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重陽節經典詩句錦集

重陽節經典詩句錦集

?

淒涼的重陽節詩詞精選

?

?

1、昨日登高罷,今朝再舉觴。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九月十日即事》

2、竹葉於人既無分,菊花從此不須開。《九日》

3、茱萸房重雨霏微,去國逢秋此恨稀。目極暫登臺上望,心遙長向夢中歸。《九日雨中》

4、重陽阻雨獨銜杯,移得山家菊未開。《重陽阻雨》

5、重陽未到已登臨,探得黃花且獨斟。《丁巳重陽》

6、重陽秋雁未銜蘆,始覺他鄉節候殊。旅館但知聞蟋蟀,郵童不解獻茱萸。《重陽日寄上饒李明府》

7、重陽不忍上高樓,寒菊年年照暮秋。《重陽感懷》

8、重九開秋節,得壹動宸儀。金風飄菊蕊,玉露泣萸枝。《奉和九日幸臨渭亭登高得枝字》

9、雲木疏黃秋滿川,茱萸風裏壹尊前。《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10、欲強登高無力去,籬邊黃菊為誰開。《答泉州薛播使君重陽日贈酒》

11、玉燭降寒露,我皇歌古風。重陽德澤展,萬國歡娛同。《奉和聖制重陽日即事》

12、有恨頭還白,無情菊自黃。壹為州司馬,三見歲重陽。《九日醉吟》

13、壹為重陽上古臺,亂時誰見菊花開。《重陽日有作》

14、壹歲重陽至,羈遊在異鄉。登高思舊友,滿目是窮荒。《旅中過重陽》

15、野人多病門長掩,荒圃重陽菊自開。《重陽日寄浙東諸從事》

16、炎節在重九,物華新雨余。清秋黃葉下,菊散金潭初。《重陽日中外同歡,以詩言誌,因示群官》

17、蟋蟀催寒服,茱萸滴露房。《重陽夜集蘭陵居與宣上人聯句》

18、我來不得意,虛過重陽時。《九日登山》

19、他鄉***酌金花酒,萬裏同悲鴻雁天。《九月九日玄》

20、衰柳寒蟬壹片愁,誰肯教白衣送酒。《沈醉東風》

21、蜀王望蜀舊臺前,九日分明見壹川。《九月九日望蜀臺》

22、黍香酒初熟,菊暖花未開。閑聽竹枝曲,淺酌茱萸杯。《九日登巴臺》

23、是菊花開日,當君乘興秋。風前孟嘉帽,月下庾公樓。《九月九日李蘇州東樓宴》

24、三載重陽菊,開時不在家。《九日》

25、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采桑子·重陽》

26、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采桑子 重陽》

27、青山遠近帶皇州,霽景重陽上北樓。《九日登高》

28、偶遇閏秋重九日,東籬獨酌壹陶然。《閏九月九日獨飲》

29、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醉花陰》

30、滿園花菊郁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重陽席上賦》

31、落帽醉山月,空歌懷友生。《九日》

32、落帽臺邊菊半黃,行人惆悵對重陽。《重陽日上渚宮楊尚書》

33、令節曉澄霽,四郊煙靄空。天清白露潔,菊散黃金叢。《重陽日即事》

34、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九月十日即事》

35、九月九日望遙空,秋水秋天生夕風。《九日登玄武山旅眺》

36、九月九日望鄉臺,他席他鄉送客杯。《蜀中九日》

37、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歸望積風煙。《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38、凈境重陽節,仙遊萬乘來。插萸登鷲嶺,把菊坐蜂臺。《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圖應制》

39、今日登高樽酒裏,不知能有菊花無。《九日作》

40、節過重陽菊委塵,江邊病起杖扶身。《重陽日寄韋舍人》

41、江邊楓落菊花黃,少長登高壹望鄉。《九月九日》

42、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醉花蔭》

43、黃花紫菊傍籬落,摘菊泛酒愛芳新。不堪今日望鄉意,強插茱萸隨眾人。《九日》

44、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九日齊山登》

45、高唯北望,菊助可□明。《浙上重陽》

46、風俗尚九日,此情安可忘。菊花辟惡酒,湯餅茱萸香。《九月九日劉十八東堂集》

47、翡翠巢低巖桂小,茱萸房濕露香濃。《重陽東觀席上贈侍郎張固》

48、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九月九日憶》

?

關於重陽節的現代詩歌

?

?

?

《九月重陽》 作者:笑狂

 九月重陽

 思鄉的絲帶纏繞在枝頭

 黃葉的嘆息裏

 是夢的惆悵

 登高望遠

 夕陽壹臉的憂傷

 大雁的嗚咽

 把秋蟲的琴弦彈響

 千裏的故土

 白發染霜的爹娘

 在菊花的笑顏裏

 都演變成淚的瘋狂

?

