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鶴樓
崔灝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壹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黃鶴樓送盂浩然之廣陵
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射。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
李白
壹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
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望黃鶴樓
李白
東望黃鶴山,雄雄半空出。
四面生白雲,中峰倚紅日。
巖巒行穹跨,峰嶂亦冥密。
頗聞列仙人,於此學飛術。
壹朝向蓬海,千載空石室。
金竈生煙埃,玉潭秘清謐。
地古遺草木,庭寒老芝術。
□予羨攀躋,因欲保閑逸。□處為:搴手換足
觀奇遍諸嶽,茲嶺不可匹。
結心寄青松,永悟客情畢。
醉後答丁十八以詩譏余槌碎黃鶴樓
李白
黃鶴高樓已槌碎,黃鶴仙人無所依。
黃鶴上天訴玉帝,卻放黃鶴江南歸。
神明太守再雕飾,新圖粉壁還芳菲。
壹州笑我為狂客,少年往往來相譏。
君平簾下誰家子,雲是遼東丁令威。
作詩調我驚逸興,白雲繞筆窗前飛。
待取明朝酒醒罷,與君爛漫尋春暉。
江夏送友人
李白
雪點翠雲裘,送君黃鶴樓。
黃鶴振玉羽,西飛帝王州。
鳳無瑯□實,何以贈遠遊。□處:王幹
徘徊相顧影,淚下漢江流。
菩薩蠻·黃鶴樓
毛澤東
莽莽九派流中國,
沈沈壹線穿南北。
煙雨莽蒼蒼,
龜蛇鎖大江。
黃河知何去?
剩有遊人處。
把酒酹滔滔,
心潮逐浪高。
黃 鶴 樓
崔 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壹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沼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 煙波江上使人愁。
元人辛文房《唐才子傳》記李白登黃鶴樓本欲賦詩,因見崔顥此作,為之斂手,說:"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傳說或出於後人附會,未必真有其事。然李白確曾兩次作詩擬此詩格調。其《鸚鵡洲》詩前四句說:"鸚鵡東過吳江水,江上洲傳鸚鵡名。鸚鵡西飛隴山去,芳洲之樹何青青。"與崔詩如出壹轍。又有《登金陵鳳凰臺》詩亦是明顯地摹學此詩。為此,說詩者眾口交譽,如嚴羽《滄浪詩話》謂:"唐人七言律詩,當以崔顥《黃鶴樓》為第壹。"這壹來,崔顥的《黃鶴樓》的名氣就更大了。
黃鶴樓因其所在之武昌黃鶴山(又名蛇山)而得名。傳說古代仙人子安乘黃鶴過此(見《齊諧誌》);又雲費文偉登仙駕鶴於此(見《太平寰宇記》引《圖經》)。詩即從樓的命名之由來著想,借傳說落筆,然後生發開去。仙人跨鶴,本屬虛無,現以無作有,說它"壹去不復返",就有歲月不再、古人不可見之憾;仙去樓空,唯余天際白雲,悠悠千載,正能表現世事茫茫之慨。詩人這幾筆寫出了那個時代"適鶴樓的人們常有的感受,氣概蒼莽,感情真摯。
此詩前半首用散調變格,後年首就整傷歸正,實寫樓中所見所感,寫從樓上眺望漢陽城、鸚鵡洲的芳草綠樹並由此而引起的鄉愁,這是先放後收。
