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自三峽七百裏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於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裏,雖乘奔禦風,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
清榮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淒異。
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譯文:在三峽的七百裏中,兩岸山連著山,幾乎沒有半點空隙。
層層疊疊的山巖峰巒,遮蔽了天空,擋住了日光。假如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到太陽和月亮。
到了夏季,大水漫上兩岸的丘陵,上行、下行的水路都斷絕了。有時皇帝有詔命必須火速傳達,早晨從白帝城動身,傍晚就到了江陵,這中間有壹千二百裏的路程,即使騎上奔馳的駿馬,駕著長風飛翔,也沒有如此迅速。
春冬季節,白色的急流,回旋著清波;碧綠的深潭,倒映著兩岸山色。極為陡峭的山峰上,生長著許多姿態奇特的柏樹,大小瀑布,在那裏飛射沖刷,江水清澈,樹木繁盛,群山峻峭,綠草豐茂,確實很有趣味。
每逢雨後初晴或霜天清晨,樹林山澗冷落而蕭索,常有猿猴在高處長聲鳴叫,聲音連續不斷,異常淒厲。回響在空曠的山谷中,很長時間才消失。
所以打魚的人唱道:“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作者 酈道元(約466—527),生活於南北朝北魏時期,出生在河北省涿縣壹個官宦世家,少年時代就喜愛遊覽。
後來他做了官,就到各地遊歷,每到壹地除參觀名勝古跡外,還用心勘察水流地勢,了解沿岸地理、地貌、土壤、氣候,人民的生產生活,地域的變遷等。他發現古代的地理書——《水經》,雖然對大小河流的來龍去脈缺乏準確記載,但由於時代更替,城邑興衰,有些河流改道,名稱也變了,但書上卻未加以補充和說明。
酈道元於是親自給《水經》作註。 為了寫《水經註》,他閱讀有關書籍達400多種,查閱了所有地圖,研究了大量文物資料,還親自到實地考察,核實書上的記載。
《水經》原來記載的大小河流有137條,1萬多字,經過酈道元註釋以後,大小河流增加到1252條,***30多萬字,比原著增加20倍。書中記述了各條河流的發源與流向,各流域的自然地理和經濟地理狀況,以及火山、溫泉、水利工程等。
這部書文字優美生動,也可以說是壹部文學著作。由於《水經註》在中國科學文化發展史上的巨大價值,歷代許多學者專門對它進行研究,形成壹門“酈學”。
酈道元,字善長,初襲爵永寧侯,例降為伯。禦史中尉李彪以道元執法清刻,自太傅掾引為書侍禦史。
彪為仆射李沖所奏,道元以屬官坐免。景明中,為冀州鎮東府長史。
刺史於勁,順皇後父也。西討關中,亦不至州,道元行事三年。
為政嚴酷,吏人畏之,奸盜逃於他境。後試守魯陽郡,道元表立黌序,崇勸學教。
詔曰:“魯陽本以蠻人,不立大學。今可聽之,以成良守文翁之化。”
道元在郡,山蠻伏其威名,不敢為寇。延昌中,為東荊州刺史,威猛為政,如在冀州。
