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氓中感嘆自己婚後日夜勞作的詩句是:三歲為婦,靡室勞矣;夙興夜寐,靡有朝矣。
《詩經·衛風·氓》原文
氓之蚩蚩,抱布貿絲。匪來貿絲,來即我謀。送子涉淇,至於頓丘。匪我愆期,子無良媒。將子無怒,秋以為期。
乘彼垝垣,以望復關。不見復關,泣涕漣漣。既見復關,載笑載言。爾蔔爾筮,體無咎言。以爾車來,以我賄遷。
桑之未落,其葉沃若。於嗟鳩兮,無食桑葚!於嗟女兮,無與士耽!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
桑之落矣,其黃而隕。自我徂爾,三歲食貧。淇水湯湯,漸車帷裳。女也不爽,士貳其行。士也罔極,二三其德。
三歲為婦,靡室勞矣;夙興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於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靜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爾偕老,老使我怨。淇則有岸,隰則有泮。總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翻譯:
無知農家小夥子,懷抱布匹來換絲。其實不是真換絲,找此借口談婚事。
送妳渡過淇水西,到了頓丘情依依。不是我要誤佳期,妳無媒人失禮儀。
希望妳不要生氣,我們以秋天為期。
登上那堵破土墻,面朝復關凝神望。復關遙遠不得見,心裏憂傷淚千行。
情郎忽從復關來,又說又笑喜洋洋。妳去蔔卦問吉祥,卦象吉祥心歡暢。
趕著妳的車子來,把我財禮往上裝。
桑樹葉子未落時,掛滿枝頭綠萋萋。唉呀那些斑鳩呀,別把桑葉急著吃。
唉呀年輕姑娘們,別對男人情太癡。男人要是迷戀妳,要說放棄也容易。
女子若是戀男子,要想解脫不好離。
桑樹葉子落下了,又枯又黃任飄零。自從嫁到妳家來,三年挨餓受清貧。
淇水滔滔送我歸,車帷濺濕水淋淋。我做妻子沒差錯,是妳奸刁缺德行。
做人標準妳全無,三心二意耍花招。
婚後三年為妳婦,繁重家務不辭勞。早起晚睡不嫌苦,忙裏忙外非壹朝。
妳的目的壹達到,逐漸對我施兇暴。兄弟不知我處境,個個見我都譏笑。
靜下心來想壹想,獨自黯然把淚拋。
白頭偕老當年誓,如今未老生怨愁。淇水滔滔終有岸,沼澤雖寬有盡頭。
回想少時多歡聚,說笑之間情悠悠。當年山盟又海誓,哪料反目竟成仇。
不要再想背盟事,既已恩絕就算了。
2.詩經中適合結婚的詞語有哪些1,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佚名-《關雎》 釋義:那美麗賢淑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 2,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白居易-《長恨歌》 釋義:在天願為比翼雙飛鳥,在地願為並生連理枝。 3,生死契闊,與子成說。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佚名-《詩經·邶風·擊鼓》 釋義:不論生死離別,都跟妳說定了,我要牽著妳的手,和妳壹起白頭。
4,願得壹心人,白頭不相離。——卓文君《白頭吟》 譯文:嫁了個情意專壹的稱心郎,可以相愛到老永遠幸福了。
5,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壹點通。——李商隱《無題·昨夜星辰昨夜風》 身上雖然沒有象彩鳳那樣能讓兩人人比翼齊飛的翅膀, 但是心裏有靈犀,彼此的心理壹點的明白, 6,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佚名《擊鼓》 譯文:握住妳的手,白頭到老此生休。 7,結發為夫妻,恩愛兩不疑。
——佚名《留別妻》 譯文:和妳結發成為夫妻,就從沒懷疑與妳恩愛到老。 8,借問江潮與海水,何似君情與妾心?——白居易《浪淘沙·借問江潮與海水》 譯文:我問這江潮和海水,哪裏像郎君的深情和女子的心意。
男女互相埋怨的時候認為對方不如潮水守時有信,互相思念的時候才發覺海並不算深。 9,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頭。
