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三首的評點論文:/onlineread/onlineread.asp?ID=7808603------------
----另壹篇論文:見最後吧/social-sciences/946637-%E6%8C%BD%E6%AD%8C%E8%AF%97-%E9%AD%8F%E6%99%8B%E6%96%87%E4%BA%BA%E7%94%9F%E5%91%BD%E7%9A%84%E5%93%80%E6%AD%8C/-------
用詩歌的形式來叩問死亡、抒發由此引發的憂傷,由來已久,中國古代的挽歌即其中之壹種.挽歌起於執紼者的謳歌,本是送葬儀式的組成部分,但是自漢末起,挽歌的抒情功能被強化,開始在葬儀以外的場合流行起來.此後,魏晉文人不僅好唱挽歌,且自制新辭.文人挽歌詩往往帶有自挽的性質,是特定時代的產物.陶淵明的《挽歌詩》堪稱此類作品的千古絕唱.
挽歌詩三首
陶淵明
其壹∶
有生必有死,早終非命促。
昨暮同為人,今旦在鬼錄。
魂氣散何之?枯形寄空木。
嬌兒索父啼,良友撫我哭。
得失不復知,是非安能覺!
千秋萬歲後,誰知榮與辱。
但恨在世時,飲酒不得足。
其二∶
昔在無酒飲,今但湛空觴。
春醪生浮蟻,何時更能嘗。
肴案盈我前,親舊哭我傍。
欲語口無音,欲視眼無光。
昔在高堂寢,今宿荒草鄉。
壹朝出門去,歸來夜未央。
其三∶
荒草何茫茫,白楊亦蕭蕭。
嚴霜九月中,送我出遠郊。
四面無人居,高墳正嶣峣。
馬為仰天鳴,風為自蕭條。
幽室壹已閉,千年不復朝。
千年不復朝,賢達無奈何!
向來相送人,各自還其家。
親戚或餘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
挽歌辭
陸機
壹
在昔良可悲。魂往壹何戚。念我平生時。人道多拘役。
二
五常侵軌儀。夕氣牽徽墨。隨和乏良聘。枝{馬關}或鴆毒。
王成之給事挽歌辭
陸遊
詩騷湘水客,風度曲江公。 壹夕南樓去,千秋東省空。 囊封震朝右,墨敕絕宮中。 贈極文昌貴,君恩厚飾終。
代挽歌
鮑照
獨處重冥下。憶昔登高臺。傲岸平生中。不為物所裁。埏門只復閉。白蟻相將來。生時芳蘭體。小蟲今為災。玄鬢無復根。枯髏依青苔。憶昔好飲酒。素盤進青梅。彭韓及廉藺。疇昔已成灰。壯士皆死盡。余人安在哉。
挽歌三首
傅玄
壹
人生尠能百。哀情數萬端。不幸嬰篤病。兇候形素顏。衣衾為誰施。束帶就闔棺。欲悲淚已竭。欲辭不能言。存亡自遠近。長夜何漫漫。壽堂閑且長。祖載歸不還。
二
人生尠能百。哀情數萬嬰。路柳夾靈轜。旟旐隨風征。車輪結不轉。百駟齊悲鳴。
三
靈坐飛塵起。魂衣正委移。芒芒丘墓間。松柏郁參差。明器無用時。桐車不可馳。平生坐玉殿。沒歸都幽宮。地下無刻漏。安知夏與冬。
