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詩人劉長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註釋:
(1)芙蓉山主人:這裏指作者投宿的人家。芙蓉山:地名,在今湖南省郴州市桂陽縣。
(2)蒼山:青山。
(3)白屋:這裏說的是詩人投宿的貧苦人家的住所。通常房頂用白茅覆蓋、或木材不加油漆叫白屋。
(4)犬吠:狗叫 。
(5)夜歸:晚上歸來。
(6)貧:清貧。
譯文:
暮色降臨山色蒼茫愈覺路途遠,
天寒冷茅草屋顯得更貧困。
柴門外忽傳來犬吠聲聲,
風雪夜回宿家的家人回來了。
詩詞大意:
這首詩描繪的是壹幅風雪夜歸圖。前兩句,寫詩人投宿山村時的所見所感。首句中日暮點明時間:傍晚。蒼山遠,是詩人風雪途中所見。青山遙遠迷蒙,暗示跋涉的艱辛,急於投宿的心情。下句天寒白屋貧點明投宿的地點。天寒白屋貧:主人家簡陋的茅舍,在寒冬中更顯得貧窮。寒白貧三字互相映襯,渲染貧寒、清白的氣氛,也反映了詩人獨特的感受。
後兩句寫詩人投宿主人家以後的情景。柴門聞犬吠,詩人進入茅屋已安頓就寢,忽從臥榻上聽到吠聲不止。風雪夜歸人,詩人猜想大概是芙蓉山主人披風戴雪歸來了吧。這兩句從耳聞的角度落墨,給人展示壹個犬吠人歸的場面。
這首詩用極其凝煉的詩筆,描畫出壹幅以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風雪人歸為素材的寒山夜宿圖。詩是按投宿的順序寫下來的。表達了詩人對勞動人民清貧生活的同情。
反客為主
唐代詩人劉長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壹詩可謂廣為流傳,家喻戶曉,其中最後壹句風雪夜歸人甚至為劇作家借用為劇名,遂使此詩在當代更為著名。然而對此詩的理解,竊以為問題頗大,通常的講析很難令人信服。
主要問題是兩個,壹是標題,前面逢雪宿芙蓉山六字似已申足詩題,何以還要加上主人兩字?於是有人以為此乃衍文,主人兩字應該刪去;二是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壹聯,諸多賞析者都展開神思,想象為:詩人夜宿於芙蓉山某農戶家,夜聞農家主人雪夜歸來,犬吠人答,所謂:這些聲音交織成壹片,盡管借宿之人不在院內,未曾目睹,但從這壹片嘈雜的聲音足以構想出壹幅風雪人歸的畫面。(《唐詩鑒賞辭典》406頁) 此詩不但運用了反客為主出奇制勝的藝術構思,而且還采用了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藝術技巧。由此可見,劉長卿的這首小詩,上聯寫貶謫中的投宿,重在客觀描寫,下聯寫投宿時的感受,重在主觀抒發,自然婉轉,壹氣呵成。在表現形式上則相輔相成,相得益彰,音律上也如彈丸圓美流轉,自有其美,並不存在所謂脈絡的跳躍。詩雖全用賦體,然仍意在言外,啟人深思。至此,標題中主人兩字所特含的暗示意味,也就不言而喻,迎刃而解了,這個芙蓉山主人,不是別人,正是詩人之自謂也。
賞析
這首詩描繪的是壹幅風雪夜歸圖。
前兩句,寫詩人投宿山村時的所見所感。首句日暮蒼山遠,日暮點明時間,正是傍晚。蒼山遠,是詩人風雪途中所見。青山遙遠迷蒙,暗示跋涉的艱辛,急於投宿的心情。次句天寒白屋貧點明投宿的地點。白屋,主人家簡陋的茅舍,在寒冬中更顯得貧窮。寒白貧三字互相映襯,渲染貧寒、清白的氣氛,也反映了詩人獨特的感受。
後兩句寫詩人投宿主人家以後的情景。柴門聞犬吠,詩人進入茅屋已安頓就寢,忽從臥榻上聽到吠聲不止。風雪夜歸人,詩人猜想大概是芙蓉山主人披風戴雪歸來了吧。這兩句從耳聞的角度落墨,給人展示壹個犬吠人歸的場面。
