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註重細節的古詩句 1.關於細節的古詩句
天下難事,必做於易;天下大事,必做於細。——老子
2、夫禍患常積於忽微,而智勇多困於所溺。——(歐陽修《伶官傳序》)。
禍患常常是由壹點壹滴極小的不良細節積累而釀成的,縱使是聰明有才能的和英勇果敢的人也多半沈溺於某種不良的嗜好中,受其迷惑而結果陷於困窮。
3、“不矜細行,必累大德。”就是說,平時不註重小節,必將有損於品德修養,以至於犯下大錯誤。
3、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劉備給兒子阿鬥的遺訓。
4、壹失足成千古恨
5、壹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6、泰山不拒細壤,故能成其高;江河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
7、千裏之堤潰於蟻穴
8、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裏,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荀子《勸學》
9、壹步走錯,滿盤皆輸
10、牽壹子而動全吳王細節贏得戰爭勝利
2.關於“細節”的古詩句有哪些
1. 天下難事,必做於易;天下大事,必做於細。——老子
2.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劉備給兒子阿鬥的遺訓。
3. 夫禍患常積於忽微,而智勇多困於所溺。——(歐陽修《伶官傳序》)。
4.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裏,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荀子《勸學》
5. 青年人的眼睛裏燃燒著火焰,老年人的眼睛裏放射出光芒。——韋爾連
6.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
7. 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劉向
8. 壹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9. 千裏之堤潰於蟻穴 。
10. 天下大事,必作於細。 ——中國古代思想家老子
11. 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 ——中國古代思想家李斯
12. 天下難事,必做於易;天下大事,必做於細。——老子
13. 悲觀的人雖生猶死,樂觀的人永生不老。——拜倫
14. 與肝膽人***事,無字句處讀書。——周恩來
15. 勇氣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獄。——塞內加
1. 細節:xì jié
2. 意思是不起眼的小環節,小事。 也可以表示文藝作品中描繪人物性格、事件發展、自然景物、社會環境等最小的組成單位。
3. 細節描寫要求真實、生動,並服從主題思想的表達。
4. 無關緊要的小事小節。
5. 《後漢書·班超傳》:“為人有大誌,不修細節。”
6. 細小的情節。
7. 孫犁 《淡定集·與友人論傳記》:“古代史家,寫壹個人物,並不只記述他的成敗兩方面的大節,也記述他日常生活的細節。”也指文學藝術作品中的細小情節的描寫。
3.描寫細節的詩句
天下難事,必做於易;天下大事,必做於細。——老子
2、夫禍患常積於忽微,而智勇多困於所溺。——(歐陽修《伶官傳序》)。
禍患常常是由壹點壹滴極小的不良細節積累而釀成的,縱使是聰明有才能的和英勇果敢的人也多半沈溺於某種不良的嗜好中,受其迷惑而結果陷於困窮。
3、“不矜細行,必累大德。”就是說,平時不註重小節,必將有損於品德修養,以至於犯下大錯誤。
3、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劉備給兒子阿鬥的遺訓。
4、壹失足成千古恨
5、壹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6、泰山不拒細壤,故能成其高;江河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
4.有關細節的詩句
天下難事,必做於易;天下大事,必做於細。——老子
2、夫禍患常積於忽微,而智勇多困於所溺。——(歐陽修《伶官傳序》)。
禍患常常是由壹點壹滴極小的不良細節積累而釀成的,縱使是聰明有才能的和英勇果敢的人也多半沈溺於某種不良的嗜好中,受其迷惑而結果陷於困窮。
3、“不矜細行,必累大德。”就是說,平時不註重小節,必將有損於品德修養,以至於犯下大錯誤。
3、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劉備給兒子阿鬥的遺訓。
4、壹失足成千古恨
5、壹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6、泰山不拒細壤,故能成其高;江河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