王侯挽歌辭
陸機
孤魂雖有識。良接難為符。操心玄芒內。註血治鬼區。
庶人挽歌辭
陸機
壹
陶犬不知吠。瓦雞焉能鳴。安寢重丘下。仰聞析築聲。
二
埏埴為塗車。束薪作蒭靈。
庶人挽歌辭
陸機
死生各異方。昭非神色襲。貴賤禮有差。外相盛已集。魂衣何盈盈。旟旐何習習。父母拊棺號。兄弟扶筵泣。靈轜動轇{車蒭}。龍首矯崔嵬。挽歌挾轂唱。嘈嘈壹何悲。浮雲中容與。飄風不能回。淵魚仰失梁。征鳥俯墜飛。念彼平生時。延賓陟此幃。賓階有鄰跡。我降無登輝。
王成之給事挽歌辭
陸遊
昔溯黃牛峽,曾經白鷺洲。 從容參步武,談笑極風流。 晚預蓬萊客,時從禊祓遊。 揮毫看半醉,追想只添愁。
挽歌三首
陸機
壹
蔔擇考休貞,嘉命鹹在茲。夙駕警徒禦,結轡頓重基。龍{巾荒}被廣柳,前驅矯輕旗。殯宮何嘈嘈,哀響沸中闈。闈中且勿喧,聽我《薤露》詩。死生各異倫,祖載當有時。舍爵兩楹位。啟殯進靈轜。飲餞觴莫舉,出宿歸無期。帷袵曠遺影,棟宇與子辭。周親鹹奔湊,友
朋自遠來。翼翼飛輕軒,骎骎策素騏。按轡遵長薄,送子長夜臺。呼子子不聞,泣子子不知。嘆息重櫬側,念我疇昔時。三秋猶足收,萬世安可思。殉歿身易亡,救子非所能。含言〖言〗哽咽,揮涕涕流離。
二
重阜何崔嵬,玄廬竄其間。磅礴立四極,穹崇效蒼天。測聽陰溝湧,臥觀天井懸。〖廣霄〗何寥廓,大暮安可晨。人往有返歲,我行無歸年。昔居四民宅,今托萬鬼鄰。昔為七尺軀,今成灰與塵。金玉昔所佩,鴻毛今不振。豐肌饗螻蟻,妍骸永夷泯。壽堂延魑魅,虛無自相賓。螻蟻爾何怨?魑魅我何親?拊心痛荼毒,永嘆莫為陳。
三
流離親友思,惆悵神不泰。素驂佇轜軒,玄駟騖飛蓋。哀鳴興殯宮,回遲悲野外。魂輿寂無響,但見冠與帶。備物象平生,長旌誰為斾。悲風鼓行軌,傾雲結流藹,振策指靈丘,駕言從此逝。
劉太尉挽歌辭
陸遊
堅壁臨江日,人疑制敵疏。 安知百萬虜,銳盡浹旬余。 智出常情表,功如定計初。 雲何媢公者,不置篋中書?
太師魏國史公挽歌詞
陸遊
壟幹勞久戍,大將未班師。 抗議回天意,忘身為聖時。 人心嶮莫測,時事遠難知。 汗簡方傳信,孤生欲語誰!
馮縣丞挽歌詞
陸遊
尊公同故裏,季父接周行。 晚喜烏衣巷,重逢玉樹郎。 名流多賞識,榮路正騰驤。 愁絕河梁上,風煙暮莽蒼!
蘇韜光節推挽歌詞
陸遊
才名京兆椽,門閥魏公孫。 遇事雖骯臟,接人終靜溫。 寧吟灞橋雪,不掃舍人門。 二妙雕零盡,衰翁慨獨存。
太師魏國史公挽歌詞
陸遊
早擅淵源學,常懷懇款忠。 雲龍際千載,典冊冠三公。 論諫寧中止,謀謨不茍同。 此心誰復識?誌士泣秋風。
太師魏國史公挽歌詞
陸遊
位歷公卿貴,身兼將相榮; 珥貂儀壹品,錫帶價連城。 入告推忠厚,躬行本誌誠。 斯民何以報,萬裏遍春耕。
