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清明佳節時分,桃紅李白,竟相綻放,猶如笑臉。田野上那些長滿雜草的墳墓令人感到淒涼。春雷滾滾,驚醒了冬眠中的龍蛇百蟲,及時的春雨滋潤著郊原上柔和的草木。
古有齊人出入墳墓間乞討祭食以向妻妾誇耀,也有介子推拒絕做官而被大火燒死。他們是貧賤愚蠢還是賢能清廉,至今又有誰知道呢?現在留下來的只不過是滿目亂蓬的野草而已。
出自宋代黃庭堅,原文: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侯。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壹丘。
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
黃庭堅的《清明》作於北宋末年的“元祐黨爭”時期(1086年—1094年),因王安石變法時,強力推行新政措施,壹意孤行,從而形成支持王安石變法的“新派”和反對新政的“舊派”。舊派也被稱為“元祐黨人”,其中包括大文豪蘇軾、司馬光等人。黃庭堅因與蘇軾交好,也略受牽連。
賞析:
詩中運用了很多對比,首聯是“桃李歡笑”對“墳墓生愁”;頷聯是“動物蟄伏”對“草木生長”;頸聯是“無恥的乞食人”對比“忠貞的隱士”,對比鮮明,引發人的思考;尾聯詩人抒發感慨,無論是賢者還是愚人,最後都是黃土蓋身。
詩人將大自然中的勃勃生機與人世間不可逃脫的死亡命運進行對照,表現出了消極虛無的思想,抒發了詩人對人生無常的慨嘆和對社會不平的憤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