這首詩歷來解釋不同,主要分歧是在對歸的理解上。壹種意見認為歸是詩人的來到,詩人在迷漫風雪中忽然找到投宿處,如賓至如歸壹般。另壹種意見是芙蓉山主人風雪夜歸。關鍵是詩人的立足點在哪裏。前者,詩人是在白屋外,在風雪途中;後者,詩人在白屋內,或前兩句在屋外,後兩句在屋內。[2]這首詩用極其凝煉的詩筆,描畫出壹幅以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風雪人歸為素材的寒山夜宿圖。詩是按投宿的順序寫下來的。首句寫旅客薄暮在山路上行進時所感,次句寫到達投宿人家時所見,後兩句寫入夜後在投宿人家所聞。每句詩都構成壹個獨立的畫面,而又彼此連屬。詩中有畫,畫外見情。
詩的開端,以日暮蒼山遠五個字勾畫出壹個暮色蒼茫、山路漫長的畫面。詩句中並沒有明寫人物,直抒情思,但使讀者感到其人呼之欲出,其情浮現紙上。這裏,點活畫面、托出詩境的是壹個遠字。它給人以暗示,引人去想象。從這壹個字,讀者自會想見有人在暮色來臨的山路上行進,並推知他的孤寂勞頓的旅況和急於投宿的心情。接下來,詩的次句使讀者的視線跟隨這位行人,沿著這條山路投向借宿人家。天寒白屋貧是對這戶人家的寫照;而壹個貧字,應當是從遙遙望見茅屋到叩門入室後形成的印象。上句在蒼山遠前先寫日暮,這句則在白屋貧前先寫天寒,都是增多詩句層次、加重詩句分量的寫法。漫長的山路,本來已經使人感到行程遙遠,又眼看日暮,就更覺得遙遠;簡陋的茅屋,本來已經使人感到境況貧窮,再時逢寒冬,就更顯出貧窮。而聯系上下句看,這壹句裏的天寒兩字,還有其承上啟下作用。承上,是進壹步渲染日暮路遙的行色;啟下,是作為夜來風雪的伏筆。[4]這前兩句詩,合起來只用了十個字,已經把山行和投宿的情景寫得神完氣足了。後兩句詩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寫的是借宿山家以後的事。在用字上,柴門上承白屋,風雪遙承天寒,而夜則與日暮銜接。這樣,從整首詩來說,雖然下半首另外開辟了壹個詩境,卻又與上半首緊緊相扣,不使讀者感到上下脫節。但這裏,在承接中又有跳越。看來,聞犬吠既在夜間,山行勞累的旅人多半已經就寢;而從暮色蒼茫到黑夜來臨,從寒氣侵人到風雪交作,從進入茅屋到安頓就寢,中間有壹段時間,也應當有壹些可以描寫的事物,可是詩筆跳過了這段時間,略去了壹些情節,即使詩篇顯得格外精煉,也使承接顯得更加緊湊。詩人在取舍之間是費了壹番斟酌的。如果不下這番剪裁的功夫,也許下半首詩應當進壹步描寫借宿人家境況的蕭條,寫山居的荒涼和環境的靜寂,或寫夜間風雪的來臨,再不然,也可以寫自己的孤寂旅況和投宿後靜夜所思。但詩人撇開這些不去寫,出人意外地展現了壹個在萬籟俱寂中忽見喧鬧的犬吠人歸的場面。這就在尺幅中顯示變化,給人以平地上突現奇峰之感。
就寫作角度而言,前半首詩是從所見之景著墨,後半首詩則是從所聞之聲下筆的。因為,既然夜已來臨,人已就寢,就不可能再寫所見,只可能寫所聞了。柴門句寫的應是黑夜中、臥榻上聽到的院內動靜:風雪句應也不是眼見,而是耳聞,是因聽到各種聲音而知道風雪中有人歸來。這裏,只寫聞犬吠,可能因為這是最先打破靜夜之聲,也是最先入耳之聲,而實際聽到的當然不只是犬吠聲,應當還有風雪聲、叩門聲、柴門啟閉聲、家人回答聲,等等。這些聲音交織成壹片,盡管借宿之人不在院內,未曾目睹,但從這壹片嘈雜的聲音足以構想出壹幅風雪人歸的畫面。
本詩表達了詩人對勞動人民清貧生活的同情。
莫待無花空折枝全詩莫待無花空折枝全詩:
出自中唐詩人杜秋娘的《金縷衣》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
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賞析
此詩含意很單純,可以用莫負好時光壹言以蔽之。這原是壹種人所***有的思想感情。可是,它使得讀者感到其情感雖單純卻強烈,能長久在人心中繚繞,有壹種不可思議的魅力。它每個詩句似乎都在重復那單壹的意思莫負好時光!而每句又都寓有微妙變化,重復而不單調,回環而有緩急,形成優美的旋律。
