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王安石《惜春》賞析

王安石《惜春》賞析

王安石的《惜春》,與其說是在惜春莫不如說是在感慨自己曲高和清寡。剛愎自用的王荊公因為受到同樣乾綱獨斷宋神宗的器重。開始了他的變法運動,荊公變法起初收到曾鞏等的贊成,司馬光對對有些地方的看法還是贊同的。

可是後來荊公的剛愎獨斷被小人所利用,變法非但沒有改善地方的民力,反而成了政府官吏搜刮民才的利器。所以後來司馬光、曾鞏等皆與荊公分道揚鑣。在思想上,荊公不慕漢唐,主張今人開拓。於是荊公最後只能落得,被朝臣排擠批評。

荊公亦多次批駁壹些朝臣不讀書,看法迂闊。這是王安石自我境界難以和別人交映的苦悶之作。“滿城風雨滿城塵,蓋紫藏紅漫惜春,春去自應無覓處”只不過時悵然的將現實的人事物做個映照。荊公的心中孤寂之情又有誰能撩撥。

宋 王安石《惜春》:滿城風雨滿城塵,蓋紫藏紅漫惜春。春去自應無覓處,可憐多少惜花人。

譯文:整個城市都被風雨籠罩著,整個城市都是煙塵,把春天的紫色和紅色都給藏住了,春天的足跡本應無處找尋,可憐寥寥無幾愛惜花兒的人。

擴展資料: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晚號半山,謚號“文”,世稱王文公,自號臨川先生,晚年封荊國公,世稱臨川先生又稱王荊公,江西臨川延壽鄉(今東鄉縣黎圩鎮上池村)人,中國傑出的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改革家。

王安石變法對北宋後期社會經濟產生很深的影響,已具備近代變革的特點,王安石以“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精神推動改革,力圖革除北宋存在的積弊,推行壹系列措施富國強兵,是中國十壹世紀偉大的改革家。

在文學上具有突出成就,是唐宋時期八大家之壹,即唐代的韓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蘇軾、蘇洵、蘇轍、歐陽修、王安石、曾鞏。

其詩“學杜得其瘦硬”,擅長於說理與修辭,善於用典故,風格遒勁有力,警辟精絕,也有情韻深婉的作品。 著有《臨川先生文集》,現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著名散文《遊褒禪山記》。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惜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