——王雱《眼兒媚·楊柳絲絲弄輕柔》 譯文:刻骨的相思如今只在,那芬芳的丁香枝上,那美麗的豆蔻梢頭。 10,君為女蘿草,妾作菟絲花。
——李白《古意》 譯文:新婚夫婦,夫君就像是女蘿草,妻妾就如菟絲花。
3.詩經裏描寫愛情的詩句遙想2500年前的愛情 文/路生 《詩經》是我國文學的寶貴遺產,它收集了距近2500年前500年間的305篇詩歌作品,其中,有大量的是描寫戀愛與婚姻生活的,如今讀來感慨良多。
(壹) 關關睢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勞動是美麗的,勞動的女性惹人愛慕。《詩經》的首篇《關睢》就是描寫勞動的女性獲得男性愛慕的作品。
勞動給予了女性窈窕的身姿。勞動的女性不用減肥。
勞動的女性的窈窕的身姿,深深吸引了愛慕她的男性。男性為她展轉反側,夜不能眠,她因此獲得了愛情。
勞動的女性觀之若畫,其韻深遂;勞動的女性品之若茶,其香清心;勞動的女性詠之如歌,其聲遠矣!2500年前的勞動的女性不知今天的“傍大款”為何,勞動讓她美麗無比,招人愛慕的同時,自食其力。 (二) 有梅,其實七兮。
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有梅,其實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有梅,頃筐之。
求我庶士,迨其謂之! 這位女子仿佛不大會“推銷”自己,到了婚嫁的年齡還嫁不出去,只能在心裏壹個勁兒地著急。開始時,她還想出嫁時選擇壹個好日子,但很快,她便有些等不住了,也管不了什麽吉日不吉日的了。
她似乎還想在向自己求婚的男人前面撒撒嬌,但易逝的青春如同成熟的梅子紛紛落地,越來越稀少,她很快便沒有那個興趣了,巴不得人家開口呢!這個女子若為足不出足的那類,她將自己這份真實的情感寫下來,等待有人前來求婚,而當那壹天真正到來,她也許會被羞得滿面徘紅——這是多麽的可愛!而她若為敢於在山間向眾多的男子唱此類情歌的那類,這將是何等地大膽與直白!我沒有理由懷疑她的相貌,因為,詩或曰歌已使她非常之美了。美麗的詩歌要比美麗的征婚廣告強千萬倍。
(三) 女曰:“雞鳴。”士曰:“未旦。”
“子興視夜,明星有爛。”“將翺將翔,弋鳧與雁。”
“弋言加之,與子宜之。宜言飲酒,與子偕老。
琴瑟在禦,莫不靜好。” “知子之來之,雜佩以贈之。
知子之順之,雜佩以問之。知子之好之,雜佩以報之。”
妻子說:雞叫了。 丈夫說:天還未亮。
妻子說:妳起來看看吧,啟明星那麽亮。 丈夫說:那我要去射鳧雁了。
妻子說:我用射得的鳧雁為妳制肴下酒,願我們和樂偕老。 丈夫說:我知道妳與我同心,衷心愛我,我把雜佩送給妳,表示我的報答。
奔走於都市,我似乎從未想到去壹片原始古老的地方狩豬。霓紅燈下的女人成群結隊,但與她們結婚,我肯定得學會做飯。
她們已不願為別人做出犧牲了,甚至拒絕生孩子。那古老的土地上的茅草屋令我向往,是它和那個乖巧的女人讓我重心找到了愛情的感覺,但我並非原始蒙昧主義者。
(四) 靜女其姝,俟我於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踟躕。
靜女其孌,貽我彤管。彤管有煒。
說懌女美。 自牧歸荑,洵美且異。
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 漂亮的女孩似乎很頑皮,她將詩作者約到了城樓,自己卻藏了起來,在暗中望著詩作者“搔首踟躕”。
她送給詩作者壹支“彤管”(紅色的筆管)和幾根茅草,在詩作者的眼裏不但彤管很美麗,而且她更美麗了。 簡單的禮物卻能加深愛慕的情意。
送禮物的人也許有很大的隨意性,但這卻被精心準備的更會人喜歡。若是茅草變做鮮花,彤管變做更加值錢的東西,也未必能使對方更加地真誠與癡情。
愛,最為重要的是情。情人眼中出西施,說不定那人送禮物給詩作者的女子很醜! (五) 桑之未落,其葉沃若。
於嗟鳩兮,無食桑葚!於嗟女兮,無與士耽!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 這是《詩經.衛風》中壹首題為《氓》詩中的幾句,是壹位棄婦所寫。
作者通過勸說斑鳩不要饞嘴去吃桑葚,告誡姑娘別輕易愛上男人。她說,男人們尋歡作樂,把女人說甩就甩了,而女人壹旦投入進去便會不能自拔的。
