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出自唐代李白的《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隨風 壹作:隨君)
釋義:
在楊花落完子規啼鳴之時,我聽說您被貶為龍標尉,要經過五溪。我把我憂愁的心思寄托給明月,希望能隨著風壹直陪著妳到夜郎以西。
2、四海皆兄弟,誰為行路人。
出自兩漢的《舊題蘇武詩 / 別詩四首·其壹》
骨肉緣枝葉,結交亦相因。四海皆兄弟,誰為行路人。
況我連枝樹,與子同壹身。昔為鴛與鴦,今為參與辰。
昔者常相近,邈若胡與秦。惟念當離別,恩情日以新。
鹿鳴思野草,可以喻嘉賓。我有壹罇酒,欲以贈遠人。
願子留斟酌,敘此平生親。
釋義:
兄弟的親密關系就像樹葉長在樹枝上,朋友間的關系也是如此相親。四海之內都是兄弟,誰也不是互不相幹的陌路人。何況我們是枝幹相連的骨肉兄弟,我和妳同出於壹個身體。從前親近的如鴛鴦,現在像是居於西方的辰星與居於東方的商星彼此出沒不相逢。
從前總是在壹起,現在遙遠的像北方的胡人與南方的秦國人。在即將離別之際,越發覺得情誼日益親切。麋鹿遇到好草總是嗷嗷呼叫它的同伴壹起來吃,它可以用來比喻我宴飲嘉賓的心情。我有壹樽酒,想贈給遠行的兄弟。希望妳再多留壹會酌飲此酒,以敘我們平日的親愛之意。
3、怨別自驚千裏外,論交卻憶十年時。
出自唐代高適的《東平別前衛縣李寀少府 / 送前衛縣李宷少府》
黃鳥翩翩楊柳垂,春風送客使人悲。怨別自驚千裏外,論交卻憶十年時。
雲開汶水孤帆遠,路繞梁山匹馬遲。此地從來可乘興,留君不住益淒其。
釋義:
黃鶯往來楊柳低垂,春風中送友使人傷感。妳將到千裏之外我自然產生別怨,論交情我們已有十年。汶水雲開孤帆遠去,梁山路道曲折匹馬遲緩。此地本可乘興遊賞,難留妳使我更覺淒慘。
4、袛應瘴鄉老,難答故人情。
出自宋代黃庭堅的《十二月十九日夜中發鄂渚曉泊漢陽親舊攜酒追送聊為短句》
接淅報官府,敢違王事程。宵征江夏縣,睡起漢陽城。
鄰裏煩追送,杯盤瀉濁清。袛應瘴鄉老,難答故人情。
釋義:
等不到煮飯就得向官府報到,豈敢違背王事規定的期程?連夜乘船從江夏出發,壹覺醒來已經到達漢陽城。麻煩鄉裏鄰居趕來送行,杯盤裏瀉的酒有濁有清。我只該在蠻瘴之鄉老死,難得再有機會報答故人的深情。
5、歡笑情如舊,蕭疏鬢已斑。
出自唐代韋應物的《淮上喜會梁川故人 / 淮上喜會梁州故人》
江漢曾為客,相逢每醉還。浮雲壹別後,流水十年間。
歡笑情如舊,蕭疏鬢已斑。何因不歸去?淮上有秋山。
釋義:
在江漢就曾經壹起作客,每次相逢都是盡醉而還。離別後如浮雲飄流不定,歲月如流水壹晃過十年。今日相見雖然歡笑如舊,可惜人已蒼老鬢發斑斑。為何我不與故人同歸去?因為淮上有秀美的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