  《喜慶重陽節》作者:詩文

 九九重陽,

 歲歲安康。

 衣食住行,

 美好憧憬。

 養老保障,

 醫卡閃光。

 娛樂歡暢,

 長壽福享。

 兒女孝敬,

 ***祝吉祥。

 佳節喜慶,

 萬民歡騰。

?

 《重陽情思》 作者:遙遙長安

 歲歲重陽,

 今又重陽。

 有幸登高紅山上。

 心曠神怡,

 天闊地廣,

 壹身清風壹身爽。

 天上人間,

 各在壹方,

 藍天白雲盡遙望。

 款款眷戀,

 柔柔寸腸,

 親情依舊日月長!

?

  《歲歲重陽》 作者:夕陽紅123

 壹日夜涼壹日深。

 悠悠思緒擾離人。

 陣陣秋風催葉落;

 場場秋霜斷花魂!

 歲歲重陽今又至,

 苒物華休待冬臨。

 寒蟬自知終歸去;

 聲聲哀叫透煙深!

?

《重陽登山記》 作者:大漠清風

 秋風落葉涼初透

 情動高山

 南山山頭

 落葉滿目盡是

 淒涼中

 感受古道西風

 滄桑訴情懷

 風中望影人影瘦

 望道松柏

 依舊翠蒙蒙

 九九雙節

 再現重陽日

 今朝思緒南飛雁

 南山畔

 多少多情人

 壹曲高歌

 訴盡心中孤獨

?

關於九九重陽節的長篇朗讀詩詞

?

父愛如山,母愛是河

 ——獻給九九重陽節(朗誦詩) 珍 爾

 假如有人問我:

 世界上的山是哪壹座?

 我會毫不猶豫地回答:

 父親的愛,就像山峰,

 比喜馬拉雅更偉岸,

 比珠穆拉瑪更巍峨!

 假如有人問我:

 世界上最長的河是什麽?

 我會滿懷深情地告訴他,

 母親的愛,就像大河,

 比黃河長江更長久,

 千年流淌博大的愛,萬世唱著甜美的歌。

 啊,父愛如山,母愛是河,

 沒有親愛的父母,世上哪裏會有妳和我?

 是父親,用大山的信念、石頭的剛毅

 塑造出我們韌性的筋脈、堅硬的骨骼;

 是母親,用似水的柔情、博愛的胸懷,

 輸送給我們鮮紅的血液、情感的火熱。

 世上的七尺男兒啊,莫要為自己的英俊和偉岸而驕傲,

 別忘記,當初躺在繈褓中的妳,

 嗷嗷待哺,多像壹只瘦弱的小貓;

 是母親,用雪白的乳汁餵養了妳,

 是父親,用鹹澀的汗水澆灌了妳,

 今天的參天大樹,昨天都曾是弱小的幼苗。

 世上的漂亮女子啊,莫要為自己的年輕貌美而炫耀,

 別忘記,當初蹣跚學步的妳,

 多像壹只醜小鴨,走起路來晃晃搖搖。

 是母親,為妳梳小辮,給妳縫裙子,讓妳像花蝴蝶壹樣飄啊飄;

 是父親,讓妳當馬騎,為妳講故事,將掛著淚珠的小丫頭逗得咯咯笑……

 沒有父母的心血滋潤,哪有鮮花的開放,青春的自豪?

 所以,親愛的朋友們啊,

 無論我們今天是尊貴還是卑賤,職務是低還是高,

 在父母的眼裏,我們永遠都是他們身上的肉、心上的寶;

 不管我們今天是窮還是富,掙錢是多還是少,

 只有父母對我們的愛永不會改變,

 親情的泉水流不盡啊,就像大海的滾滾波濤!

 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最應當感恩的人首先是父母,

 壹個連父母也不愛的人,怎麽可能將國家報效?

 看壹個人良心有沒有,先看他對父母好不好;

 品壹個人人品正不正,不在於他口吐蓮花唱高調;

 孝順父母,就是人世間壹面神奇的鏡子

 能照出人心冷暖,是卑賤,還是崇高……

 歲月無情啊,我們的父母在壹天天變老

 那滿頭的銀發,是時光的霜雪在飄舞,

 那臉上的皺紋,留下歲月的腳印壹道道……

 兒女養大了,壹個個成了遠走高飛的鳥,

 只留下年邁的父母陪伴著寂寞,

 天天盼兒女回家,有時還會絮絮叨叨……

 請不要嫌棄他們吧,

 就像當年父母不嫌棄妳的頑皮和弱小;

 請不要以工作忙碌為理由,

 莫讓心中留下遺憾,盡孝也要趁早。

 工作哪有忙完的時候?

