕處,千裏暮雲平。

6、《終南望余雪》唐祖詠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7、《江雪》唐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8、《問劉十九》唐白居易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壹杯無。

9、《梅花》宋王安石

墻角數枝梅,淩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10、《北風行》唐李白

燭龍棲寒門,光耀猶旦開。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唯有北風號怒天上來。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

幽州思婦十二月,停歌罷笑雙蛾摧。

倚門望行人,念君長城苦寒良可哀。

別時提劍救邊去,遺此虎文金鞞靫。

中有壹又白羽箭,蜘蛛結網生塵埃。

箭空在,人今戰死不復回。

不忍見此物,焚之已成灰。

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雨雪恨難裁。

11、《別董大》唐高適

千裏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12、《塞下曲》唐盧綸

月黑雁飛高,單於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13、《學劉公幹體》南北朝鮑照

胡風吹朔雪,千裏度龍山。集君瑤臺上,飛舞兩楹前。

茲晨自為美,當避艷陽天。艷陽桃李節,皎潔不成妍。

14、《村雪夜坐》唐白居易

南窗背燈坐,風霰暗紛紛。寂寞深村夜,殘雁雪中聞。

15、《子夜四時歌》南北朝南朝民歌

淵冰厚三尺,素雪覆千裏。我心如松柏,君情復何似?

16、《和樂天洛下雪中宴集寄汴州李尚書》唐劉禹錫

洛城無事足杯盤,風雪相和歲欲闌。

樹上因依見寒鳥,坐中收拾盡閑官。

笙歌要請頻何爽,笑語忘機拙更歡。

遙想兔園今日會,瓊林滿眼映旗竿。

17、《寒梅詞》唐李九齡

霜梅先拆嶺頭枝,萬卉千花凍不知。

留得和羹滋味在,任他風雪苦相欺。

18、《長安冬日》唐杜荀鶴

近臘饒風雪,閑房凍坐時。書生教到此,天意轉難知。

吟苦猿三叫,形枯柏壹枝。還應公道在,未忍與山期。

19、《獨酌》唐杜牧

窗外正風雪,擁爐開酒缸。何如釣船雨,篷底睡秋江。

9.關於黃山、廬山的古詩句

描寫黃山和廬山的詩句有:

1. 虛空落泉千仞直, 雷奔入海不蹔息

2. 花映新林岸, 雲開瀑布泉。 愜心應在此, 佳句向誰傳。

3. 掛席幾千裏, 名山都未逢。 泊舟潯陽郭, 始見香爐峰。

4. 寒空五老雪, 斜月九江雲。 鐘聲知何處? 蒼蒼樹裏聞。

5. 廬山秀出南鬥傍,屏風九疊雲錦張,影落明湖青黛光

1. 黃山: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世界地質公園,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中華十大名山,天下第壹奇山。黃山位於安徽省南部黃山市境內,有72峰,主峰蓮花峰海拔1864米,與光明頂、天都峰並稱三大黃山主峰,為36大峰之壹。黃山是安徽旅遊的標誌,是中國十大風景名勝唯壹的山嶽風光。黃山原名“黟山”,因峰巖青黑,遙望蒼黛而名。後因傳說軒轅黃帝曾在此煉丹,故改名為“黃山”。黃山代表景觀有“四絕三瀑”,四絕:奇松、怪石、雲海、溫泉;三瀑:人字瀑、百丈泉、九龍瀑。黃山迎客松是安徽人民熱情友好的象征,承載著擁抱世界的東方禮儀文化。明朝旅行家徐霞客登臨黃山時贊嘆:“薄海內外之名山,無如徽之黃山。登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被後人引申為“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

2. 廬山:位於江西省九江市,山體呈橢圓形,典型的地壘式塊段山,長約25公裏,寬約10公裏,綿延的90余座山峰,猶如九疊屏風,屏蔽著江西的北大門,主峰漢陽峰,海拔1474米。廬山自古命名的山峰便有171座。群峰間散布岡嶺26座,壑谷20條,巖洞16個,怪石22處。水流在河谷發育裂點,形成許多急流與瀑布,瀑布22處,溪澗18條,湖潭14處。著名的三疊泉瀑布,落差達155米。廬山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壹,以雄、奇、險、秀聞名於世,素有“匡廬奇秀甲天下”之美譽,入選世界文化遺產,世界地質公園,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5A級旅遊景區,首批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

3. 上述詩句全文如下:

(1)《廬山瀑布 》徐凝

虛空落泉千仞直, 雷奔入海不蹔息。 今古長如白練飛, 壹條界破青山色。

(2)《江上送客遊廬山 》張 繼

楚客自相送, 沾裳春水邊。 晚來風信好, 並發上江船。 花映新林岸, 雲開瀑布泉。 愜心應在此, 佳句向誰傳。

(3)《晚泊潯陽望香爐峰 》孟浩然

掛席幾千裏, 名山都未逢。 泊舟潯陽郭, 始見香爐峰。 嘗讀遠公傳, 永懷塵外蹤。 東林精舍近, 日暮空聞鐘。

(4)《廬山獨夜 》元稹

寒空五老雪, 斜月九江雲。 鐘聲知何處? 蒼蒼樹裏聞。

(5)《廬山謠寄盧侍禦虛舟 》李白

我本楚狂人,狂歌笑孔丘。手持綠玉杖,朝別黃鶴樓。五嶽尋仙不辭遠,壹生好入名山遊。廬山秀出南鬥傍,屏風九疊雲錦張,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闕前開二峰長,銀河倒掛三石梁。香爐瀑布遙相望,回崖沓嶂淩蒼蒼。翠影紅霞映朝日,鳥飛不到吳天長。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黃雲萬裏動風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好為廬山謠,興因廬山發。閑窺石鏡清我心,謝公行處蒼苔沒。早服還丹無世情,琴心三疊道初成。遙見仙人彩雲裏,手把芙蓉朝玉京。先期汗漫九垓上,願接盧敖遊太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