女人為愛而生,女人甚至可以為愛而死,被棄的女人叫人同情。女人最善良,善良的女人最易動情,這也便註定了她們最易受傷。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祝願美好的愛情地久天長! (作者註:“有梅”壹首出自《詩經.召南》;“女曰:‘雞鳴’。”
壹首出自《詩經.鄭風》;“靜女其姝壹首出自《詩經.鄭風》。《氓》出自《詩經.衛風》。)
祝您好運。
4.關於詩經中的婚戀詩《詩經》是我國五千年文化長河中偉大的作品。《詩經》韻律和諧,優美質樸,內容豐富多采,對於當時社會的各方面都有十分深刻的反映。譬如社會的不合理,民間普遍的疾苦,人民對於虐政的諷刺等等。其中婚戀詩占有壹定的比例。朱熹在《詩集傳》中寫道:“凡詩之所謂風者,多出於裏巷歌謠之作,所謂男女相與詠歌,各言其情者也。男女言情,在《詩經》中占了1/3。”
古人為什麽把愛情、婚姻當作頭等大事呢?因為在春秋戰國時期,生產力水平非常低下,家庭是社會的基本單位,每壹個家庭都倚靠夫妻來戰勝災害,希望家庭和睦。娶妻是頭等大事,妻子的內在素質決定了家庭的未來。
早期的《詩經》中描寫初戀的愛情詩,其風格簡明而樸素,大都描寫男女從愛慕壹直到幽會以及互贈信物的故事。這時的感情是純潔的,充滿幻想的,甚至是無拘無束的,這從壹個側面也反映出當時社會制度的自由以及人們樸素的愛情觀。
關關睢鳩,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芒之,
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這是《詩經》的第壹篇《周南·關睢》,它描繪的是壹個美麗善良的姑娘在河邊采擇藥菜,引起了壹個男子的深深愛慕。作者采用了比興的手法:在清淺的河上,看到水鳥雌雄依偎,希望有佳偶。由水鳥興起求淑女的願望。所謂比興,並非詩人直接采取的親耳所聞,親眼所見。乃是采取詩意化的情景,作為思鄉感情的媒界,由此產生聯想,與主題合拍,使之典型化。詩中設想男子找到了夢寐以求的理想對象,用琴瑟和她聯系感情,用鐘鼓使她快樂。體現了淳樸而又高尚的情操。
另外壹首《邶風·靜女》也有異曲同工之妙。
靜女其姝,俟我於城隅。
愛而不見,搔首踟躕。
靜女其孌,貽我彤管。
彤管有煒,說懌女美。
自牧歸荑,洵美且異。
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
壹***三章,每章四句,用“直陳其事”的寫法,描寫壹對青年約期幽會的生動情景。全篇都出自男子的口吻。描寫了靜女與情人相見並送情人以信物的愛情詩。第壹章寫小夥子赴約等待對方時的急切心情。第二章寫情人相見後饋贈信物,以加深感情。第三寫靜女贈送嫩草和男青年內心的喜悅。《靜女》詩雖短,但格調明朗歡快,靜女的頑皮、活潑,男青年的忠厚淳樸,他對靜女所持的熾熱情感,在這首優美的詩歌中表現得淋漓盡致。
還有壹首《秦風·蒹葭》也是壹首男慕於女的情歌。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所謂伊人,在水壹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
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淒淒,白露未日希。
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
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坻
5.關於婚嫁的詩句關於婚嫁有以下詩句:
1、欣聞令媛正華年,兩姓聯姻締夙願,仰慕錢江人溢喜,更傳錦繡女情堅; 承歡初試調羹手,姆訓常遵德婦虔,貴客同聲歌好合,紛投珠玉短長篇。
2、皓月描來雙影雁,寒霜映出並頭梅。
3、春暖花朝彩鸞對箅,風和月麗紅杏添妝。方借花容添月色, 欣逢秋夜作春宵。槐蔭連枝百年啟瑞,荷開並蒂五世征祥。
4、才高鸚鵡賦,春暖鳳凰樓。
5、比飛卻似關睢鳥,並蒂常開邊理枝。
6、杯交玉液飛鸚鵡,樂奏瑤池舞鳳凰。
7、百年恩愛雙心結,千裏姻緣壹線牽。
8、琴韻譜成同夢語,燈花笑對含羞人。
9、林苑壹隅秀牡丹,國色無言暗香傳,民兄愉悅喜意漣。張燈結彩鬧新婚,齊聚親朋笑開顏,景色炫美更空前。
10、歡慶此日成佳偶,且喜今朝結良緣。秋水銀堂鴛鴦比翼,天風玉宇鸞鳳和聲。紫簫吹月翔丹鳳,翠袖臨風舞彩鸞。
11、紅妝帶綰同心結,碧樹花開並蒂蓮。
12、芝蘭茂千載,琴瑟樂百年。