壹、二句式相同,都以勸君開始,惜字也兩次出現,這是二句重復的因素。但第壹句說的是勸君莫惜,二句說的是勸君須惜,莫與須意正相反,又形成重復中的變化。這兩句詩意又是貫通的。金縷衣是華麗貴重之物,卻勸君莫惜,可見還有遠比它更為珍貴的東西,這就是勸君須惜的少年時了。至於其原因,詩句未直說,那本是不言而喻的:壹寸光陰壹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貴如黃金也有再得的時候,千金散盡還復來;然而青春對任何人也只有壹次,它壹旦逝去是永不復返的。可是,世人多惑於此,愛金如命、虛擲光陰的真不少呢。壹再勸君,用對白語氣,致意殷勤,有很濃的歌味,和娓娓動人的風韻。兩句壹否定,壹肯定,否定前者乃是為肯定後者,似分實合,構成詩中第壹次反復和詠嘆,其旋律節奏是紆回徐緩的。
三、四句則構成第二次反復和詠嘆,單就詩意看,與壹、二句差不多,還是莫負好時光那個意思。這樣,除了句與句之間的反復,又有上聯與下聯之間的較大的回旋反復。但兩聯表現手法就不壹樣,上聯直抒胸臆,是賦法;下聯卻用了譬喻方式,是比義。於是重復中仍有變化。三、四沒有壹、二那樣整飭的句式,但意義上彼此是對稱得銖兩悉稱的。上句說有花應怎樣,下句說無花會怎樣;上句說須怎樣,下句說莫怎樣,也有肯定否定的對立。二句意義又緊緊關聯:有花堪折直須折是從正面說行樂須及春意,莫待無花空折枝是從反面說行樂須及春意,似分實合,反復傾訴同壹情愫,是勸君的繼續,但語調節奏由徐緩變得峻急、熱烈。堪折直須折這句中節奏短促,力度極強,直須比前面的須更加強調。這是對青春與歡愛的放膽歌唱。這裏的熱情奔放,不但真率、大膽,而且形象、優美。花字兩見,折字竟三見;須莫雲雲與上聯莫須雲雲,又自然構成回文式的復疊美。這壹系列天然工妙的字與字的反復、句與句的反復、聯與聯的反復,使詩句瑯瑯上口,語語可歌。除了形式美,其情緒由徐緩的回環到熱烈的動蕩,又構成此詩內在的韻律,誦讀起來就更使人感到回腸蕩氣了。
有壹種歌詞,簡單到壹句兩話,經高明作曲家配上優美的旋律,反復重唱,尚可獲得動人的風韻;而《金縷衣》,起詩意單純而不單調,有往復,有變化,壹中有多,多中有壹,作為獨立的詩篇壹搖曳多姿,更何況它在唐代是配樂演唱,難怪它那樣使人心醉而被廣泛流唱了。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妝濃抹總相宜全詩及賞析意思出自宋代詩人蘇軾的《飲湖上初晴後雨》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註釋
⑴飲湖上:在西湖的船上飲酒。
⑵朝曦:早晨的陽光。
⑶水仙王:宋代西湖旁有水仙王廟,祭祀錢塘龍君,故稱錢塘龍君為水仙王。
⑷瀲灩:水波蕩漾、波光閃動的樣子。 方好:正顯得美。
⑸空濛:細雨迷蒙的樣子。濛,壹作蒙。亦:也。奇:奇妙。
⑹欲:可以;如果。西子:即西施,春秋時代越國著名的美女。
⑺總相宜:總是很合適,十分自然。
翻譯
晴天,西湖水波蕩漾,在陽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極了。下雨時,遠處的山籠罩在煙雨之中,時隱時現,眼前壹片迷茫,這朦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如果把美麗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麽淡妝也好,濃妝也罷,總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麗質和迷人神韻。
賞析1
西子即西施,春秋時越國有名的美女。無論是淡雅妝飾,還是盛裝打扮,西施都壹樣美麗動人;如果把西湖比做西施的話,那麽不管是晴是雨,是冬是春,它都同樣美不勝收。
以絕色美人喻西湖,不僅賦予西湖之美以生命,而且新奇別致,情味雋永。人人皆知西施是個美女,但究竟是怎樣的美麗,卻只存在於個人心中。而西湖的美景不也是如此嗎?采用這樣的手法,比起直接去描寫,不知要節約多少筆墨,而它的寓意卻豐富深刻得多。它對讀者不只訴之於感受,同時也訴之於思考,讓讀者通過自己的想象去發揮詩的內涵。這壹出色的比喻,被宋人稱為道盡西湖好處的佳句,以致西子湖成了西湖的別名。也難怪後來的詩人為之擱筆:除卻淡妝濃抹句,更將何語比西湖?
