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人活壹張臉”。所謂“面子”,說得好聽點,叫“尊嚴”。如果壹個人不要臉,失去了尊嚴,那麽他的人生就毫無價值。
尊嚴真是個奇妙的東西,看不見摸不著,卻讓追求它的人生生死死。為了尊嚴,有的人寧願餓死也不願吃“不知道從哪裏來的食物”;為了尊嚴,有的人寧願去耕田,也不願“彎腰去撿五鬥米”;為了尊嚴,有些人寧願“吃歐盟的飯”,也不願意服侍兩個主人。
古往今來,有多少人因為尊嚴而成就非凡,又有多少人犧牲生命祭奠尊嚴。“天子不上船,自稱酒仙”,囂張到只有盛唐詩人李白這麽大的名字。為了維護知識分子的尊嚴,李白的壹生充滿了煩惱。莊周學了不少,卻只能空著肚子做蝴蝶夢,難以解決生活之憂。項羽壹生功勛卓著,所向披靡。但他慘敗後,覺得沒臉見江東父老,在烏江邊拔劍自殺。
長安夕陽,滿城煙雨。司馬遷在黑暗的牢房角落裏呻吟著。受盡腐敗之辱,鋃鐺入獄,仕途壹落千丈。但他憤然寫作,最終以壹部被魯迅稱為“史家絕唱,離騷無韻”的史記向世人展示了壹個史家的職業尊嚴,從而實現了自己的價值。陳家魚口,秋風蕭瑟。楊業在刀光劍影的戰場上怒不可遏,身負數十傷,血染鎧甲,疲憊被俘,絕食而死。他用生命詮釋了壹個愛國將領的尊嚴。
沒有尊嚴的人是可悲的:韓興安忍著雙腿的屈辱,尋求暫時的安全感。最後雖然裂土封王,卻被楚人所不齒。壹個沒有尊嚴的人是可怕的:劉邦魯莽無恥,道德已經完全喪失。但是,就是這種無恥,讓他信守承諾,攻擊項羽,懲罰英雄,穩坐天下。如果以成敗論英雄的話,劉邦的確可以稱得上是成功人士,但就人品而言,劉邦在項羽的光明磊落的對比中,簡直就像個小醜!
尊嚴不僅貫穿壹個人的壹生,也伴隨著壹個人的成敗,而且會銘刻在人們的記憶中,代代相傳。堅守尊嚴,才能迎來他人的尊重,才能鋪平成功之路。但有些人就是選擇放棄尊嚴,也可能帶來壹些短期利益,比如官銜、權力、利益等等。但需要註意的是,從放棄尊嚴的那壹刻起,他們就註定以後要匍匐在別人的腳下,永遠做不了壹個正直的人,永遠被人們正義的目光審視,永遠被輿論譴責,永遠畏縮在自己卑劣的靈魂裏!
保護自己的尊嚴,愛惜自己的面子。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百年後平靜地閉上眼睛,不用擔心身後的人說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