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在抗日戰爭時期的1939年2月25日(農歷正月初七)由重慶乘水上飛機(長沙號)返回闊別26年的故鄉樂山省親,後在城中住宿壹夜,隨即趕回誕生地——沙灣鎮,在舊居住6天。當年,郭沫若身任國民黨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第三廳廳長,肩負抗日宣傳重任,是因父親病重才回家探望;再則他的母親已逝近7年。因此,他心懷國恨家愁,焦急萬分。當年,他在父親病逝和料理喪事還先後回家兩次。
在郭沫若住老家期間,胞弟郭開運先後畫菊花、荷花、蘭花等圖,郭沫若在圖上各題壹首七絕。其中,《蘭草花圖》上的題詩,是為大哥(郭開文)的三女郭瑛所作,原文是:
瓊蕊芳膚九畹徑,
蘭香飛韻有余馨。
情知紉佩殊蕭艾,
不向人間訴不平。
此詩大概作於1939年初秋。在第15屆中國(樂山)蘭博會前夕,細讀品味其詩,便領略“瓊蕊”二字乃將蘭花比喻為珍美艷麗之花。畹,古代地積單位。“九畹”二字語出屈原的《離騷》詩句:“余既滋蘭之九畹兮。”紉,連綴;佩,佩飾。“紐佩”二字語出《離騷》詩句:“紉秋蘭以為佩。”郭沫若深知峨眉山盛產蘭花,蘭香素有“王者之香”的美譽。詩句也提示:侄女不僅賞蘭花之神韻,聞蘭花之幽香;而且學蘭花的品格,應明白對別人所施的德澤教益銘感不忘,必須愛憎分明。其實,郭沫若將蘭花擬人化,借贊蘭花,流露出脈脈親情,並道出內心對日本侵略者的無比憤慨,表達了堅定不移的“抗戰必勝”的鬥誌。
如今,重溫此詩,令人回腸蕩氣,精神振奮,不免勾人愛蘭、養蘭之念。這首詩,真可稱為壹首贊蘭的好詩。很遺憾的是:郭沫若自1939年3次回過故鄉之後,就再也沒有回過故鄉。他60多年前留在故鄉的這首贊蘭詩,意境深遠,耐人百讀不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