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潮平兩岸闊,風正壹帆懸賞析句子

潮平兩岸闊,風正壹帆懸賞析句子

“潮平兩岸闊”,“闊”,是表現“潮平”的結果。春潮湧漲,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與岸平了,船上人的視野也因之開闊。這壹句,寫得恢弘闊大,下壹句“風正壹帆懸”,便愈見精彩。

“懸”是端端直直地高掛著的樣子。詩人不用“風順”而用“風正”,是因為光“風順”還不足以保證“壹帆懸”。風雖順,卻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順風,又是和風,帆才能夠“懸”。

出處:《次北固山下》

作者王灣?朝代唐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壹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譯文:

旅途在青山外,在碧綠的江水前行舟。潮水漲滿,兩岸之間水面寬闊,順風行船恰好把帆兒高懸。夜幕還沒有褪盡,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還在舊年時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氣息。寄出去的家信不知何時才能到達,希望北歸的大雁捎到洛陽去。

內容品鑒:

此詩以準確精練的語言描寫了冬末春初時作者在北固山下停泊時所見到青山綠水、潮平岸闊等壯麗之景,抒發了作者深深的思鄉之情。

王灣作為唐代開元初年的北方詩人,壹生中“嘗往來吳楚間”,被江南清麗山水所傾倒,並受到當時吳中詩人清秀詩風的影響,寫下了壹些歌詠江南山水的作品,這首《次北固山下》就是其中的壹篇。這首五律最早見於唐朝芮挺章編選的《國秀集》。

這是詩人在壹年冬末春初時,由楚入吳,沿江東下,壹路行來,當舟次北固山下的時候,潮平岸闊,殘夜歸雁,觸發了心中的情思,吟成了這壹千古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