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張掖最佳旅遊景點介紹。

張掖最佳旅遊景點介紹。

張掖有哪些旅遊景點好玩?

張掖,甘肅省下轄的壹個市,那麽張掖有哪些旅遊景點比較好玩,看看下面吧。各位,拿起行李,開始旅行吧!

張掖有哪些旅遊景點好玩?

1.七彩丹霞神打翻了調色盤

像大地噴射出熾熱的火焰,像山岸披上五彩的衣裳,這是丹霞獨有的景觀。

2.張掖佛寺最大的室內木胎臥佛。

中國最大的室內臥佛是釋迦牟尼涅槃像。他安詳地睡在正殿中央高1.2米的祭壇上。佛像身長34.5米,肩寬7.5米,耳長約4米,腳長5.2米。佛的壹個中指可以平躺在壹個人身上,八個人可以並排坐在耳朵上。

3.平山湖大峽谷堪比科羅拉多

億萬年的滄桑,大自然是神奇的。在這裏,峽谷幽深,峰林詭異。大自然以別出心裁的創造力,將色彩斑斕的山巒雕刻成無與倫比、令人嘆為觀止的景觀。

4.休閑草原裕固族風情

這裏風景秀麗,氣候宜人,交通通訊便利,建成了壹個集度假、娛樂、觀光、欣賞民族風情為壹體的功能齊全的草原景區。

5.馬蹄寺石窟神姬本想借飛力,然後踏入雪泥。

石窟由七個洞穴組成,即郭盛寺,普光寺,千佛洞,金塔寺,上,中,下觀音洞。* * *石窟70余座,建於北梁。馬蹄寺因傳說天馬在此飲水有馬蹄印而得名。傳說中的馬蹄印記存在於普光寺的馬蹄殿,成為鎮寺之寶。

6.山丹軍馬場世界上最大的皇家軍馬場。

山丹馬體形勻稱,粗壯結實,健壯,耐粗飼,適應性好,速度和耐力極佳。它們是適於馱運和騎乘的好馬。目前有壹萬多匹馬。

7.燕芝山失去了我。燕芝山讓我的女人無色。

公元609年,楊迪有幸在雁棲山舉辦了“萬國博覽會”,召集了27個國家的使節,並寫下了著名的詩句“長城洞飲馬”,使雁棲山成為世界博覽會最早的發源地,名揚天下。

8.邊渡口油菜花海美麗的金色海洋

相比皖南的小家碧玉型油菜花,西北的油菜花更加蒼勁、壯觀、歡快、大氣,妳感受到的是完全不同的美感。

張掖十景

張掖十大景區包括七彩丹霞景區、胭脂山、張掖大佛寺、高泰月牙湖、烏蘭古鎮景區、丹霞口呂雯鎮、冰溝丹霞景區、山丹大佛寺、大湖灣、邊渡口景區。

張掖,英文名張掖,別名贛州。區域為甘肅省,位於甘肅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中部。氣候條件包括祁連山高寒地帶的寒溫帶幹旱氣候和半幹旱半濕潤氣候。院校有河西學院。是中國最大的玉米制種區和重要的糧食、蔬菜、水果、油料、牛羊生產基地。

張掖有哪些好玩的景點?