7、千裏之堤潰於蟻穴
8、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裏,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荀子《勸學》
9、壹步走錯,滿盤皆輸
10、牽壹子而動全吳王細節贏得戰爭勝利
古時宋國有壹族人善於制造壹種藥,這種藥冬天擦在皮膚上,可使皮膚不幹裂,不生凍瘡。這壹族人靠這個秘方,世世代代做漂染布絮的生意,日子倒也過得充足殷實。
後來有個買布的商人知道了此事,就出重金買下了這個秘方。
當時吳越兩國是世仇,不斷交兵打仗。這個商人便將秘方獻給吳王夫差,並說明在軍事上的用途。
夫差得此秘方大喜,便在冬天發動水戰。吳國士兵都塗了藥粉,不生凍瘡,戰鬥力極強,而越國士兵倉促應戰,加上大部分都患了凍瘡,苦不堪言,大敗而歸。
吳王重賞進獻秘方的商人壹塊土地,這個商人從此大富大貴,再也不用去經商了局
5.關於“細節決定成敗”的詩句
1、天下大事,必作於細。
此句出自老子《道德經·第六十三章》:“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大小多少,報怨以德。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
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夫輕諾必寡信,多易 必多難。是以聖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
意思是:“做那些別人還沒覺察到就該做的工作,辦那些還沒發生事故之前就該辦的事,體味那些沒有散發出氣味之前的氣味。要把小的征兆當成大事,把少的征兆當成多的後果。用恩德對待他人的怨恨。
解決難事要從還容易解決時去謀劃,做大事要從細小處做起。天下的難事都是從容易的時候發展起來的,天下的大事都是從細小的地 方壹步步形成的。因此聖人始終不直接去做大事,所以能夠成就大 的功業。
輕易許諾肯定難以兌現,把事看得太容易肯定會遇到太多的困難。因此聖人要把它看得困難壹些,所以最終不會遇到困難。”
2、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
出自秦朝李斯所著《諫逐客書》
內容:是以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 。
譯文:因此,泰山不舍棄任何土壤,所以能那樣高大;河海不排斥任何細流,所以能那樣深廣;帝王不拒絕任何臣民,所以能顯示他們的恩德。
3、致廣大而盡精微。
出處:《中庸》
意思是:達到寬廣博大的境界同時又深入到細微之處,達到極端的高明同時又遵循中庸之道。
4、千裏之堤,潰於蟻穴。
出自:先秦·韓非《韓非子·喻老》
意思是:千裏長的大堤,往往因螞蟻(白蟻)洞穴而崩潰。比喻小事不慎將釀成大禍。
5、失之毫厘,謬以千裏。
出自:《禮記·經解》
翻譯:稍微有壹點差錯,就會造成很大的錯誤。
6.表示細節的詩句
1、細節決定成敗。
2、成功是細節之子。
3、關註細節,成就大事。
4、要想比別人更優秀,只有在每壹件小事上比功夫。
5、成大業若烹小鮮,做大事必重細節。
6、機會往往隱藏在細節之中。
7、奧秘全在細微處。
8、職場箴言:天下大事,必做於細。
9、不放過任何細節。
10、小事成就大事,細節成就完美。
11、細節源於態度,細節體現素質。
12、細節的實質是認真的態度和科學的精神。
13、職場箴言:把小事做細,把細事做透。
14、1%的錯誤會帶來100%的失敗。
15、壹個不經意的細節,往往能夠反映出壹個人深層次的修養。
7.關於細節的古詩
1、秋思 作者:張籍 洛陽城裏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2、蘆花動 作者:耿湋 連素穗,翻秋氣,細節疏莖任長吹。
***作月中聲, 孤舟發鄉思。 3、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作者:岑參 君不見走馬川行雪海邊,平沙莽莽黃入天。
輪臺九月風夜吼,壹川碎石大如鬥, 隨風滿地石亂走。匈奴草黃馬正肥, 金山西見煙塵飛,漢家大將西出師。
將軍金甲夜不脫,半夜軍行戈相撥, 風頭如刀面如割。馬毛帶雪汗氣蒸, 五花連錢旋作冰,幕中草檄硯水凝。
虜騎聞之應膽懾,料知短兵不敢接, 車師西門佇獻捷。 創作背景 此詩作於唐玄宗天寶十三載(754年)或天寶十四載(755年),當時岑參擔任安西北庭節度使判官。
這期間,封常清曾幾次出兵作戰。岑參對當時征戰的艱苦、勝利的歡樂,都有比較深的體會,曾經寫了不少詩歌來反映。
這是岑參封常清出兵西征而創作的送行詩,與《輪臺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系同壹時期、為同壹事件、饋贈同壹對象之作。 文學賞析 這首詩主要表現了軍隊在莽莽沙海、風吼冰凍的夜晚進軍情景。
環境雖然惡劣,但將士們卻充滿著高昂的戰鬥氣誌。 為了表現邊防將士高昂的愛國精神,詩人用了反襯手法,抓住有邊地特征的景物來狀寫環境的艱險,極力渲染、誇張環境的惡劣,來突出人物不畏艱險的精神。
詩中運用了比喻、誇張等藝術手法,寫得驚心動魄,繪聲繪色,熱情奔放,氣勢昂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