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
意思:形容博覽群書,把書讀透,這樣落實到筆下,運用起來就會得心應手。
出處:唐代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原文節選:
紈絝不餓死,儒冠多誤身。
丈人試靜聽,賤子請具陳。
甫昔少年日,早充觀國賓。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賦料揚雄敵,詩看子建親。
李邕求識面,王翰願蔔鄰。
譯文:
富家的子弟不會餓死,清寒的讀書人大多貽誤自身。
韋大人可以靜靜地細聽,把自己的往事向君直陳。
自己在少年時候,早就充當參觀王都的來賓。
先後讀熟萬卷書籍,寫起文章,下筆敏捷好像有神。
辭賦能與揚雄匹敵,詩篇可跟曹植相近。
李邕尋求機會要和自己見面,王翰願意與自己結為近鄰。
擴展資料:
詩文賞析:
這種社會詩歌有著明顯的成功和收益的願望。普通人寫作,要麽刻意討好對方,要麽刻意貶低自己,容易表現出討好,鞠躬乞憐。在這首詩中,杜甫可以直接表達自己的感情,也可以表達對封建統治者壓迫人力資源的長期哀怨和怨恨。這就是杜甫高於平均水平的原因。
詩人主要運用反差與挫折的手法來表達胸中的憂郁思想,感人肺腑,悲泣不已。這首詩應該說是反映杜詩“憂郁沮喪”風格的最早的壹首。
百度百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百度百科-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