1.莫高窟敦煌莫高窟是甘肅敦煌莫高窟和西千佛洞的總稱。它們是中國四大石窟之壹,也是世界上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藝術寶庫。莫高窟位於敦煌市東南25公裏處,開鑿在鳴沙山東麓的懸崖上。秦、閩二年(公元366年),有門薩信徒來此。看到鳴沙山上金光閃閃,千佛洞,我萌生了心,不斷修建,成為佛教聖地,取名敦煌莫高窟,俗稱千佛洞。中國石窟起源於印度。印度的傳統石窟以石頭為主,而敦煌莫高窟的雕塑因為巖石不適合雕刻,所以以泥塑壁畫為主。壹般整個洞穴以前都是圓塑,後來逐漸淡化為高塑、影塑、壁塑。最後以壁畫為背景,融造型與繪畫藝術於壹體。莫高窟唐代有千余窟,現存492窟,其中魏32窟,隋110窟,唐247窟,五代36窟,宋45窟,元8窟。北朝石窟中,主像通常是釋迦牟尼或彌勒佛,主像兩側有兩危佛或壹佛二弟子二菩薩。雕像的背面往往與壁畫相連。洞穴的頂部和壁上布滿了壁畫。2.鳴沙山——月牙泉景區鳴沙山古稱神沙山、沙角山。東西長約40公裏,南北寬20公裏,高數十米。東起莫高窟頂,西至黨河水庫。峰頂陡峭,像壹把利劍,整座山由油性細粒黃沙組成。爬山的時候,只覺得腳下的沙子會發出聲音。雖然我淺薄,但我還是再退壹步。爬山極其困難,但我仍然覺得很有趣。我用盡全力爬到了山頂。這時,我感覺到壹股帶著細沙的強風向我的身體襲來,歌聲不絕於耳,留下的腳印很快就消失了。據說壹陣風吹來,山頂落下的碎石隨著人體壹起落下,沙山發出巨響。平日微風吹如弦竹,故名鳴沙山。鳴沙山的日落景色更是令人陶醉,不容錯過。月牙長約300米,寬約50米,環繞鳴沙山。泉邊白楊婀娜,泉中魚兒悠然遊。泉水是淺藍色的,清澈柔和,可口香甜。因水如月牙而得名。月牙泉,壹個如夢似幻的謎。千百年來,它沒有被流沙淹沒,也沒有被幹旱幹涸。堪稱天下第壹大漠泉,令人嘆為觀止。3.敦煌敦煌是世界藝術寶庫中的壹顆明珠,位於中國西北河西走廊西端,北緯40度10分,東經92度48分。西北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東安溪縣相鄰,南與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縣隔河相望。它是壹個被群山、沙漠和戈壁包圍的小綠洲。面積31200平方公裏,平均海拔1100米,年平均氣溫9.3度。敦煌在中國悠久的歷史中有著輝煌的篇章。自漢唐以來,這裏就是絲綢之路的咽喉和中西交通要塞,是華容道交接的大都市。敦煌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名勝古跡眾多,自然風光獨特迷人。有石窟、寺廟、古墓、漢長城、關隘、古城、封鎖線、古驛站等文物241。舉世聞名的莫高窟,舉世聞名的人類文化遺產,陽關、玉門關、鳴沙山、月牙泉,傳說中的臥瓦池、三味山、丫蛋鬼城,尤其是莫高窟、西千佛洞、玉林石窟、漢長城、懸泉古跡的文化藝術,都令人神往。4.月牙泉雅泉,原名沙井,俗稱瑤泉。自漢代以來,它壹直是“敦煌八景”之壹,被稱為“月泉車曉”。月牙泉南北長近百米,東西寬約25米。泉水東深西淺,最深處約5米。彎如月牙,故名。被譽為“沙漠第壹泉”。著名的月牙泉風景區位於甘肅省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市。月牙泉位於甘肅省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市。敦煌是古絲綢之路上的壹座名城。在中西文化交流的歷史長河中,這裏曾是中西文化名人的聚集地。他們相互融合,創造了舉世聞名的“敦煌文化”,為人類留下了許多文化瑰寶。月牙泉,古稱沙井,俗名瑤泉,自漢代以來壹直是“敦煌八景”之壹,被稱為“月泉車曉”。月牙泉南北長近百米,東西寬約25米。泉水東深西淺,最深處約5米。彎如月牙,故名。被譽為“沙漠第壹泉”。壹泓清泉彎,漣漪縈繞,碧綠如玉。春天的流沙裏,幹旱不竭,沙塵暴不倒,真是奇跡。歷代學者對這獨特的山泉地貌和沙漠奇觀贊不絕口。5.鳴沙山在中國,有很多被稱為“鳴沙山”的旅遊景點,其中敦煌鳴沙山最具代表性,因其悠久的歷史文化而廣為人知,所以單獨介紹。“神的傳道與沙不同,寒也聲。形勢存疑,天翻地覆。陰如礦,風猶銳,人臍刃不平。”這首生動的詠物詩是唐代詩人對敦煌鳴沙山奇觀的描述。