 有空常回家看看,沒空打壹個電話也好。

 送上壹顆孝心,

 勝過給他們壹座金山銀山;

 幾句貼心問候,

 勝過無數靈丹妙藥;

 揉揉背,捏捏肩,在父親的心頭灑滿陽光;

 掃掃地,洗洗碗,讓母親的臉上溢滿歡笑。

 孝順,是兒女送給父母的禮物;

 孝順,是公民對社會的回報;

 孝順是美德,平凡而又偉大,

 假如能做到,生活就會和諧美好;

 孝順,是人生的接力棒,只要妳做出榜樣,

 妳的兒孫,將來也會壹代壹代傳承仿效……

 啊,讓我們歌唱父親,

 讓父愛的山峰,在我們心中聳立得更高、更高……

 啊,讓我們熱愛母親,

 讓母愛的長河,在中華大地代代流淌,蕩起甜美的波濤……

 讓我們祝福天下所有的父母,健康長壽,快樂幸福,

 讓我們祝福中華民族的未來,更加燦爛,更加美好!

?

關於重陽節的詩詞賞讀

?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九月九日眺山川,

 歸心歸望積風煙。

 他鄉***酌金花酒,

 萬裏同悲鴻雁天。

  作者: 盧照鄰(632年-695年),唐代詩人。字升之,自號幽憂子,漢族,幽州範陽(治今河北省涿州市)人。他與王勃、楊炯、駱賓王以文詞齊名,世稱“王楊盧駱”,號為“初唐四傑”。

譯文: 九月九日登高眺望山川,歸心思歸煙霧積聚不散。在異鄉***同喝著花酒,看見鴻雁天上南來,離家萬裏之客壹同悲傷。

簡析: 與王勃詩同席而作。人意北歸,鴻雁偏又南飛,不正加重人們的情感?祈福的花酒正用來澆愁。

?

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鄉臺,(農歷九月九日重陽節登高望故鄉)

 他席他鄉送客杯。(身處他鄉,設席送朋友離開,舉杯之際,分外愁)

 人情已厭南中苦,(心中已經厭倦了南方客居的各種愁苦)

 鴻雁那從北地來?(我想北歸不得,鴻雁,妳為何還要南來?)

  作者: 王勃(649~676年),唐代詩人。字子安。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王勃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以詩文齊名,並稱“王楊盧駱”,亦稱“初唐四傑”。

?

  秋登蘭山寄張五

 北山白雲裏,隱者自怡悅。(面對北山嶺上白雲起伏霏霏,我這隱者自己能把歡欣品味。)

 相望試登高,心隨雁飛滅。(我試著登上高山是為了遙望,心情早就隨著鴻雁遠去高飛。)

 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憂愁每每是薄暮引發的情緒,興致往往是清秋招致的氛圍。)

 時見歸村人,沙行渡頭歇。(在山上時時望見回村的人們,走過沙灘坐在渡口憩息歇累。)

 天邊樹若薺,江畔洲如月。(遠看天邊的樹林活象是薺菜,俯視江畔的沙洲好比是彎月。)

 何當載酒來,***醉重陽節。(什麽時候妳能載酒到這裏來,重陽佳節咱們開懷暢飲***醉。)

  作者: 孟浩然(689-740)本名浩,字浩然,襄陽人。是盛唐山水田園詩派的主要作家之壹。詩與王維齊名,號王孟。其詩每無意求工而清超越俗,正復出人意表,清閑淺淡中,自有泉流石上,風來松下之音。有《孟浩然集》。

?

過故人莊

 (唐)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作者: 孟浩然(公元689~740),唐代詩人,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今湖北襄樊)人,世稱孟襄陽。

  作品譯文: 老朋友準備好了豐盛飯食,邀請我到他的農舍做客。翠綠的樹木環繞著小村子,村子四周青山橫斜。打開窗子面對著谷場和菜園,我們舉杯歡飲,談論著今年莊稼的長勢。等到九月初九重陽節的那壹天,我還要再來與妳品酒看菊花。

?

九月十日即事

 昨日登高罷,今朝更舉觴。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譯文: 昨天剛登上龍山宴飲,今天又在這裏舉起了酒杯。菊花為何這樣受苦,遭到兩個重陽的采折之罪?

  作者簡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李白是屈原之後個性特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達到盛唐詩歌藝術的巔峰。有“詩仙”之美譽,與杜甫並稱“李杜”。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

?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壹人。

譯文: 引我在異鄉做客人的時候,每遇到佳節良辰時總會思念起家鄉。雖然我人在他鄉,但早就想到今天是重陽節,故鄉的兄弟們要登高望遠,我想當他們在佩戴茱萸時,會發現少了我壹人不在。

作者: 王維,唐代詩人。字摩詰。原籍祁(今屬山西),其父遷居蒲州(治今山西永濟西),遂為河東人。

?

