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關於吃飯的詩詞有哪些
1、桂花香餡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見說馬家滴粉好,試燈風裏賣元宵。 出自:清·符曾《上元竹枝詞》。 譯文:香甜的桂花餡料裏裹著核桃仁,用井水來淘洗像珍珠壹樣的江米,聽說馬思遠家的滴粉湯圓做得好,趁著試燈的光亮在風裏賣元宵。 2、水為鄉,篷作舍,魚羹稻飯常餐也。 酒盈杯,書滿架,名利不將心掛。 出自:五代·李珣《漁歌子·荻花秋》。 譯文:綠水就是我的家園,船篷就是我的屋舍,山珍海味也難勝過我每日三餐的糙米魚蝦。面對盈杯的水酒,望著詩書滿架,我已心滿意足,再不用將名利牽掛。 3、凈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 出自:宋·蘇軾《豬肉頌》。 譯文:把鍋子洗得幹幹凈凈,少許放水,燃上柴木、雜草,抑制火勢,用不冒火苗的虛火來煨燉。等待它自己慢慢地熟,不要催它,火候足了,它自然會滋味極美。 4、胡麻餅樣學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爐。 寄與饑饞楊大使,嘗看得似輔興無。 出自:唐·白居易《寄胡餅與楊萬州》。 譯文:芝麻燒餅是照著長安的樣子做的,新鮮的香油炸出來的所以吃起來很脆。寄給饑餓嘴饞的楊大使吃,讓他嘗嘗看是不是和輔興的很像。 5、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出自:唐·孟浩然《過故人莊》。 譯文:老朋友預備豐盛的飯菜,邀請我到他好客的農家。翠綠的樹林圍繞著村落,蒼青的山巒在城外橫臥。推開窗戶面對谷場菜園,手舉酒杯閑談莊稼情況。等到九九重陽節到來時,再請君來這裏觀賞菊花。3. 形容吃飯的詩句
山暖已無梅可折,江清獨有蟹堪持。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做嶺南人。 蜀人貴芹芽膾,雜鳩肉為之。 秦烹惟羊羹,隴饌有熊臘。 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 東門買彘骨,醢醬點橙薤。蒸雞最知名,美不數魚鱉。 初遊唐安飯薏米,炊成不減雕胡美。大如莧實白如玉,滑欲流匙香滿屋。 鱸肥菇脆調羹美,(麥喬)熟油新作餅香。自古達人輕富貴,倒緣鄉味憶回鄉。 凈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4. 關於吃飯的古詩
蘇軾《食豬肉》 黃州好豬肉,價賤如糞土。 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 慢著火,少著水,火候是時也自美。 每日起來打壹碗,飽得自家君真管。 二月十九日攜白酒鱸魚過詹使君食槐葉冷淘 蘇軾 枇杷已熟粲金珠,桑落初嘗灩玉蛆。 暫借垂蓮十分盞,壹澆空腹五車書。 青浮卵碗槐芽餅,紅點冰盤藿葉魚。 浣溪沙 蘇軾 細雨斜風作小寒, 淡煙疏柳媚晴灘. 入淮清洛漸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盞. 蓼茸蒿筍試春盤, 人間有味是清歡. 立春前七日聞有預作春盤邀客者戲作 陸遊 蓼芽蔬甲簇青紅,盤箸紛紛笑語中。 壹餅不分空恨望,暮年知有幾春風? 吃茗粥作 儲光羲 當晝暑氣盛,鳥雀靜不飛。 念君高梧陰,復解山中衣。 數片遠雲度,曾不蔽炎暉。 淹留膳茶粥,***我飯蕨薇。 敝廬既不遠,日暮徐徐歸。 煮粥行 尤侗 去年散米數千人,今年煮粥才數百。 去年領米有完衣,今年啜粥見皮骨。 食筍 白居易 此州乃竹鄉,春筍滿山谷。 山夫折盈抱,抱來早市鬻。 物以多為賤,雙錢易壹束。 置之炊甑中,與飯同時熟。 紫籜坼故錦,素肌掰新玉。 每日遂加餐,經時不思肉。 久為京洛客,此味常不足。 且食勿踟躕,南風吹作竹。 五古·食筍 此州乃竹鄉,春筍滿山谷。 山夫折盈抱,抱來早市鬻。 物以多為賤,雙錢易壹束。 置之炊甑中,與飯同時熟。 紫籜坼故錦,素肌掰新玉。 每日遂加餐,經時不思肉。 久為京洛客,此味常不足。 且食勿踟躕,南風吹作竹。5. 形容吃飯的詩句