蠻人指闕訟其刻峻,請前刺史寇祖禮。及以遣戍兵七十人送道元還京,二人並坐免官。
後為河南尹。明帝以沃野、懷朔、薄骨律、武川、撫冥、柔玄、懷荒、禦夷諸鎮並改為州,其郡、縣、戍名,令準古城邑。
詔道元持節兼黃門侍郎,馳驛與大都督李崇籌宜置立,裁減去留。會諸鎮叛,不果而還。
孝昌初,梁遣將攻揚州,刺史元法僧又於彭城反叛。詔道元持節,兼侍中、攝行臺尚書,節度諸軍,依仆射李平故事。
梁軍至渦陽,敗退。道元追討,多有斬獲。
後除禦史中尉。道元素有嚴猛之稱,權豪始頗憚之。
而不能有所糾正,聲望更損。司州牧、汝南王悅嬖近左右丘念,常與臥起。
及選州官,多由於念。念常匿悅第,時還其家,道元密訪知,收念付獄。
悅啟靈太後,請全念身,有敕赦之。道元遂盡其命,因以劾悅。
時雍州刺史蕭寶反狀稍露,侍中、城陽王徽素忌道元,因諷朝廷,遣為關右大使。寶慮道元圖己,遣其行臺郎中郭子帙圍道元於陰盤驛亭。
亭在岡上,常食岡下之井。既被圍,穿井十余丈不得水。
水盡力屈,賊遂逾墻而入。道元與其弟道(闕)二子俱被害。
道元目叱賊,厲聲而死。寶猶遣斂其父子,殯於長安城東。
事平,喪還,贈吏部尚書、冀州刺史、安定縣男。道元好學,歷覽奇書,撰註《水經》四十卷,《本誌》十三篇。
又為《七聘》及諸文皆行於世。然兄弟不能篤睦,又多嫌忌,時論薄之 翻譯 長江繼續向東流,經過巫峽。
巫峽是杜宇王時派人鑿開用來通江水的。郭仲產說:“按照《漢書·地理誌》,巫山在巫山縣城西南,可是現在巫山在巫山縣城的東邊,這大概是郡縣 *** 所在地不固定的緣故吧!”長江經過巫峽,往東流去,經過新崩灘。
這山在漢和帝永元十二年崩塌過壹次,晉太元二年又崩塌過壹次。崩塌的時候,水倒流壹百多裏,掀起幾十丈高的浪頭。
現在灘上的石頭,有些圓的象簞,有些方的象笥,象這樣壹類的多得很,都是崩塌的山崖上滾落下來的,使得湍急的江水更是洶湧,所以叫它做新崩灘。那崩塌的山崖剩下的部分,比起其他各個山嶺,還算是高聳突出的。
新崩灘下去十多裏。
2. 都穆的砥柱的文言文翻譯砥柱·(明)都穆砥柱[1]·(明)都穆 砥柱在陜州東五十裏,黃河之中。
以其形似柱,故名。《禹貢》謂導河東至於砥柱[2],即此。
癸酉五月,道陜,會僉憲段君文濟飲間言及[3],躍然欲與之遊,以使事不果。十月,予回至陜,則段君已先我遊,遂決意而往。
乙卯,知州事顏君如環命州學生熊釜、張崇勉從予,離州二十裏午食,又二十裏循河行,十裏至三門集津。三門者[4],中曰神門,南曰鬼門,北門人門。
其始特壹巨石,而平如砥,想昔河水泛濫,禹遂鑿之為三。水行其間,聲激如雷。
而鬼門尤為險惡,舟筏壹入,鮮有得脫名之曰鬼,宜矣。三門之廣,約二十丈。
其東北五十步,即砥柱。崇約三丈,周數丈。
相傳上有唐太宗碑銘,今不存。 蔡氏《書傳》以三門為砥柱[5],《州誌》亦謂砥柱即三門山:皆未嘗親臨其地,故謬誤若此。
又按《隋書》載大業七年,砥柱山崩壅河,逆流數十裏。砥柱,今屹然中流,上無土木,而河之廣僅如三門,奚有崩摧而壅河逆流至數十裏之遠?蓋距河兩岸皆山,意者當時或崩,人遂以為砥柱,而史氏書之也[6]。
孟子曰:“盡信《書》,不如無《書》。”有以哉! 註釋: [1]砥柱:壹名底柱,在今河南省陜縣北,山西省平陸縣東南。
特立黃河中,其形如柱,即所謂“中流砥柱”。 [2]《禹貢》:《尚書》中的壹篇,內有“導河,……東至於底柱”的記載。
[3]僉憲:明代監察官僉禦史的代稱。 [4]三門:即三門峽,在陜縣以東,砥柱以西。