劉太尉挽歌辭
陸遊
羌胡忘覆育,師旅備非常。 南服更旄節,中軍鑄印章。 馳書諭燕趙,開府冠侯王。 赫赫今何在,門庭冷似霜。
太師魏國史公挽歌詞
陸遊
道德補天石,勛勞夾日龍。 犯顏無不盡,造膝略皆從。 歲貢來戎幣,秋防滅塞烽。 畫圖麟閣上,猶足折遐沖。
太師魏國史公挽歌詞
陸遊
舊弼初收召,惟公力贊揚。 都亭移供帳,全魏徹封疆。 大度寧猜阻?群言自中傷。 拳拳虛左意,猶可質穹蒼。
姚屯田挽詩
蘇軾
京口年來耆舊衰,高人淪喪路人悲。空聞韋叟壹經在,不見恬侯萬石時。貧病只知為善樂,逍遙卻恨棄官遲。七年壹別真如夢,猶記蕭然瘦鶴姿。
陸龍圖詵挽詞
蘇軾
挺然直節庇峨岷,謀道従來不計身。屬纊家無十金產,過車巷哭六州民。塵埃輦寺三年別,樽俎岐陽壹夢新。他日思賢見遺像,不論宿草更沾巾。(成都有思賢閣,畫諸公像。)
故李承誠之待制六丈挽詞
蘇軾
青青壹寸松,中有梁棟姿。天驥墮地走,萬裏端可期。世無阿房宮,可建五丈旗。又無穆天子,西征燕瑤池。才大古難用,老死亦其宜。丈夫恐不免,豈患莫己知。公如松與驥,少小稱偉奇。俯仰自廊廟,笑談無羌夷。清朝竟不用,白首仍憂時。願斬橫行將,請烹乾沒兒。言雖不見省,坐折奸雄窺。嗟我去公久,江湖生白髭。歸來耆舊盡,零落存者誰。比公嵇中散,龍性不可羈。疑公李北海,慷慨多雄詞。淒涼五君詠,沈痛八哀詩。邪正久乃明,人今屬公思。九原不可傳,千古有余悲。
潘推官母李氏挽詞
蘇軾
南浦淒涼老逐臣,東坡還往盡幽人。杯盤慣作陶家客,弦誦常叨孟母鄰。尚有升堂他日約,豈知負土壹阡新。今年我欲江湖去,暮雨連山宰樹春。
任師中挽詞
蘇軾
大任剛烈世無有,疾惡如風朱伯厚。小任溫毅老更文,聰明慈愛小馮君。兩任才行不須說,疇昔並友吾先人。相看半作晨星沒,可憐太白與殘月。大任先去冢未乾,小任相繼呼不還。強寄壹樽生死別,樽中有淚酒應酸。貴賤賢愚同盡耳,君家不盡緣賢子。人間得喪了無憑,只有天公終可倚。
張庖民挽詞
蘇軾
東晉巾車令,西京執戟郎。甘心向山水,結發事文章。故自輕千戶,何曾羨壹囊。才高鬼神惡,骨朽姓名芳。庾嶺銘旌暗,秦淮舊宅荒。吾詩不用刻,妙語有黃香。(黃魯直〔為庖民〕作哀詞。)
蘇子容母陳夫人挽詞
蘇軾
蘇陳甥舅真冰玉,正始風流起頹俗。夫人高節稱其家,凜凜寒松映修竹。雞鳴為善日日新,八十三年如壹晨。豈惟家室宜壽母,實與朝廷生異人。忘軀殉國乃吾子,三仕何曾知慍喜。不煩擁笏強垂魚,我視去來皆夢爾。誦詩相挽真區區,墓碑千字多遺余。他年太史取家傳,知有班昭續漢書。
蘇潛聖挽詞
蘇軾
妙齡馳譽百夫雄,晚節忘懷大隱中。悃愊無華真漢吏,文章爾雅稱吾宗。趨時肯負平生誌,有子還應不死同。惟我閑思十年事,數行老淚寄西風。卷八 ◎詩七十二首
韓康公挽詞三首
蘇軾