1、蘇東坡既是著名的文人學者,也是著名的美食家。所以相傳與他有直接關系的名饌不少,用他名字命名的菜肴更多,如“東坡肘子”、“東坡豆腐”、“東坡玉糝”、“東坡腿”、“東坡芽膾”、“東坡墨鯉”、“東坡餅”、“東坡酥”、“東坡豆花”、“東坡肉”等等。《東坡集》載:“蜀人貴芹芽膾,雜鳩肉為之”。春鳩膾,就是芹菜炒斑鳩胸脯絲。後稱東坡春鳩膾。 蘇軾是喜歡羊湯的,為此他寫道:“秦烹惟羊羹,隴饌有熊臘”。 他還專門寫了《豬肉頌》:“凈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蘇東坡用其情有獨鐘的竹筍和豬肉壹起煮,在壹次美食派對上,蘇東坡信手寫下了壹首打油詩:“無竹令人俗,無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筍燜豬肉”。 味美卻有毒的河豚也成為了他的常吃常新的美味,“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這首逍遙自在的七言絕句,更是寫了春天的竹筍、肥鴨、野菜、河豚,真可謂是壹句壹美食。 “秋來霜露滿園東,蘆菔生兒芥生孫。我與何憎同壹飽,不知何苦食雞豚。”在他看來,這些蔬菜比那雞鴨魚肉還要味美。豐湖是蘇東坡最喜歡野炊的地方,他把這裏湖邊長生的藤菜比作杭州西湖的蒓菜:“豐湖有藤菜,似可敵蒓羹”。 蘇東坡吃到了壹位老婦人做的環餅,不由得題詩道:“纖手搓來玉色勻,碧油煎出嫩黃深。夜來春睡知輕重,壓扁佳人纏臂金。”寥寥28字,勾畫出環餅勻細、色鮮、酥脆的特點和形似美人環釧的形象。 "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 "時繞麥田求野薺,強為僧舍煮山羹" “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我飲不盡器,半酣味尤長”,“偶得酒中趣,空杯亦常持”。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妨長作嶺南人。” 蘇軾愛好品茗,詩作中也常見對茗茶的贊美,“白雲峰下兩旗新,膩綠長鮮谷雨春”形容了杭州城外漫山遍野的茶園景色。“從來佳茗似佳人”更是與另壹首詩中的“欲把西湖比西子”被人們輯成了茶館茶莊的名聯。6. 關於飲食的詩句
友朋設宴慶雲樓, 美食十二配郎酒。 觚觥交錯杯杯盡, 門前石獅口水流. 蘇東坡被貶在海南島詹縣。當地有壹位賣環餅的老嫗,她的手藝好,環餅質量高,可是,因為店鋪僻,不為人知,生意壹直不好。老嫗得知蘇東坡是著名文學家,就請他為店鋪作詩。蘇東坡憐憫她生活貧苦,環餅手藝又委實不錯,就揮筆寫下壹首七絕: 纖手搓來玉色勻, 碧油煎出嫩黃深。 夜來春睡知輕重, 壓扁佳人纏臂金。 關於“魚” 魚 魚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從古至今都深得人們的喜愛。 範饒州坐中客語食河豚魚 宋朝 梅堯臣 春洲生荻芽,春岸飛揚花。 河豚當是時,貴不數魚蝦。 其狀已可怪,其毒亦莫加。 忿腹若封豕,怒目猶吳蛙。 皰煎茍失所,入喉為鏌鋣。 若此喪軀體,何須資齒牙? 持問南方人,黨護復矜誇。 皆言美無度,誰謂死如麻! 我語不能屈,自思空咄嗟。 退之來潮陽,始憚飧籠蛇。 子厚居柳州,而甘食蝦蟆。 二物雖可憎,性命無舛差。 斯味曾不比,中藏禍無涯。 甚美惡亦稱,此言誠可嘉。 江上漁者 宋朝 範仲淹 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 君看壹葉舟,出沒風波裏。 江岸上人來人往,熙熙攘攘,十分熱鬧。他們在幹什麽?鱸魚體扁狹,頭大鱗細,味道鮮美。人們擁到江上,是為了先得為快,早點品嘗鱸魚的鮮美。 淮上漁者 鄭谷 白頭波上白頭翁 家逐船移浦浦風。 壹尺鱸魚新釣得, 兒孫吹火荻花中。 漁歌子&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