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三大支柱之首李定國,是支撐南明的最後壹棵孤樹。原本是大西反賊,棄暗投明,忠於大明朝。他帶領其余大西堅持反清20年,兩大名將三千裏還鄉。清軍聞風喪膽,收復江南半壁江山。可惜清軍強大,孫可望和鄭成功多次強拆,李定國無力養活自己,最後敗給了緬甸。李詠被殺後,李定國聽說他吐了幾升血,為血而哭。
2.鄭成功
鄭成功,明末大盜鄭之龍之子,南明三大支柱之壹。為了抵抗與父親的決裂,他帶領部下孤軍奮戰,在東南數次擊敗清軍。南京之戰清軍聞風喪膽,可惜由於自滿,被迫退守東南,收復寶島臺灣省,並堅持以臺灣省為根據地與清軍作戰,成為大明最後壹面旗幟。
3.張煌言
張煌言是南明的三大支柱之壹。本是壹名學者。面對民族危亡,他棄筆從軍,高舉大義旗幟,集結數十萬人,三次帶兵北伐。不幸的是,他無法回到天堂。被俘後,他立誓誓死,慷慨赴死。
4.穆田波
大明最後壹個貴州公爵穆,欠了國家的債。他多次拒絕李詠皇帝的加封,壹心只想與大明生死與共,追隨李詠皇帝,為救李詠皇帝而死於緬甸。
5.閻應元
閻應元。1645年,清軍大舉南侵。危難之際,17歲的閻應元,集結十萬義士,獨抗清兵二十余萬,堅守江陰81天,連破清軍三王十八將。由於寡不敵眾,閻應元和十多萬叛軍全部戰死。
6.何騰蛟
何騰蛟。湖廣總督何騰蛟,集結分散的明軍,配合李自成殘余勢力,堅持抗清,被俘後英勇犧牲。
7.張明珍
張明真。宋代彭越舉文身抗金,明代張銘真舉文身抗清。張明珍原本是臺州石浦的遊擊隊員。清兵南下後,與清朝作戰。他曾與鄭成功壹起遊長江,並祭祀金山的孝陵。最終因民族仇恨困於內心,死於舟山軍。
8.秦良宇
秦良玉。女人不放過男人,率八千士兵血洗遼東,重創敵軍酋長。1648年病重的秦良玉接到了李詠的聖旨,但她跪拜了,被送到聖旨面前。她哭著說:“老婆婆下半輩子都會爛掉,所以她應該是弩的前身來報答皇上的恩情!然而秦良玉雖有心報國,可惜病重,沒幾天就病死了。
9.黃德功
黃德功。南明著名的反清將領,雖然擁兵自重,自取滅亡,但在民族大義面前卻毫不含糊。清軍南下後,洪光皇帝朱有勇逃到了黃德恭在蕪湖的營地。黃德功保衛洪光,帶領軍隊抗擊清軍,戰死沙場。
10.李來亨
李來亨。大順殘余勢力首領李進(即李過)養子,為魁地奇十三家之長。他拒絕向清廷投降,奮起反抗路虎,堅持鬥爭了265,438+0年。此外,還有許多反清英雄,如高、瞿士禛等,他們在國難當頭的關鍵時刻毅然赴國難,用鮮血和生命譜寫了壯麗的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