故國非喬木,興王有世臣。嗟余後死者,猶及老成人。德業經文武,風流表縉紳。空余行樂地,處處泣遺民。再世忠清德,三朝翼贊勛。功成不歸國,就訪敢忘君。舊學嚴詩律,余威靖塞氛。何當繼韓奕,故吏總能文。西第開東閣,初筵點後塵。笙歌邀白發,燈火樂青春。扶路三更罷,回頭壹夢新。賦詩猶墨濕,把卷獨沾巾。
孔長源挽詞二首
蘇軾
少年才氣冠當時,晚節孤風益自奇。君勝宜為夫子後,林宗不愧蔡邕碑。南荒尚記誅元惡,東越誰能事細兒,耆舊如今幾人在,為君無憾為時悲。小堰門頭柳系船,吳山堂上月侵筵。潮聲夜半千巖響,詩句明朝萬口傳。(長源自越過杭,夜飲有美堂上聯句。長源詩雲,天目遠隨雙鳳落,海門遙蹙兩潮趨,壹坐稱善。)豈意日斜庚子後,忽驚歲在巳辰年。佳城壹閉無窮事,南望題詩淚灑箋。
余主簿母挽詞
蘇軾
閨庭蘭玉照鄉閭,自昔雖貧樂有余。豈獨家人在中饋,卻因麟趾識關睢。雲軿忽已歸仙府,喬木依然擁舊廬。忍把還鄉千斛淚,壹時灑向老萊裾。
孔毅甫妻挽詞
蘇軾
結褵記初歡,同穴期晚歲。擇夫得溫嶠,生子勝王濟。高風相賓友,古義仍兄弟。従君吏隱中,窮達初不計。雲何抱沈疾,俯仰便壹世。幽陰淒房櫳,芳澤在巾袂。百年縱得滿,此路行亦逝。那將有限身,長瀉無益涕。君文照今古,不比山石脆。當觀千字誄,寧用百金瘞。
徐君猷挽詞
蘇軾
壹舸南遊遂不歸,清江赤壁照人悲。請看行路無従涕,盡是當年不忍欺。雪後獨來栽柳處,竹間行復采茶時。山城散盡樽前客,舊恨新愁只自知。
同年王中甫挽詞
蘇軾
先帝親收十五人,(仁宗朝賢良十五人,今惟富鄭公、張宣徽、錢純老及余與舍弟在耳。)四方爭看擊鵬鹍。如君才業真堪用,顧我衰遲不足論。出處升沈十年後,死生契闊幾人存。他時京口尋遺跡,宿草猶應有淚痕。
神宗皇帝挽詞三首
蘇軾
文武固天縱,欽明又日新。化民何止聖,妙物獨稱神。政已三王上,言皆六籍醇。巍巍本無象,刻畫愧孤臣。未易名堯德,何須數舜功。小心仍致孝,余事及平戎。典禮従周舊,官儀與漢隆。誰知本無作,千古自承風。接統真千歲,膺期止壹章。周南稍留滯,宣室遂淒涼。病馬空嘶櫪,枯葵已泫霜。余生臥江海,歸夢泣嵩邙。
王鄭州挽詞(克臣)
蘇軾
羨君華發起琳宮,右輔初還鼓角雄。千裏農桑歌子產,壹時冠蓋慕蕭嵩。那知聚散舂糧外,便有悲歡過隙中。京兆同僚幾人在,猶思對案筆生風。(予為開封幕,與子難同廳。)
範蜀公挽詞二首
黃庭堅
公在昭陵日,文章近赤墀。 空嗟伏生老,不侍邇英帷。 去國幾三虎,聞韶待壹夔。 誰言蓋棺了,新樂鎖蛛絲。
範蜀公挽詞二首
黃庭堅
信道雖常爾,知人乃獨亨。 書林身老大,諫紙字攲傾。 鰲去三山動,人危五鼎烹。 保全天子聖,幾杖送余生。
挽王中丞其壹
李攀龍
司馬臺前列柏高,風雲猶自夾旌旄。屬鏤不是君王意,莫作胥山萬裏濤。
挽王中丞其二
李攀龍
幕府高臨碣石開,薊門丹旒重徘徊。沙場入夜多風雨,人見親提鐵騎來!
