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求詩詞中同壹意象表達相同感情的例子

求詩詞中同壹意象表達相同感情的例子

分類: 藝術 >> 詩詞歌賦

問題描述:

①古典詩詞中常借助於某種意象來表達相同的感情基調(如借“月亮”來抒發思鄉之情)。

②也有表達某種感情基調選用同壹種或幾種意象(如抒發愁情多借用“流水”、“殘花”、“黃昏”等意象)。

③或者同壹意象抒發不同情感(如古人寫秋天,既有“楓葉荻花秋瑟瑟”的哀涼孤寂,也有“晴空壹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的豪邁向上)。

急求符合上述任意壹條說明的詩、詞20句。(如選擇②——離別的,請找出20句寫離別的詩、詞)

如附有出現這種現象的理由更好了。

解析:

不知道妳收集這些詩句是為了什麽,我也不指望拿妳的100分,

我只是剛好翻到這篇文章,覺得應該對妳有些用,所以摘錄給妳,

希望能有些用:

離別詩詞與楊柳

楊柳的千種風姿,萬種風情,無不洋溢著詩意。歷代文人墨客尤其寵愛它,以柳入詩的大概不下幾千首。成為千古名句的就有陶淵明的“榆柳蔭後檐,桃李羅堂前”、賀知章“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劉禹錫的“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韓愈的“最是壹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高鼎的“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 的“春風楊柳萬千條,六億神州盡舜堯”。楊柳走進詩詞,為詩詞增色;詩詞裝扮楊柳,使楊柳傳情。

從《詩經》開始,“昔我往矣,楊柳依依”,就首開了詠柳寄情借柳傷別的先河。天下千樹萬樹,“長安陌上無窮樹,唯有垂楊管別離”,人們送別偏要折柳寫柳,這是因為“柳枝依依”,含情脈脈,“條條有情”的緣故。古人取其義表示眷戀不舍,以柳相留。“柳”者,“留”也,“柳”、“留”二音相諧,因而“折柳”相留,表示情真意切的惜別之情。折柳送別,自漢朝以來就有了。南朝樂府民歌有“上馬不促鞭,反折揚柳枝,碟座吹長笛,愁殺行客兒。”反映了那時贈別,馬上的、馬下的都折柳。

送別難免有離別之苦,古代人們所處的環境與條件,使離別後的重逢成為十分不易的事情,有的甚至成為永別。離別就這樣表現了生命的不自由,為了生命價值的實現,人們不得不承受空間阻隔的痛苦,承受走向未知的恐懼,承受與親朋好友故鄉故土告別的感情折磨。這壹切,都使別離蒙上壹層悲切憂傷痛苦迷茫的情調,盡管春光無限,人們也會黯然傷神。“楊柳岸”成了淒苦離愁的地方,“煙柳斷腸處”道明了柳的意境就是淒婉哀怨。

到了唐朝,折柳送別更是盛行,長安灞橋,專門種植了許多楊柳,供人們離別時候攀折。據《三輔黃圖》說:“灞橋在長安東,跨水作橋。 *** 送客此橋,折柳贈別”故又名銷魂橋,從漢、唐 以來,這兒不知演過多少人間悲劇,也不知有多少文人學士將它攝入詩篇。“楊柳含煙灞岸春,年年攀折為行人”、“年年柳色,灞橋傷別”,可見,在灞橋握別的離情有多麽深厚,詩人把送別離恨寫得銷魂蝕骨。“為近都門多送行,長條折盡減春風”,大家送行,走出長安都門,離人去了,長條折盡,春色又減去幾分。“會得離人無限意”的楊柳,就這樣充當人們離愁別恨的載體,“千絲萬絮惹春風”,留下了壹串串帶淚的故事。這些離別詩都被壹種千回百結的愁腸所纏繞,被壹種淒風苦雨的色彩所籠罩。直到王維壹曲陽關三疊,高歌“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輕輕柳色新”,壹場清爽明亮的朝雨,灑洗了亙古如斯、哀怨淒苦的“輕塵”,“柳色”更新,終於使離別透露出壹種富於希望的情調。

畢竟,“多情自古傷離別”,王維的“朝雨”沖不走詩人們太多的淒涼悲苦與無奈。柳永的“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三個景物組成了壹個蕭瑟颯然的環境,再加壹個別酒醒、不見情人的“我”,烘托出了離別者的內心苦楚,使讀者充分感受到其中蘊含的壹片悲愁難己的情懷。“參差煙樹灞陵橋,風物盡前朝。衰楊古柳,幾經攀折,憔悴楚宮腰”,當年幼柳的嫩枝,如今都已成了衰颯垂老的古柳了,真是歷盡滄桑,令人觸目傷懷, 詞人寫折柳送別的人間悲劇,壹個“幾”字,把多少人、多少代的***同悲哀壹筆寫盡了。周邦彥的“長亭路,年去歲來,應折柔條過千尺”,表面上看來是愛惜柳樹,深層的涵義卻是感嘆人間離別的頻繁,情深意摯,耐人尋味。

元朝趙孟頫的“野店桃花紅粉姿,陌頭楊柳綠煙絲。不因送客東城去,過卻春光總不知”描寫了郊外楊柳春光的美麗和易逝,以及送客時的惆悵心情。喬吉的“瘦馬馱詩天壹涯,倦鳥呼愁村數家。撲頭飛柳花,與人添鬢華”抒寫了浪跡天涯的詩人在旅途上盤纏郁結的愁思。

“指青青楊柳,又是輕攀折。動黯然,知有後會甚時節”,“西城楊柳弄輕柔。動離憂,淚難收。猶記多情,曾為系歸舟”,壹代又壹代的人都將離恨付楊柳,壹片煙水淒迷中,有著太多太多的離愁別恨,濃郁得讓人透不過氣來,難怪“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

別離的悲哀流傳到後世已經成為壹種傳統的情調,所以,成語中有“生離死別”壹詞,古語裏有“悲莫悲兮生別離”的說法。這種暗色調的情緒,因為有了裊裊的柳枝作為意象,使得離別的傷感充滿了春意與詩情。古人說情和景是“互藏其宅”,即情藏在景中,景藏在情中,不是抽象寫情,而是寫悲喜時藏有景物。楊柳有著裊娜的風姿,迷人的意態,“壹絲柳,壹寸柔情”,所以,它被賦予纏綿悱惻,哀怨無盡的情懷,這種情懷與離別的淒婉悲傷不謀而合,“楊柳依依”,“依依離情”,詩人們喜歡以柳入詩,原因大概在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