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浙江省有哪幾樣著名景點?

浙江省有哪幾樣著名景點?

浙江風景點 蘭亭在紹興的西南部,離城約13公裏。這個古樸典雅的園子雖然不大,卻為中外遊人所矚目。 據歷史記載,公元353年,即東晉永和九年三月三曰,王羲之與友人謝安、孫綽等名流及親朋***42人聚會於蘭亭,行修禊之禮,曲水流觴,飲酒賦詩。後來王羲之匯集各人的詩文編成集子,並寫了壹篇序,這就是著名的《蘭亭集序》。傳說當時王羲之是沈著酒興方酣之際,用蠶繭紙、鼠須筆疾書此序,通篇28行,324字,凡字有復重者,皆變化不壹,精美絕倫。只可惜這樣壹件書法珍品,到了唐太宗手裏,他愛不忍釋,臨死時競命人用它來殉葬。從此後世人便看不到《蘭亭集序》的真跡了。 在蘭亭裏,有壹座三角形的碑亭,亭內碑石上刻有“鵝池”兩個草書大字。相傳這兩個字是王羲之手書,並傳說王羲之很喜歡鵝,在家裏養了壹群鵝。現在蘭亭的鵝池裏也養了幾只白凈的鵝。蘭亭裏還有曲水流觴亭、右軍祠、墨池等建築。流觴亭面闊三間,四面有圍廊。亭前有壹彎彎曲曲的水溝,水在曲溝裏緩緩的流過,這就是有名的曲水。當年王羲之等人就是列坐在曲水岸邊,有人在曲水的上遊,放上壹只盛酒的杯子,酒杯有荷葉托著順水流漂行,到誰處停下,誰就得賦詩壹首,作不出者罰酒壹杯。當今很多遊人來到這裏,興致勃勃地用塑料杯子,盛上飲料, 放在曲水裏“流觴”,體味當年曲水邀歡的情趣。右軍祠是紀念王羲之的祠堂。王羲之當時任右將軍、會稽內史,因此人們常稱他為王右軍。祠內有許多碑刻,正中懸掛王羲之畫像,兩邊的楹聯是“畢生寄跡在山水,列坐放言無古今”。祠內有壹水池,稱為“墨池”,據說當年王羲之用這池子的水蘸筆習書,把整池水都染黑了。 紹興是壹個古老的城市,又是壹個著名的水鄉,城內城外,河道縱橫,到處都可通船。這裏有壹種用雙腳踩槳的烏蓬船,很有特色。紹興有許多名勝古跡,如夏朝大禹的禹陵、與南宋詩人陸遊有關的沈園、明代徐文長的青藤書屋以及近代的秋瑾故居、魯迅故居等,都值得壹遊。 靈隱寺是江南著名古剎之壹。它處於西湖西部地飛來峰旁,離西湖不遠。靈隱寺始建於東晉(公元326年),到現在已有壹千六百多年歷史。當時印度僧人慧理來杭,看到這裏山峰奇秀,以為是“仙靈所隱”,就在這裏建寺,取名靈隱。五代吳越國時,曾兩次擴建,大興土木,靈隱寺擴建為有九樓、十八閣、七十二殿堂的大寺,房屋達1300余間,僧眾達3000人。當然,靈隱寺也歷經興衰,現在的寺宇是後來重建的。 靈隱寺最前面是天王殿,上懸“雲林禪寺”匾額,是清代康熙的手筆。大殿正中佛龕裏坐著袒胸露腹的彌勒佛像。彌勒佛後壁的佛龕裏,站著神態莊嚴、手執降魔杵的韋馱菩薩,系由獨塊香樟木雕成,是南宋遺物。靈隱寺的大雄寶殿是單層、重檐、三疊的建築,高達33.6米。1954年進行全面修整後,改為永久性的鋼筋水泥建築。大殿規模宏敞,氣勢雄偉,殿正中的釋迦牟尼佛像,高19.6米,是1956年由浙江美術學院(現中國美術學院)的雕塑家和民間藝人***同努力,以唐代禪宗著名雕塑為藍本,用24塊香樟木雕成的。靈隱寺的殿宇、亭閣、經幢、石塔、佛像等建築和雕塑藝術,對於研究我國佛教史、建築藝術史和雕塑藝術史都很有價值,是祖國珍貴的文物。 靈隱寺旁的飛來峰,也是杭州的名勝,是靈隱地區的主要景點。蘇東坡曾有“溪山處處皆可廬,最愛靈隱飛來峰”的詩句。相傳1600多年前印度僧人慧理來杭州,看到此峰怪石嶙峋,風景絕異,驚奇地說:“此乃中天竺國靈鷲山之小嶺,不知何以飛來?”