前人有"文以氣為主"之說,此詩前四句看似隨口說出,壹氣旋轉,順勢而下,絕無半點滯礙,黃鶴,二宇再三出現,卻因其氣勢奔騰直下,使讀者"手揮正弦,目送飛鴻",急忙讀下去,無暇覺察到它的重疊出現,而這是律詩格律上之大忌,詩人好象忘記了是在寫"前有浮聲,後須切響"、宇宇皆有定聲的七律。試看:首聯的五、六字同出"黃鶴";第三句幾乎全用厭聲;第四句又用"空悠悠"這樣的三卒閱煞尾;亦不顧什麽對仗,用的全是古體詩的句法。這是因為七律在當時尚未定型嗎?不是的,規範的七律旱就有了,崔顥自已也曾寫過。是詩人有意在寫拗律嗎?也未必。他跟後來杜甫的律詩有意自創別調的情況也不同。看來還是知之而不顧,如《紅樓夢》中林黛玉教人做詩時所說的,"若是果有了奇句,連平仄虛實不對都使得的"。在這裏,崔頗是依據詩以立意為要和"不以詞害意"的原則去進行實踐的,所以才寫出這樣七律中罕見的高唱入雲的詩句。沈德潛評此詩,以為"意得象先,神行語外,縱筆寫去,遂擅千古之奇"(《唐詩別裁》卷十三),也就是這個意思。倘只放不收,壹味不拘常規,不回到格律上來,那麽,它就不是壹首七律,而成為七古了。此詩前後似成兩截,其實文勢是從頭壹直貫註到底的,中間只不過是換了壹口氣罷了。這種似斷實續的連接,從律詩的起、承、轉、合來看,也最有章法。元楊載《詩法家數》論律詩第二聯要緊承首聯時說:"此聯要接破題 (首聯),要如騎龍之珠,抱而不脫。"此詩前因旬正是如此,敘仙人乘鶴傳說,額聯與破題相接相抱,渾然壹體。楊載又論頸聯之"轉"說:"與前聯之意相避,要變化,如疾雷破山,觀者驚愕。"疾雷之喻,意在說明章法上至五、六句應有突變,出人意外。此詩轉折處,格調上由變歸正,境界上與前聯截然異趣,恰好符合律法的這個要求。敘昔大黃鶴,否然已去,給人以渺不可知的感覺;忽壹變而為睛川草樹,歷歷在目,妻妻滿洲的眼前景象,這壹對比,不但能烘染出登樓遠眺者的愁緒,也使女勢因此而有起伏波瀾。《楚辭·招隱士》曰:"王孫遊分不歸,春草生分萋萋。"詩中"芳草萋萋"之語亦借此而逗出結尾鄉關何處、歸思難禁的意思。末聯以寫煙波江上日暮懷歸之情作結,使詩意重歸於開頭那種渺茫不可見的境界,這樣能回應前面,如豹尾之能繞額的"臺",也是很符合律詩法度的。
正是由於此詩藝術上出神入化,取得極大成功,它被人們推崇為題黃鶴樓的絕唱,就是可以理解的了。
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
□ 李 白
壹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
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這是李白乾元元年(758)流放夜郎經過武昌時遊黃鶴樓所作。本詩寫遊黃鶴樓聽笛,抒發了詩人的遷謫之感和去國之情。西漢的賈誼,因指責時政,受到權臣的讒毀,貶官長沙。而李白也因永王李磷事件受到牽連,被加之以"附逆"的罪名流放夜郎。所以詩人引賈誼為同調。"壹為遷客去長沙",就是用賈誼的不幸來比喻自身的遭遇,流露了無辜受害的憤懣,也含有自我辯白之意。但政治上的打擊,並沒使詩人忘懷國事;在流放途中,他不禁"西望長安",這裏有對往事的回憶,有對國運的關切和對朝廷的眷戀。然而,長安萬裏迢迢,對遷謫之人是多麽遙遠,多麽隔膜啊!望而不見,不兔感到惆悵。聽到黃鶴樓上吹奏《梅花落》的笛聲,感到格外淒涼,仿佛五月的江城落滿了梅花。
詩人巧借笛聲來演染愁情。王琦註引郭茂情《樂府詩集》此調題解雲:"《梅花落》本笛中曲也。"江城五月,正當初夏,當然是沒有梅花的,但由於《梅花落》笛曲吹得非常動聽,便仿佛看到了梅花滿天飄落的景象。梅花是寒冬開放的,景象雖美,卻不免給人以凜然生寒的感覺,這正是詩人冷落心情的寫照。同時使人聯想到鄒衍下獄、六月飛霜的歷史傳說。由樂聲聯想到音樂形象的表現手法,就是詩論家所說的"通感"。詩人由笛聲想到梅花,由聽覺訴諸視覺,通感交織,描繪出與冷落的心境相吻合的蒼涼景色,從而有力地烘托了去國懷鄉的悲愁情緒。所以《唐詩直解》評此詩"無限羈情笛裏吹來",是很有見解的。清代的沈德潛說:"七言絕句以語近情遙、含吐不露為貴,只眼前景,口頭語,而有弦外音,使人神遠,太白有焉。"(《唐詩別裁》卷二十)這首七言絕句,正是以"語近情遙、含吐不露" 見長,使人從"吹玉笛"、"落梅花"這些眼前景、口頭語,聽到了詩人的弦外之音。