13、銀鏡臺前人似玉,金鶯枕側語如花。白首齊眉鴛鴦比翼;青陽啟瑞桃李同心。文窗繡戶垂簾幕,銀燭金杯映翠眉。
14、祥雲繞屋宇,喜氣盈門庭。
15、堂開蓬萊景,人醉武陵春。
16、似夢明眸剪秋水,有誌丈夫立人魁。還當***挑人生擔,無垠恩愛總輪回。
17、笙簫奏鳳凰,鼓樂迎佳賓。
18、快婿如今喜乘龍,濃妝淡抹展花容,明年***慶麟兒獲,美滿夫妻唱阿儂。
19、自是傳家彩筆真,擇婚閨秀辯琴人,郎才女貌桃華宴,珍重同心達道身。
20、銀蟾映影異尋常;風送新妝出畫堂,學識原知才詠絮,相夫刻燭有余光。
21、鴛鴦比翼日相親,愛甚畫眉敬似賓,癡伯今朝無所贈,願期早獲玉麒麟;
喜值陽春二月天,雙修慧福締良緣,華堂爭看神仙侶,璧合珠聯恰鬥妍。
22、蓬瀛春暖艷陽驕,引鳳初吹紫玉簫,良夜漏長更似閏;百花佇待慶生朝。
23、天長地久兩多情,倫理綿延百世賡,為祝人間仙眷屬,齊家先葉風鸞鳴。
24、標梅迨吉訂紅絲,寶炬光輝樂可知,繡罷鴛鴦移玉步。詩成柳絮展花枝; 珠樓喜見乘龍選,璇閣還聞跨風姿,奏得催妝歌壹曲,相夫有禮室家宜。
25、雪案初吟柳絮飄,鳳臺香譜奏今朝,紅絲遠系鴛鴦耦,五指輕揮琴瑟調;才女惟應逢雅士,彩鸞端合配文簫,並肩人立如雙璧,遙看星光耀碧霄。
26、光輝鳳燭樂怡怡,女貌郎才俊俏奇,好學精明通哲理,耽吟風雅幕唐詩;鴛鴦註定朱絲結,錦帳花開玉蕊技,對鏡畫眉纖細細,雙雙麗影美豐儀。
27、春生葭律曖風吹,淑女於歸正及期,情意甚綢紅豆室,情何款密碧紗幃;子平欣遂浮生願,謙益卻工嫁女詩,壹柬招邀朋誼厚,老饕準擬醉千卮。
28、鷗鷺聯盟萃壹堂,於歸誌慶頌隆昌,□君喜鳳如心願,□女祥龍得意償。
29、吉日於歸燦錦娘,家風十德配欽郎,和耽和樂諧琴瑟,雙宿雙飛羨鳳凰;彩線結心緣夙締,赤繩系足願初償,河山合詠歡今夕,舉案深期比孟光。
30、於歸愛女老心怡,選婿挑來絕世奇,秀質靈苗原有種,鳳嗚燕喜豈無詩;凝香髻亂朦朧月,舞影風搖連理枝,快意而翁開口笑,璧人成對見容儀。
31、風蔔於歸恰約年,三生有約締良緣,綠雲環髻簪釵艷,白首盟心鐵石堅;秋霽明蟾征慧秀,春風化雨見恭虔,翠樓酣醉吟聲響,爭誦而翁嫁女篇。
32、河洲窈窕兩怡怡,坦腹東床足炫奇,掌上明琰雙彩筆,座中騷客合歡詩;同心曲唱揚金闋,並蒂花開滿玉枝,律應黃鐘調歲令,苑梅新放映豐儀。
33、擁上氍毹雙璧人,笙簫叠奏瑞光臻,紅絲壹系償心願,好向三生問夙因。
以上是所有關於婚嫁的詩句。
6.詩經中關於婚姻道德的是哪個詩詩經·衛風·氓》 詩經
氓之蚩蚩,抱布貿絲。匪來貿絲,來即我謀。送子涉淇,至於頓丘。
匪我愆期,子無良媒。將子無怒,秋以為期。
乘彼垝垣,以望復關。不見復關,泣涕漣漣。既見復關,載笑載言。
爾蔔爾筮,體無咎言。以爾車來,以我賄遷。
桑之未落,其葉沃若。於嗟鳩兮,無食桑葚!於嗟女兮,無與士耽!
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
桑之落矣,其黃而隕。自我徂爾,三歲食貧。淇水湯湯,漸車帷裳。
女也不爽,士貳其行。士也罔極,二三其德。
三歲為婦,靡室勞矣;夙興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於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靜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爾偕老,老使我怨。淇則有岸,隰則有泮。總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氓》是壹首敘事詩。敘事詩有故事情節,在敘事中有抒情、議論。作者用第壹人稱“我”來敘事,采用回憶追述和對比手法。
第壹、二章追述戀愛生活。女主人公“送子涉淇”,又勸氓“無怒”;“既見復關,載笑載言”,是壹個熱情、溫柔的姑娘。
第三、四、五章追述婚後生活。第三章,以興起,總述自己得出的生活經驗:“於嗟女兮,無與士耽!”第四章,以興起,概說“三歲食貧”,“士也罔極,二三其德”。
第六章表示“躬自悼矣”後的感受和決心:“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作者順著“戀愛——婚變——決絕”的情節線索敘事。作者通過寫女主人公被遺棄的遭遇,塑造了壹個勤勞、溫柔、堅強的婦女形象,表現了古代婦女追求自主婚姻和幸福生活的強烈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