鳴沙山自古以來就以其生動的自然奇觀吸引著人們。西漢時就有鳴沙山演奏鐘、鼓、管弦樂的記載。《後漢書·郡縣誌》引用南朝舊事說:“山與山不同,水有懸泉之神”。《舊唐書·地理》載鳴沙山,“天晴時,沙聲於旱城”。敦煌遺書載鳴沙山,“盛夏,人練之,聲振數十裏。端午節的習俗是城裏所有的孩子都在頂峰相會,沙吼如雷。”清代敦煌縣誌將“沙嶺清明”列為敦煌八景之壹。鳴沙山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6.陽關遺址陽關,位於敦煌市西南70公裏的“古玩灘”上,因位於玉門關以南而得名。早在公元前121年,西漢就在河西走廊建立了武威、張掖、酒泉、敦煌四郡,同時建立了陽關、玉門關,抵禦匈奴對邊疆的入侵,管理西域。自此,陽關作為西域門戶,是絲綢之路南道的必經之地,戰略地位極為重要。自西漢以來,許多朝代都將此地作為軍事據點,派兵把守。玄奘出家,從印度取道南絲綢之路,東至陽關,回到長安和中國。邊塞詩人岑參曾寫下“兩年公務,兩年陽光”的詩句。宋朝以後,來自白龍堆的流沙吞噬,迫使人們東撤,陽關被埋沒在無情的大漠中。如今,昔日的陽關城早已蕩然無存,唯壹的景象——墩墩山上的壹座烽火臺依然傲然挺立。7.甘肅敦煌丫蛋國家地質公園甘肅敦煌丫蛋國家地質公園位於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敦煌西北約180公裏處,玉門關西北約100公裏處。公園占地398平方公裏。丫蛋地貌景觀主要由風蝕形成。地質公園內有各種造型奇特的風蝕地貌,如蒙古包、駱駝、石鳥、石人、石佛、石馬等,形態各異,栩栩如生。它就像壹座古老的中世紀城市,世界上許多著名的建築都能在這裏找到它的縮影,令世人瞠目。夜晚尖銳的強風發出可怕的吼聲,如同千萬只野獸的吼聲,令人毛骨悚然,故名“鬼城”。敦煌是古羅布泊的壹部分。屬於沙漠平原地區,日照充足,降雨量少,蒸發量大。多風季節,最大風力可達12以上。在地質學上,它位於新生代(約6500萬年前)敦煌-疏勒河斷陷盆地的中心。丫蛋地貌的巖石形成於約70萬年前的中更新世,是壹套河流相和湖泊相的砂質和泥質沈積物。顏色有灰色、灰綠色和卡其色。8.吊泉遺址的吊腳樓是壹座大門朝東的方形小城堡,四周是高大的院墻,邊長50米。西南角的碼頭上有壹個突出的炮塔。塢制為土坯,長、寬、厚約40、20、11 cm。碼頭西墻、北墻有三組12土坯墻平房(含壹套房),為住宅區;東側和北側為辦公樓;西南角和北面有三個馬廄;碼頭西南面有三個長約50米、南北向的馬廄。碼頭西面是廢物堆積區。春吊被稱為90年——古代世界的壹個重要新發現。家相當於後世的崗位。考古證據表明,在李廣利伐大宛,得到壹匹血馬的同壹年(公元前101),西漢設立了壹個重要機構——宣權之,負責傳遞公文郵件,接待過往的官員、使節和軍隊。9.仿宋代古城敦煌以西10公裏,戈壁綠洲以東,漢代烽火臺以西,鳴沙山以南,大漠荒地以北。該市從65438年6月至0987年7月為影視城,由日方出資,合作拍攝電影《敦煌》時由中方設計建造。因為敦煌的故事發生在宋代,城內所有的景物都是按照宋代的風格建造的,所以被稱為敦煌古城或沙洲城,當地人簡稱為敦煌電影城或敦煌古城。電影拍完後,古城被移交給當地保護利用,成為中國西部的影視拍攝基地,為敦煌增加了壹個新的旅遊景點。古城龐大,總面積65438+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11萬平方米。周圍的城墻都是土坯砌成的,有東、西、南三個城門。東門仿照敦煌原東門,古樸典雅;西門塔高18m。叫望京樓,樓上掛著西域匾。兩座塔飛向空中,四角高,相距甚遠。市內有五個街區,分別代表汴梁、高昌、贛州、興慶。10.娃娃塘的天鵝停在這裏,黃鴨住在這裏,魚兒淺飛,鳥兒倒映在湖中。站在湖岸,可以看到清澈見底的藍色湖水,紅綠相間的草原,雄偉的沙山和銀色的雪峰,讓人心曠神怡。據史書記載,梁武帝元壽三年(公元前120),河南南陽新野有壹個叫奸商的小官。他的罪行受到了懲罰,被流放到這裏定居養馬。當他放馬的時候,看見壹群野馬每天傍晚都來臥瓦池喝水。壹天,他在野馬群中發現了壹匹獨壹無二的好馬。這匹馬很高,有著非凡的骨骼和紫色的皮毛,它奔跑起來像熊熊的烈火。經常暴利,知道梁武帝愛寶馬,所以設計俘獲,獻給梁武帝。為了讓馬變得神秘詭異,我謊稱它是從池子裏飛出來的。

