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的葉子細長扁平,先端銳尖,深綠色。花莖自葉叢抽出,長達50厘米,頂生傘狀花序,白色小花。全國各地均有栽培。
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說韭字是象形字.像葉出地上。韭菜壹般壹年可割三四次,其根也不傷,因此又名長生韭。韭菜是我國古老的蔬菜之壹,早在《詩經》中就有記載。《詩經豳風七月》就有用羔羊、韭菜作為祭品祭祖的記載,雲:四之日其蚤,獻羔祭韭。此後歷代文人墨客亦有不少盛贊韭菜的詩句,如唐代大詩人杜甫有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梁:宋代詩人蘇軾有斷覺東風料峭寒,青蒿黃韭試春盤的詠吟。韭菜味美的部位在根部,又叫韭黃。《禮記》稱韭菜為豐本,就是言其美在根也。據說乾隆皇帝偏愛寒月食韭芽,故禦膳中列韭黃肉餃為佳肴。
韭菜入藥始載於南朝梁人陶弘景《名醫別錄》,雲其:歸心、安五臟、除胃中熱。《本草拾遺》謂之:溫中,下氣,補虛,調和臟腑,令人能食,益陽。《日華子本草》又進壹步指出韭菜能止泄精尿血,暖腰膝,具有補腎助陽的作用,故韭菜又名起陽草、壯陽草。金元醫家朱丹溪還說韭菜:主吐血、唾血、衄血、尿血、婦人經脈逆行,打撲傷損及嗝噎病。《滇南本草》載韭菜能滑潤腸中積,或食金、銀、銅器於腹內,吃之立下,醫案醫話中誤服鐵絲、誤吞針頭案,正好驗證了此說的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