-------------------------------
挽歌詩:魏晉文人生命的哀歌Not yet rated 瀏覽次數 : 13 Comments : 0 詞語 : 300
y由 : TsingHua
作者 : 胡寶珍, 河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出版日期: 十月 25, 2001
壹生與死既是生命的起點和終點 ,又是生命的全過程 ,所謂“方生方死”是也。生與死決定了人的在世是有時限性的 ,死亡作為生命過程的終點 ,同時也是對其時限性的突破。而“在世”的時限之外的彼岸世界 ,是有生之人無法親身感受的。因此 ,自先民以來 ,對死亡的恐懼、疑惑、好奇就壹直困擾著人類。隨著人類理性精神的慢慢覺醒 ,人類逐漸意識到此岸與彼岸是無法逾越的 ,當人們以此岸為參照物去“看”彼岸時 ,看到的只有永恒的黑暗與寂寞、虛空。這時 ,生死隔絕的痛苦、對死亡的恐懼就會更加深切 ,想要深刻理解死亡以減輕痛苦和恐懼的努力也會更加執著。於是 ,在以抒情見長的詩歌中 ,死亡也像愛情壹樣成了壹個綿延不斷的題材。在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中就已經出現了《葛生》、《素冠》、《蓼莪》這樣的悼亡詩。如果說悼亡詩大抵是痛定思痛的產物 ,那麽還有壹類詩與死亡的關系就更直接了 ,它們甚至就是有關死亡的儀式的組成部分。如巴西波羅羅人的喪歌<1> 、中國的挽歌等。關於挽歌的緣起 ,譙周《法訓》雲 :“今有挽歌者 ,高皇帝召田橫 ,至於屍鄉自斃。從者晚至宮不敢哭 ,而不勝其哀 ,故作為此歌 ,以寄哀音焉。”(《全晉文》)這種說法流傳頗廣。實則挽歌之來久矣 ,非始於田橫門人。《世說新語·任誕》註引《莊子》 :“紼謳所生 ,必於斥苦。”司馬彪註 :“紼 ,引柩索也。斥 ,疏緩也。苦 ,用力也。引紼所以有謳歌者 ,為人有用力不齊 ,故促急之也。”“柩” ,《說文》解作“棺也 ,從ㄈ從木”。由此可見 :第壹 ,挽歌是隨著木棺葬的出現而產生的。而木棺葬在殷商時期已被大量采用<2 > ,那麽 ,挽歌的歷史當十分悠久。最早的挽歌產生於何時 ,我們不得而知 ,但至遲在春秋時已有挽歌 ,如《左傳》所提到的《虞殯》 ;第二 ,最初的挽歌具有勞動號子的性質。但因是特定場合的號子 ,所以聲調必然是哀傷的 ,兼有壹定的抒情性。作為葬禮的組成部分的挽歌 ,後世壹直延續著。漢以後對執紼和唱挽歌的人數也根據死者的身份、地位而有明確的規定<2 > 。北朝時又興起了文人為葬禮的需要而寫贈挽詩的風氣 ,這種習俗至今仍存。古代的贈挽詩現存很多 ,不過多是壹種禮儀上的應酬之作 ,往往缺少深沈的情感。挽歌雖起於挽柩者 ,但以後也有不限於此的。如《列子·仲尼篇》有 :“季梁之死 ,楊朱望其門而歌” ,這裏的“歌”大約也是挽歌。挽歌的抒情原本是抒發生者對死者的哀悼之情的。想到自己也終有壹日會如此了結 ,固然令人感傷 ,但對於歌者而言 ,那畢竟是以後的事 ,而且人壹旦沈溺於日常生活之中 ,就常常把這個“以後”等同於“遙遠” ,因而那感傷也只是壹時性的。