張掖旅遊攻略中的必去景點

1,丹霞國家地質公園

張掖丹霞國家地質公園位於甘肅省張掖市臨澤縣南30公裏的祁連山北麓。是中國面積最大、地貌最好、地貌最豐富的地區之壹。它是中國多彩丹霞和格子狀宮丹霞的典型代表,具有很高的科學研究和旅遊欣賞價值。

2.馬蹄形寺廟

又稱普光寺,是壹座巨大的石窟寺廟建築群,石壁上雕刻的許多石窟佛像十分奇幻壯觀。這裏有漢傳佛教的寺廟,藏傳佛教的寺廟,馬蹄印,元代壁畫,佛像和其他許多傳奇的歷史遺跡。馬蹄寺現在和它的北寺對外開放,北寺有壹個很大的景區。

值得參觀的主要地方是千佛洞、格薩爾王大廳和三十三天佛洞。三十三天佛洞是馬蹄寺的主要建築。沿著山體挖了七層臺階式建築,可以看到很多古代佛像。在這裏妳還可以住裕固族的帳篷,喝青稞酒,吃手抓肉,體驗草原遊牧民族獨特的生活方式。

3.張掖佛寺

位於張掖市鬧市區,始建於西夏永安年間,距今已有900多年的歷史。寺內供奉著中國最大的室內泥塑臥佛。它是按照佛陀釋迦牟尼的形象塑造的。佛像身長34.5米,肩寬7.5米。壹個人可以用壹個手指平躺。

4.邊渡口生態旅遊區

旅遊區位於祁連山中段,分為4個功能區,5個社區,12個主要景點,配套設施完善。旅遊區最著名的景點是邊都峽谷、黑風洞、石佛、諸葛碑和藍天黃花的田園風光。最好在油菜花盛開的六七月份去。觀景臺和休息區壹應俱全,全部免費使用,非常適合在go on road旅行中出行。

這個地區盛產油菜花蜜,有壹種特殊的香味。凝結後呈乳白色,有豬油的質感,氣味芳香。養蜂人生產並在路邊出售。

5.張掖丹霞地貌群

俗稱“張掖丹霞”,由“七彩丹霞”和“冰溝丹霞”組成。如果用文字表達,只有兩個字令人震驚。其氣勢磅礴,場面壯觀,造型奇特,色彩斑斕,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嘆為觀止。她不僅有普通丹霞的詭異和危險,而且顏色更漂亮。是甘肅必去景點之壹。