登高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風急天高猿猴啼叫顯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鳥兒在盤旋。)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無邊無際的樹木蕭蕭地飄下落葉,望不到頭的長江水滾滾奔騰而來。)

 萬裏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悲對秋景感慨萬裏漂泊常年為客,壹生當中疾病纏身今日獨上高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歷盡了苦難後雙鬢已長滿了白發,衰頹滿心偏又暫停了澆愁的酒杯。)

  作者: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少陵。生於河南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杜甫是唐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並稱“大李杜”。存詩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傳世。

?

重陽節的習俗的詩句

?

 

? 重陽節是古代重要的節日,“重陽”源出《易經》,該書稱九為陽數,農歷九月九日兩陽相重,故名“重陽”,又稱“重九”。屈原《遠遊》中就有“集重陽入帝宮兮”的詩句,這表明重陽節在戰國時期就已經有了。而到唐、宋,重陽節插茱萸、登高、賞菊、飲菊花酒、吃重陽糕等習俗已經很盛行,這也是詩人們在詠重陽詩作中不可缺少的內容。下面我們介紹壹些有關重陽節習俗的詩詞。

  重陽節也稱登高節,有登高避災的習俗。 此習俗出自南朝梁人吳均所著的《續齊諧記》。李白在《九日登巴陵望洞庭水軍詩》中有:“九日天氣晴,登高無秋雲。造化辟山嶽,了然楚漢分。”杜甫有《九日》詩雲:“重陽獨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臺。”白居易也有《九日寄微之》詩:“去秋***數登高臺,又被今年減壹場”。邊塞詩人岑參在行軍途中,適逢重陽節,詩人仍想到要去登高,懷念那故園的菊花:“強欲登高處,無人送酒來。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

 另外古代還在重陽節後壹日舉行宴賞,號稱“小重陽”。李白有《九月十日即事》詩雲:“作日登高罷,今朝更舉觴。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意思是說,昨天初九登高已結束,今天是小重陽,又要舉杯宴飲。菊花怎麽這樣苦,連遭這兩個重陽的采摘。

  插茱萸 是古代重陽節的又壹趣俗。據《續齊諧記》記載:“汝南桓景隨費長房遊學累年。長房謂曰:‘九月九日汝家中當有災,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絳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飲菊花酒,此禍可除。’” “登高”、“插茱萸”在古人看來可以避邪消災,故九月九日壹定為之。王維在《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壹詩中就為我們描繪了壹幅重陽登高插茱萸的風俗畫:“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壹人。”杜甫《九日藍田崔氏莊》詩雲:“明年會此知誰健?醉把茱萸仔細看。”孟浩然有詩:“茱萸正少佩,折取寄情親”。朱放的《九日與楊凝、崔淑期登江上山會,有故不得往,因贈之》中的“那得更將頭上發,學他年少手茱萸”等,都是描述古代重陽插茱萸的習俗。

飲菊花酒 ,也是古人過重陽節的習俗。李白高歌,“攜壺酌流觴,賽菊泛寒榮”,白居易邀請,“待到菊花家釀熟,與君壹醉壹陶然”,杜甫低吟“伊昔黃花酒,如今白發翁”,盧照鄰則感嘆,“他鄉***酌菊花酒,萬裏同悲鴻雁天”,等等,可謂情景交融,情趣盎然。

  乃重陽壹大習俗。秋高氣爽,菊花盛開,窗前籬下,片片金黃。王勃的“九日重陽節,開門見菊花”;李白的“昨日登高罷,今朝再舉觴。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範成大的“世情兒女無高韻,只看重陽壹日花”等等,都道出了賞菊飲酒的情趣,語言雋永,詩意清新。陶淵明的“菊花如我心,九月九日開。客人知我意,重陽壹同來”,於樸實中見真情,意趣橫生;白居易的“滿園菊花郁金黃,中有孤絲色白霜。還似今朝歌舞席,白發翁入少年場”,以菊喻人,抒發了詩人歡快的情懷;孟浩然的“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寫出了深厚誠摯的友情,言有盡而意無窮;黃巢的“待到秋來九月八,秋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顯示出壹個農民起義領袖天翻地覆、扭轉乾坤的英雄氣概;毛澤東在《采桑子 · 重陽》壹詞中寫道“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壹年壹度秋風勁,不似春光,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裏霜”,描寫了重陽節的戰地風光,其豪邁的氣勢、偉大的胸懷、樂觀的態度,令人昂然奮進。

吃重陽糕 也是古代不少地方的風俗,“糕”諧音為“高”,以求步步高升之意。清道光年間詩人楊靜亭寫的《都門雜詠》中有《論糕》詩壹首,詩雲:“中秋才過又重陽,又見花糕各處忙。面夾雙層多棗栗,當筵題句傲劉郎。”將當時京城重陽做糕、食糕的盛況描繪得淋漓盡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