因此稱為飛來峰。 飛來峰山高209米,由石灰巖構成。由於長期受地下水溶蝕作用,形成了許多奇幻多變的洞壑。據前人記載,飛來峰過去有72洞,但因年代久遠,多數已湮沒。現在僅存的幾個洞,大都集中在飛來峰東南壹側。 飛來峰不僅風景美,而且是我國南方古代石窟藝術重要地區之壹,有五代至宋、元年間的石刻造像330余尊。其中最引人註目的,要數那喜笑顏開、袒胸露腹的彌勒佛。這是飛來峰石窟中最大的造像,為宋代造像藝術的代表作,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靈隱寺天王殿外有壹冷泉亭,也是靈隱地區的壹處名勝,據說蘇東坡在杭州做太守時,常在冷泉亭上飲宴賦詩。 六和塔位於西湖之南,錢塘江畔月輪山上。北宋開寶三年(公元970年),僧人智元禪師為鎮江潮而創建,取佛教“六和敬”之義,命名為六和塔。太平興國中改寺名為“開化寺”。原建塔身九級,頂上裝燈,為江船導航。宣和五年,塔被燒毀。南宋紹興年間重建。 現存六和塔,外觀八面十三層,內分七級。高五十九點八九米,占地八百八十八平方米。歷經明正統二年,修頂層和塔剎,清光緒二十五年,重建塔外木結構。乾隆皇帝遊此,為每層依次題字立匾,名曰:初地堅固,二諦俱融、三明凈域、四天寶綱、五雲覆蓋、六鱉負載、七寶莊嚴。此況實屬罕見。從塔內拾級而上,面面壺門通外廊,各層均可依欄遠眺,那壯觀的大橋,飛駛的風帆,蒼郁的群山,賞心悅目。宋鄭清之有詩句雲:“徑行塔下幾春秋,每恨無因到上頭”。六和塔為古建築藝術之傑作,壹九六壹年國務院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近年新建“中華古塔博覽苑”,現已開放,遊人不絕。 莫幹山 為紀念春秋時期夫妻鑄劍匠師莫邪和幹將,以他倆的姓來命名此山,故稱“莫幹山”。山上翠竹滿坡,氣候涼爽宜人,素有“清涼世界”之稱,清代開始已成為我國四大避暑勝地之壹。自然景觀以“竹、泉、雲”和“涼、綠、清、靜”取勝。有劍池、蘆花蕩、龍潭、塔山、天池、天橋諸勝景,現為省級風景名勝區。山上築有別墅小莊及招待所,適宜觀光避暑療養休假。莫幹黃芽茶則是山中特產名茶。 雁蕩山在浙江省東南樂清縣境內,是我國名山之壹。雁蕩山風景的特色,壹是峰奇。雁蕩山的山峰多 是拔地而起,但它們不同於玲瓏多姿的桂林的山峰,而是高聳入雲,氣勢磅礴。二是瀑布秀麗。雁蕩山有許多瀑布,有名稱的達十八處。雁蕩山的瀑布和貴州的黃果樹大瀑布的風格迥然而異。它不是以大取勝,而是以其優美的姿態打動遊人。其最著名的瀑布是大龍湫、小龍湫和三折瀑。 雁蕩山還有壹個特點,欲觀山景,不必耗費極大的體力去攀登陡峭的山徑,只消沿著壹條平坦的石子路,緩緩行走,各種姿態的奇峰怪石就可以收於眼底,這是因為這些山峰多是平地拔起之故。 天目山是國家級森林和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有木本植物1200多種(其中藥材900多種),天目山“大樹華蓋冠九州”,被稱為“植物王國”,其中有眾多奇木異樹,有被稱為“活化石”的樹種銀杏,有大可十圍的柳杉,有高聳入雲的金錢松(高五十多米),還有天目鐵木、夏臘梅翟諱稀樹種。山上有禪源寺、獅子口、倒掛蓮花、“大樹王”等名勝古跡。天目山山高林密,氣候涼爽,盛夏平均氣溫為二十五度,是杭州附近又壹避暑勝地,更是道教聖地,有道家的第三十四洞天之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