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偈的讀音是[chán jì]。
佛教的偈頌。偈為梵語偈陀音譯之略,義譯為頌。偈語常用詩句形式,表達佛理、禪機。不論三言、四言或多言,壹般都為四句。
偈(梵g?th?):又作伽陀、偈陀。意譯偈頌、頌。系與詩之形式相同,以壹句五言或七言表現的韻文。壹般以四句為壹偈。在梵文佛典中,壹首四句三十二字的偈頌,謂之壹‘首盧迦’(s/laka,又作輸盧迦、室路迦)。
在禪宗,禪僧依師家的啟發而開悟時,也常有人將其悟境以偈頌的形式表現出來。又,禪僧的語錄自南宋以來,其體裁已告齊備,語錄中也常加入偈頌,其中也包含道號頌。元·松坡宗憩所撰的《江湖風月集》,是有名禪僧的偈頌集;日本亦曾刊行五山文學僧所作之偈。
禪宗:
中國佛教宗派。主張修習禪定,故名。又因為自稱“傳佛心印”,以覺悟眾生本有之佛性為目的,所以亦稱佛心宗。禪宗的祖庭有河南少林寺,安徽嶽西二祖寺、天柱山三祖寺,湖北黃梅四祖寺、五祖寺以及廣東南華寺等。
8世紀新羅僧信行入唐,從神秀受法,把北宗禪傳至朝鮮。道義從馬祖弟子智藏受法,回國傳入南宗禪,稱禪寂宗,後改稱曹溪宗,成為朝鮮禪宗主流。13世紀初,日僧道元入宋,從天童如凈受法,將曹洞宗傳入日本。17世紀,福建黃檗山萬福寺隱元隆琦應邀赴日弘法,設壇傳授禪戒,將黃檗宗傳入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