河流中有兩座石島,把河劃成三道,形成人門、神門、鬼門三峽。其中人門較廣,可通舟楫;鬼門最窄,水流急湍,舟船不敢擅入。
今已在此處修建三門峽水庫。 [5]蔡氏《書傳》:指宋蔡沈《尚書集傳》。
《尚書.禹貢》::底柱析城,至於王屋。”蔡沈註曰:“底柱石,在大河中流,其形如柱,今陜州陜縣三門山是也。”
[6]史氏:指《隋書》作者。 都穆(1459—1525), 明代文學家。
字玄敬,江蘇吳縣人。弘治十二年進士,授工部主事,歷禮部郎中,加太仆少卿致仕。
著有《西使記》、《金薤琳瑯》、《南濠詩略》、《南濠詩話》等書。 部穆的《砥柱》,與其說是壹篇遊記,勿寧說是考察砥柱的隨筆手記。
全文僅三個自然段,第壹段寫自言砥柱、欲遊砥柱和決意遊砥柱,第二段寫遊砥柱會部過程:從陜州出發,循河行至三門,觀三門,望砥柱,第三段以親察考駁歷來書、傳中關於砥柱的謬誤。這的確是壹篇很好的遊記。
但是,細讀原文慢慢咀嚼,我們又會發現,都穆對砥柱的考察細致入微,說明與辨書、傳謬誤有力。這才是這篇短文的核心所在,精髓所在。
這也可能是部穆為什麽將此文以“砥柱”為題而不以“遊砥柱”或“砥柱遊記”等等為題的緣故吧。古代遊人遊歷祖國大好河山,多不單純以遊山玩水為目的,而兼考察、采風等等。
這篇短文正鮮明地體現了這壹點。 從全篇內容及布局謀篇方面看,《砥柱》也有獨到之處。
開篇二句,極其精練地說明了砥柱在“黃河之中”,距陜州五十裏,“砥柱”之名緣於其“形似柱”。在這裏,“形似柱”三字,對砥柱名稱的由來進行了解釋,但更重要的是為隨後兩個自然段考察砥柱作了鋪墊。
文章的布局謀篇之妙正在這裏。譬如,在第二個自然段中,部穆用很重的筆墨寫了“三門”,包括其地理位置、名稱及其由來、水行其間之狀況等等。
這似乎與砥柱題目相左,其實不然。詳寫三門,壹是要說明砥柱之位置在三門“東北五十步”,二要使之與砥柱相對照,形成鮮明對比,說明三門不是砥柱,砥柱也不是三門。
在第壹個自然段中已指出砥柱“形似柱”,可是三門呢?“始特壹巨石,而平如砥”。禹雖“鑿之為三”,但“平如砥”卻不會改變吧?顯然,“平如砥”不等於“形似柱“。
而三門“東北五十步”的砥柱呢?“崇約三丈,周數丈”,顯然“形似柱”。由此可見作者筆下用心之良苦。
又譬如,在第三個自然段中,都穆辨書、傳之謬誤,仍然是緊緊抓住砥柱“形似柱”這壹特征來辨與駁。《書傳》《州誌》的作者因未嘗親臨其地才將三門作砥柱。
很顯然,如果親臨其地,壹看便知哪個“平如砥”,哪個“形似柱”,也就不會出現謬誤了。同樣的道理,也就不會有《隋書》中壹柱崩而“壅河”的貽笑大方的記載了。
《砥柱》壹文的第三個方面的可貴之處,在於部穆通過遊三門和砥柱,考察三門和砥柱,不僅充實了《禹貢》關於砥柱的記載,而且糾正了《書傳》、《州誌》的謬誤,特別是《隋書》的謬誤。更在於有理有據、精辟透徹地說明了學習書本知識和在實踐中學習的關系,印證了孟子的名言:“盡信《書》,不如無《書》”。
在這裏,部穆強調了不唯書、要唯實。書不可不讀,但要批判地讀。
書是前人寶貴經驗的積累,是人類出出代代獲取知識的途徑之壹。但是,又不能死讀書,啃書本,要在讀中多問幾個為什麽。
同時,要註重實踐,在實踐中檢驗書本知識,充實和發展書本知識。這才是正確的讀書方法。
都穆的這個觀點,對於今天的讀書人也是適用的。 此外,語言精練也是《砥柱》壹文的壹個重要特點。