張掖十大名勝

張掖十大著名景點有張掖大佛寺、馬蹄寺景區、雙泉湖、漢明長城、正義峽、梨園門戰役紀念館、沙河王春、山丹大佛寺、馬蹄寺石窟、臨澤丹霞地貌景區。

1.張掖大佛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AAAA級旅遊景點,因中國最大的室內臥佛雕像而得名。該寺始建於公元1098年,曾是佛教勝地。室內睡佛像長34.5米,金漆,造型逼真。醒了就醒了。

2.馬蹄寺又名普光寺,建於東晉十六國時期的北梁,距今已有1600多年。但遺憾的是,由於當時北洋軍閥的混亂和朝代的更替,馬蹄寺原有的大型建築大多毀於戰火,包括金塔寺、千佛洞南北馬蹄寺、觀音洞和眾多石窟。

3.雙泉湖是臨澤縣政府建設的國家2A級旅遊景區。景區主要包括水上樂園、垂釣園、遊泳區、餐飲娛樂區、千畝魚塘五個社區。其中,水上樂園有兩層的水上木船茶館、卡拉ok廳、酒吧等。,還有水上摩托艇、快艇和各種小船供遊客遊玩。漁區有10魚塘,各種魚都放進去釣魚。遊泳區有壹個1250平米的遊泳池。

4.山丹縣新河驛站長城景區位於山丹縣城東20公裏2646國道312裏程碑處。是以古長城景觀和黃石高坡自然風光為基礎的旅遊區。作為壹個景點,山丹古長城段主要由2000多年前西漢丁原六年修建的漢長城和400多年前隆慶六年修建的明長城組成。漢長城在漢代被稱為賽。

5.正義峽,又名壹真峽,當地稱為石霞。它位於羅瑜鎮天成村。因地處黑河中下遊交界處,分為上、中、下三段,故今又稱黑河小三峽。據傳說,峽谷被巨石堵塞,經常引發洪水。大禹治水的時候,用神斧把巨石劈成兩半。懸崖上至今還有當年的遺物,神答鑿痕。

6.臨澤曾是河西紅西路軍的主戰場和指揮部。是西征中停留時間最長、戰鬥規模最大、傷亡人數和戰鬥地點最多、最值得紀念的地方。梨園口戰役紀念館位於臨澤縣東郊大沙河南岸,總面積600畝,是西北地區最大的革命烈士陵園。

7.沙河望春由臨澤沙河望春十二景演變而來。臨澤人以王春命名,遵循順應自然、以人為本、保護生態的理念,依托大沙河水系和現有基礎設施,以改善生態環境、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為切入點,結合城市建設,著力打造水鄉澤國美景,提升城市品位,改善人居環境,創建國家園林縣城,展現臨澤人對美好生活的精神追求。

8.山丹佛寺,原名土佛寺,始建於北方,距今1500多年。明英宗朱祁鎮為該寺題匾,土佛寺因此得名。正統五年,智英出家,掌管寺院,開展佛事活動。因寺內古樸,遂請山丹衛守備指揮楊彬,主張收集、存放材料、陶瓷,重修。

9.馬蹄寺石窟位於肅南裕固族自治縣馬蹄區馬蹄山。這裏山巒起伏,流水潺潺,松柏蒼翠,綠草如茵,花草芬芳。遠在西漢初期,這裏就是匈奴阿育王汗的避難地。

10,丹霞臨澤以其多姿多彩的地貌,交錯層理,氣勢磅礴,場面壯觀而聞名。這是壹種獨特的地貌類型——彩色丘陵。色彩豐富、觀賞性強、面積大,在全國乃至世界都是獨壹無二的,具有很高的科研和旅遊觀賞價值。被譽為中國最美的七大丹霞之壹。