賞析2
這組詩***二首,但許多選本只看中第二首,因而第壹首已鮮為人知。其實第二首雖好,卻是第壹首的註腳。第壹首所說的此意自佳君不會的此意,正是指第二首所寫的西湖晴雨鹹宜,如美人之淡妝濃抹各盡其態。不選第壹首,題中的飲字也無著落。蘇軾的意思是說,多數人遊湖都喜歡晴天,殊不知雨中湖山也自有其佳處。湖上有水仙王廟,廟中的神靈是整天守在湖邊,看遍了西湖的風風雨雨、晴波麗日的,壹定會同意自己的審美觀點,因而作者要請水仙王***同舉杯了。這壹首的首句艷字下得十分精到,把晨曦的絢麗多姿形容得美不勝收。若只看第二首,則濃抹壹層意思便失之抽象。
第二首詩的上半首既寫了西湖的水光山色,也寫了西湖的晴姿雨態。水光瀲灩晴方好描寫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燦爛的陽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蕩漾,波光閃閃,十分美麗。山色空濛雨亦奇描寫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籠罩下,西湖周圍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無,非常奇妙。從第壹首詩可知,這壹天詩人陪著客人在西湖遊宴終日,早晨陽光明艷,後來轉陰,入暮後下起雨來。而在善於領略自然並對西湖有深厚感情的詩人眼中,無論是水是山,或晴或雨,都是美好奇妙的。從晴方好雨亦奇這壹贊評,可以想見在不同天氣下的湖山勝景,也可想見詩人即景揮毫時的興會及其灑脫的性格、開闊的胸懷。上半首寫的景是交換、對應之景,情是廣泛、豪宕之情,情景交融,句間情景相對,西湖之美概寫無余,詩人蘇軾之情表現無遺。
下半首詩裏,詩人沒有緊承前兩句,進壹步運用他的寫氣圖貌之筆來描繪湖山的晴光雨色,而是遺貌取神,只用壹個既空靈又貼切的妙喻就傳出了湖山的神韻。喻體和本體之間,除了從字面看,西湖與西子同有壹個西字外,詩人的著眼點所在只是當前的西湖之美,在風神韻味上,與想象中的西施之美有其可意會而不可言傳的相似之處。而正因西湖與西子都是其美在神,所以對西湖來說,晴也好,雨也好,對西子來說,淡妝也好,濃抹也好,都無改其美,而只能增添其美。對這個比喻,存在有兩種相反的解說:壹說認為詩人是以晴天的西湖比淡妝的西子,以雨天的西湖比濃妝的西子;壹說認為詩人是以晴天比濃妝,雨天比淡妝。
兩說都各有所見,各有所據。但就才情橫溢的詩人而言,這是妙手偶得的取神之喻,詩思偶到的神來之筆,只是壹時心與景會,從西湖的美景聯想到作為美的化身的西子,從西湖的晴方好雨亦奇,想象西子應也是淡妝濃抹總相宜,當其設喻之際、下筆之時,恐怕未必拘泥於晴與雨二者,何者指濃妝,何者指淡妝。欣賞這首詩時,如果壹定要使濃妝、淡妝分屬晴、雨,可能反而有損於比喻的完整性、詩思的空靈美。
海內存知己 天涯若比鄰的意思及全詩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 hǎi ni cn zhī jǐ,tiān y ru bǐ ln
成語解釋: 四海之內有知己朋友,即使遠在天邊,也感覺象鄰居壹樣近。
成語出處: 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洲》: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沾巾。
全詩分享: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 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沾巾。
詩文解釋
三秦護衛著巍峨的長安,妳要奔赴的蜀地,卻是壹片風煙迷茫。離別時,不由得生出無限的感慨,妳我都是遠離故土,在仕途上奔走的遊子。人世間只要是誌同道合的朋友,即使遠在天涯,也似在身邊。不要在分手時徘徊憂傷,像多情的兒女壹樣,任淚水打濕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