而帶有自挽性質的唱挽歌就不同了 ,在這種情況下 ,歌者面對的是比較清晰的自己的死亡。《左傳》哀公十壹年 ,魯會吳伐齊 ,“將戰 ,(齊 )公孫夏命其徒歌《虞殯》。”杜預註 :“《虞殯》 ,送葬歌曲 ,示必死。”這或許就是後世自挽的發端。二漢末 ,挽歌始大行於世。今本《後漢書·五行誌》劉昭註引《風俗通》 :“時京師賓婚嘉會 ,皆作《魁?》 ,酒酣之後 ,續以挽歌。”註文指出 :“《魁?》 ,喪家之樂。”又據《後漢書·周舉傳》 ,永和六年三月上巳 ,大將軍梁商“大會賓客 ,宴於洛水……商與親昵酣飲極歡 ,及酒闌倡罷 ,繼以《薤露》之歌 ,坐中聞者 ,皆為掩涕。”時人在與死亡、喪禮全然無關的喜慶場合 ,居然大唱挽歌 ,末世的頹廢、感傷亦可見壹斑。這種現象的出現 ,有其復雜的社會原因。首先 ,漢末政局黑暗動蕩 ,有識之士都已預感到王朝的傾覆在所難免。兩次黨錮之禍造成的恐怖氣氛更是令士人們人人自危。社會上彌漫著憤懣、絕望、放廢的情緒。非常的情緒需要借助非常的形式來宣泄 ,挽歌就成了壹種很好的選擇。其次 ,挽歌之風與東漢後期興起的清議之風也有壹定的關系。“清議”的主要內容之壹是品評人物。於是“士大夫相率讓爵、推財、避聘、久喪 ,極力把自己裝為具有孝義高行的人物 ,以博得清議的贊揚。許多求名不得的人 ,不惜飾偽以邀譽 ,釣奇以驚俗。”<3 > 這種風氣與王莽篡政後士人中出現的重名節、輕去就、尚自然之風相鼓蕩 ,形成了重個性、好標新立異的士風。宴會上時興唱挽歌與這種士風不無關系。當然 ,挽歌的流行還不能僅僅被視為壹種放誕的表現 ,它也是東漢中期以後漸漸湧動起來的理性思潮的產物。人們不避諱言及死亡 ,至少還說明他們已經能夠以理性的目光去審視死亡、直面死亡了。這也正是魏晉感傷主義所由產生的原因之壹。這點從《古詩十九首》裏那些有關人生無常的詠嘆中也可以看得出來。自漢末至魏晉,挽歌的抒情功能被大大地強化了 ,在葬禮以外的場合 ,它以壹種特殊的抒情詩的身份在社會上流行起來。在流行的過程中 ,文人們不僅好唱挽歌 ,而且開始自創新辭。最初是以樂府挽歌舊題寫新辭 ,如曹操的《蒿裏行》、《薤露行》。曹植也寫過《薤露》、《泰山梁甫行》等。但這些詩雖然用了挽歌舊題 ,實際上卻是政治抒情詩。倒是阮王禹的《七哀詩》 ,雖未用挽歌題目 ,卻是壹首真正的挽歌詩。我們現在看到的最早以“ 挽歌”名篇的文人之作 ,是魏代繆襲的《挽歌詩》。繆襲是仲長統的友人 ,其所撰《上仲長統〈昌言〉表》稱 :“為臣道統性倜儻 ,敢直言 ,不矜小節 ,每列郡命召 ,輒稱疾不就。默語無常 ,時人或謂之狂。”其父繆斐 ,“漢帝在長安 ,公卿博舉名儒。時舉斐任侍中 ,並無所就。”<4 > 由此看來 ,繆襲後來雖身居高位 ,但也當是壹位欣賞或本身就具有狂狷作風的人。從“挽歌日方於繆襲”<5> 亦可見文人寫挽歌詩與漢末以來的士風不無關系。襲詩雲 :生時遊國都 ,死沒棄中野。朝發高堂上 ,暮宿黃泉下。白日入虞淵 ,懸車息駟馬。造化雖神明 ,安能復存我。形容稍歇滅 ,齒發行當墮。自古皆有然 ,誰能離此者。從內容上看 ,這首詩與漢樂府、漢末古詩中類似題材的作品相比 ,並無多少新意。