張掖市旅遊景點

張掖市是1986國家公布的第二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壹。我收集張掖市的旅遊景點。歡迎閱讀。

張掖大佛寺

張掖佛寺景區以中國最大的室內涅槃_臥佛像命名。該寺始建於公元1098年,曾是佛教勝地。室內臥佛長34.5米,金漆,造型逼真。叫醒它,叫它就醒了。臥佛後塑十弟子,兩側走廊塑十八羅漢。藏經閣內有明英宗頒贈的佛經6000余卷,其中有部分用金銀粉書寫,保存完好,是佛教的稀世珍寶。

馬蹄寺景區

馬蹄寺又稱普光寺,建於東晉十六國時期的北梁,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但遺憾的是,由於當時北洋軍閥的混亂和朝代的更替,馬蹄寺原有的大型建築大多毀於戰火,包括金塔寺、千佛洞、南北馬蹄寺、觀音洞和眾多石窟。

馬蹄寺原為漢北涼時期的佛教寺廟,後逐漸成為藏傳佛教寺廟,隸屬於藏傳佛教格魯派青海東可兒寺。建寺以來香火鼎盛,最高峰時有1000多名僧人,建國初期有50多名僧人,可見歷史上馬蹄寺的輝煌。

雙泉湖

雙泉湖是臨澤縣政府建設的國家2A級旅遊景區,距臨澤縣城5公裏,距北環路1.5公裏,距遼沙公路900米。是以垂釣為中心,集娛樂、避暑、餐飲、遊泳為壹體的娛樂景區,總面積5040畝,其中水面面積1290畝。

景區內有水上樂園、垂釣園、遊泳區、餐飲娛樂區、千畝魚塘五大區域。其中,水上樂園有兩層的水上木船茶館、卡拉ok廳、酒吧等。,還有水上摩托艇、快艇和各種小船供遊客遊玩。漁區有10魚塘,各種魚都放進去釣魚。遊泳區有壹個1250平米的遊泳池。

餐飲娛樂商圈有壹家餐廳。卡拉ok舞廳和各種商業網點和射擊場。草坪上和水庫壩頂上有蒙古包、音樂茶座和各種攤位,千畝魚塘裏放養著各種魚類,不僅可供遊玩、觀賞,還可供應市場。

漢明長城

漢代長城在漢代被稱為“塞”。六年前(111),漢武帝丁原完成了黃河以西至酒泉的邊塞工程。從永昌與山丹交界開始,經金山子以北的峽口谷,向西北經段窯、新河、三裏堡、十裏堡,經山丹城北2公裏,經城北北沿、石昊、北灣、靖安、小寨,至西屯北,過巖洞溝,進入甘州區。長城經過平川、戈壁的地方,壹般由壕溝、山脊(南側)、建在山脊上的塔、與亭閣、屏障相連的塔組成。山丹現有海溝長59.95公裏,深0.8 ~ 3米,寬5 ~ 8米。溝裏有壟,呈土壟狀。烽火臺建在山脊上,間距約1.25 km。大部分障礙物與山脊上的烽火臺相連,面積約100平方米,現有障礙物3處。山丹峽口谷以東約4公裏處,因為山體被河流阻擋,沒有壕溝和圍墻。

明代長城被稱為邊墻。由黃土或黃沙制成的墻、墩、障組成,夯土層厚15cm ~ 20cm。墻基寬約4米,高約5米。長城上建有壹座烽火臺。墩底長8米至12米,高度在12米以下。墩的南側與墻面齊平的地方,北側突出。前面沒有馬道,用繩梯爬。墻有巡軌,寬約1m ~ 1.5 m,裙墻建在墻頂北沿,高約1.5m..修建長城時,凡是經過城市或要塞的人,都會留下壹道暗門(即城門洞),在門的外側還會修建壹座瞭望塔。明長城的走向與漢長城基本壹致。明長城始建於隆慶嘉靖中期至萬歷前期(1573-1619),歷時約四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