此外,這首詩還好在其獨恃的藝術結構。詩寫聽笛之感,卻並沒按聞笛生情的順序去寫,而是先有情而後聞笛。前年捕捉了"西望"的典型動作加以描寫,傳神地表達了懷念帝都之情和"望"而"不見"的愁苦。後年才點出聞笛,從笛聲化出"江城五月落梅花"的蒼涼景象,借景抒情,使前後情景相生,妙合無垠。
黃鶴樓對聯
聞名全國的古建築黃鶴樓,建在武昌江邊的黃鵠磯上,是古代文人騷客登臨詠詩勝地。登樓眺望,遠山近水壹覽無余。唐代詩人崔顥詩:“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壹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被稱為唐人七律之首。李白來此也自愧不如,只好說:“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黃鶴樓在壹八八四年被焚毀。現已重建。
這裏的幾幅對聯,是流傳下來有關黃鶴樓的佳作。
壹樓萃三楚精神,雲鶴俱空橫笛在;
二水匯百川支派,古今無盡大江流。
爽氣西來,雲霧掃開天地恨;
大江東去,波濤洗盡古今愁。
黃鶴飛去且飛去;
白雲可留不可留。
對江樓閣參天立;
全楚山河縮地來。
樓未起時原有鶴;
筆經擱後便無詩。
何時黃鶴重來,且自把金樽,看洲渚千年芳草;
今日白雲尚在,問誰吹玉笛,落江城五月梅花!
心遠天地寬,把酒憑欄,聽玉笛梅花,此時落否?
我辭江漢去,推窗寄概,問仙人黃鶴,何日歸來?
毛澤東
水調歌頭.遊泳
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萬裏長江橫渡,極目楚天舒。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今日得寬余。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風檣動,龜蛇靜,起宏圖。壹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斷巫山雲雨,高峽出平湖,神女應無恙,當驚世界殊。
原創]黃鶴樓詩詞----唐宋詩詞
唐代文學家閻伯理在其《黃鶴樓記》中描述“聳構巍峨,上依河漢,下臨江流......”可謂:“ 危乎,高哉!”無怪李白以“黃鶴西樓月,長江萬裏情。春風三十度,空憶武昌城。送爾難為別,銜杯惜未傾。湖連張樂地,山逐泛舟行。諾謂楚人重,詩傳謝眺清。滄浪吾有曲,寄語棹歌聲。”抒發自己心頭的感慨。
黃鶴樓主樓壁畫上有壹首《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 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這首詩也成為詠誦黃鶴樓的絕句。
賈島《黃鶴樓》
高檻危檐勢若飛, 孤雲野水***依依。 青山萬古長如舊, 黃鶴何年去不歸? 岸映西州城半出, 煙生南浦樹將微。 定知羽客無因見, 空使含情對落暉!
宋之問
漢廣不分天,舟行杳若仙。清江度暖日,黃鶴弄晴煙。
嶽飛
何日請纓提銳旅,壹鞭直渡清河洛。卻歸來再續漢陽遊,跨黃鶴。
陸遊
蒼龍闕角歸何晚,黃鶴樓中醉不知。漢江交流波渺渺,晉唐遺跡草離離。
範成大
誰家笛裏弄中秋,黃鶴歸來識舊遊。漢樹有情橫北鬥,蜀江無語抱南樓。
白居易
楚思渺茫雲水冷,商聲清脆管弦秋。白花浪濺頭陀寺,紅葉林籠鸚鵡洲。
劉禹錫
夢覺疑連榻,舟行忽千裏。不見黃鶴樓,寒沙雪相似。
王維
城下滄浪水,江邊黃鶴樓。朱闌將粉堞,江水映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