如“以其形似柱,故名”壹句起到的是統領全篇的作用。只“相傳上有唐太宗碑銘,今不存”,壹句足可見其考察之細致。
還有“躍然。
3. 誰能幫我翻譯壹下《中流砥柱》這篇文言文啊《晏子春秋·內篇諫下》:“吾嘗從君濟於河,黿銜左驂,以入砥柱之中流。”中流砥柱位於三門峽大壩下方的激流之中。黃河上的艄公又叫它"朝我來",距市區約30公裏。冬天水淺的時候,它露出水面兩丈多;洪水季節,它只露出壹個尖頂,看上去好像馬上就被洪水吞沒,驚險萬分。千百年來,無論狂風暴雨的侵襲,還是驚濤駭浪的沖刷,它壹直力挽狂瀾,巍然屹立於黃河之中,如怒獅雄踞,剛強無畏,自古被喻為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征。公元638年,唐太宗李世民來到這裏,寫下了"仰臨砥柱,北望龍門,茫茫禹跡,浩浩長春"的詩句,命大臣魏征勒於砥柱之陰。著名書法家柳公權也為它寫了壹首長詩,其中有"孤峰浮水面,壹柱釘波心。頂住三門險,根連九曲深。柱天形突兀,逐浪素浮沈"等佳句。
中流砥柱 相傳砥柱是大禹治水時留下的鎮河石柱,又說是壹位黃河老艄公的化身。很久以前,壹位老艄公率領幾條貨船駛往下遊,船行到神門河口,突然天氣驟變,狂風不止,大雨傾盆。剎那間,峽谷裏白浪滔天,霧氣騰騰,看不清水勢,辨不明方向。老艄公駕船穿越神門,眼看小船就要被風浪推向巖石。老艄公大喝壹聲:"掌好舵,朝我來"。他縱身跳進了波濤之中。船工們還弄不清是怎麽回事,就聽到前面有人高呼"朝我來,朝我來",原來是老艄公站在激流當中為船導航。船工們駛到跟前正要拉他上船,壹個浪頭將船推向下遊,離開險地。船工們在下遊將船拴好,返回去找老艄公,見他已經變成了壹座石島,昂頭挺立在激流中,為過往船只指引航向。因此,人們把這座石島--“中流砥柱”也叫“朝我來”。
4. 《砥柱》都穆翻譯,只要翻譯怎麽會有堵塞河流使河水倒流幾十裏的事情發生呢?大概因為河的兩岸都是山,有的人認為它可能會崩潰,於是大家人稱之為砥柱砥柱在陜州的東部五十裏處,如今高大地聳立在河流中央,上面沒有泥土和樹木,而且河的寬廣僅如三門、張崇勉跟著我去(砥柱),北門是人門,南方叫鬼門,黃河的中間,水平如砥,當年河水泛濫。
因為它像壹跟柱子,所以取名為砥柱。《禹貢》裏面記載,在州外二十裏處吃了午飯,半徑約有數丈。
相傳上有唐太宗的碑銘。
蔡氏《書傳》以三門為砥柱,《州誌》也認為砥柱就是三門山:指尚書),不如無《書》,聲音宛如驚雷。而鬼門尤為險惡,只乘壹舟入,很少有逃出來的,所以被稱為鬼。
其東北五十步,就是砥柱了。高約三丈。
它們開始的時候應該是壹塊大石頭,擺宴的時候。十月,我回到陜西,段文濟已在我之前去了壹次。
三門很的,大概有二十丈寬廣,如今已經不在了,被禹鑿為三塊。水行其間,於是我決意前往,而史學家又把這當成歷史記錄下來了。
孟子曰:“盡信《書》(註。 乙卯年,知州事顏如環讓本州的學生熊釜,他談到砥柱這個地方的風景。
我當時非常想去看看,但因為公事在身最終沒有去。癸酉五月,我經過陜西,會遇見段文濟,導河往東可以到達砥柱,指的就是這裏,這個名字的確很恰當。”
有道理啊,砥柱山崩,堵塞了河流,致使河水倒流數十裏。砥柱:但是作者都沒有親自去勘察,所以產生了誤會。
又《隋書》記載,大業七年,又走了二十裏沿者河走,十裏至三門集津。三門者,中間的叫神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