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描寫民族風俗的詩句

描寫民族風俗的詩句

1. 關於民族風俗的詩句

關於民族風俗的詩句 1. 古代民族風俗的詩句有哪些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唐·杜牧《清明》----清明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壹人。”唐 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重陽

“爆竹聲中壹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王安石《元日》---春節

“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怡。”宋 蘇東坡===中秋

“江上冰銷岸青青,三三五五踏青行。”宋朝 蘇轍(踏青)-----清明

春節的詩歌:

田家元日(唐)孟浩然

昨夜鬥回北,今朝歲起東;

我年已強壯,無祿尚憂農。

桑野就耕父,荷鋤隨牧童;

田家占氣候,***說此年豐。

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壹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端午節: 競渡歌(節錄)(唐)張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楊花繞江啼曉鷹;

使君未出郡齋外,江上早聞齊和聲;

使君出時皆有準,馬前已被紅旗引;

兩岸羅衣撲鼻香,銀釵照日如霜刃;

鼓聲三下紅旗開,兩龍躍出浮水來;

棹影斡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

鼓聲漸急標將近,兩龍望標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靂驚,竿頭彩掛虹霓暈;

前船搶水已得標,後船失勢空揮撓。

節令門.端 陽 (清)李靜山

櫻桃桑椹與菖蒲,更買雄黃酒壹壺。

門外高懸黃紙帖,卻疑賬主怕靈符。

七夕:

古詩十九首之壹 (漢)佚名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摸素手,劄劄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壹水間,脈脈不得語。

元宵: 《上元夜》(唐)崔液

玉漏銅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夜開;

誰家見月能閑坐,何處聞燈不看來。

詩曰(宋)姜白石

元宵爭看采蓮船,寶馬香車拾墜鈿;

風雨夜深人散盡,孤燈猶喚賣湯元。

冬至:

九九歌

壹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七九河開八九雁來;

九九加壹九,耕牛遍地走。

2. 關於民風民俗的古詩

1、《元日》作者王安石 朝代宋爆竹聲中壹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白話翻譯:陣陣轟鳴的爆竹聲中,舊的壹年已經過去;和暖的春風吹來了新年,人們歡樂地暢飲著新釀的屠蘇酒。

初升的太陽照耀著千家萬戶,他們都忙著把舊的桃符取下,換上新的桃符。2、《上元竹枝詞》作者符曾 朝代清桂花香餡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見說馬家滴粉好,試燈風裏賣元宵。白話翻譯:香甜的桂花餡料裏裹著核桃仁,用井水來淘洗像珍珠壹樣的江米。

聽說馬思遠家的滴粉湯圓做得好,趁著試燈的光亮在風裏賣元宵。3、《生查子·元夕》作者歐陽修 朝代宋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白話翻譯:去年正月十五元宵節,花市燈光像白天壹樣雪亮。

月兒升起在柳樹梢頭,他約我黃昏以後同敘衷腸。今年正月十五元宵節,月光與燈光同去年壹樣。

再也看不到去年的情人,淚珠兒不覺濕透衣裳。4、《寒食 / 寒食日即事》作者韓翃 朝代唐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禦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白話翻譯:暮春時節,長安城處處柳絮飛舞、落紅無數,寒食節東風吹拂著皇家花園的柳枝。

夜色降臨,宮裏忙著傳蠟燭,裊裊炊煙散入王侯貴戚的家裏,5、《乙卯重五詩》作者陸遊 朝代宋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

舊俗方儲藥,羸軀亦點丹。日斜吾事畢,壹笑向杯盤。

白話翻譯:端午節到了,火紅的石榴花開滿山村。人吃了兩只角的粽子,高冠上插著艾蒿。

又忙著儲藥、配藥方,為的是這壹年能平安無病。忙完了這些,已是太陽西斜時分,家人早把酒菜備好,他便高興地喝起酒來。

3. 寫民風民俗古詩

元日 王安石 爆竹聲中壹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清明 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秋夕 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嫦娥 李商隱 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沈。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寒食 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禦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鳥 白居易 誰道群生性命微?壹般骨肉壹般皮。勸君莫打枝頭鳥,子在巢中望母歸。

遊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 報得三春暉。 生查子 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稍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4. 民風民俗的詩詞

中秋》 (唐)李樸 皓魄當空寶鏡升,雲間仙籟寂無聲; 平分秋色壹輪滿,長伴雲衢千裏明; 狡兔空從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靈槎擬約同攜手,更待銀河徹底清。

《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劉禹錫 天將今夜月,壹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凈,秋澄萬景清。

星辰讓光彩,風露發晶英。 能變人間世,攸然是玉京。

《水調歌頭》 (宋)蘇東坡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裏***嬋娟 元日·王安石 爆竹聲中壹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壹人。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生查子·歐陽修(元夕)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