值得註意的是詩人在這裏表達的不是對某壹個人的哀挽 ,而是壹種普遍意義上的對死亡的哀挽 ,其中自然也含有自挽之意。魏晉文人挽歌詩多屬此類。另外 ,此前的挽歌未見有直接以“挽歌”名篇的 ,如拋開內容、功能單看題目 ,它們與其他樂府詩並無明顯的區別。繆襲以“挽歌”名篇 ,使詩的性質更加明確 ,也使挽歌作為壹個類的概念被固定下來。此後 ,文人此類詩作以挽歌命名的漸多 ,至蕭統編《文選》時 ,已將這類詩單獨列為壹類。可以說 ,繆襲的做法 ,客觀上適應了魏晉人註重文章辨體的趨勢。晉人對挽歌的喜好與此前相比更是有增無減。這固然與漢末以來的風氣有關 ,但又不盡如此。首先 ,西晉王朝是在統治集團內部的血腥殘殺中建立起來的 ,又是靠玩弄權術在不同利益集團之間搞平衡來維持統治的。這種平衡相當脆弱 ,因而兩晉政治鬥爭壹直比較激烈。處於這種環境中的士人往往有如履薄冰之感 ,人生無常的感慨也就比較多。傅玄、陸機在這方面頗具代表性。傅玄《挽歌》今存三首 ,其中兩首分別以“人生鮮能百 ,哀情數萬端”和“人生鮮能百 ,哀情數萬嬰”開篇。可以看出 ,詩人是將死亡置於生命的整個過程中來審視的。當詩人在想象中從生命的盡頭回顧人生時 ,感受最深的是人生的可悲 ,正如《莊子·至樂》所言 :“人之生也 ,與憂俱生” ,而死亡更是人生數萬端哀情中最令人痛心的壹端 ,是人生可悲的極點 ,因為等待死者的將是永遠的孤獨 :“欲悲淚已竭 ,欲辭不能言。存亡自遠近 ,長夜何漫漫。”“地下無刻漏 ,安知夏與冬”詩中流露出的生之留戀正是與這最大的哀痛相比而產生的。傅玄歷仕魏、晉兩朝 ,對朝代更叠所帶來的仕途險惡有親身感受 ,難免有人生多哀之嘆。晉人寫挽歌詩最多的是陸機。《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收有他的《挽歌詩三首》、《庶人挽歌辭》、《王侯挽歌辭》、《挽歌辭》等 ,此外還有以樂府挽歌舊題名篇的《泰山吟》、《梁甫吟》等。陸機的多寫挽歌 ,恐怕不能完全歸之於壹時的風氣或天性憂郁。陸機出身東吳名門 ,他的兩個哥哥都死在晉滅吳的戰爭中。吳亡後他“退居舊裏 ,閉門勤學 ,積有十年。”<6> 太康末他與弟雲應詔入洛 ,以後就不可避免地卷入了政治鬥爭的漩渦。從《君子行》壹詩可以清楚地看到他身處宦海的復雜心理 :“天道夷且簡 ,人道險而難。休咎相乘躡 ,翻覆若波瀾。去疾苦不遠 ,疑似實生患。近火固宜熱 ,履冰豈惡寒。”經歷了世事滄桑而又不甘寂寞的陸機對“人道”的“險而難”有深切的體會 ,因而對生死流變格外敏感。其《嘆逝賦序》雲 :“昔每聞長老追記平生 ,同時親故 ,或雕落已盡 ,或僅有存者。余年方四十 ,而懿親戚屬亡多存寡 ,昵交密友亦不半在。或所曾***遊壹塗 ,同宴壹室 ,十年之外索然已盡。”坎坷的經歷、險惡的仕途帶給他的沈重的人生無常之感 ,恐怕才是他多寫挽歌詩的深層原因。其次 ,晉代挽歌的流行還與玄學以及玄學所帶來的風氣有關。兩晉是玄學盛行的時代 ,生與死也是玄學家們所關註的壹個重要問題。如東晉張湛作《列子註》 ,討論的核心即生死問題。他認為生死存亡都是相對的 ,“聚則成形 ,散則為終”<7> ,“夫盡於壹形者 ,皆隨代謝而遷革矣 ;故生者必終。”<7> 所以人應當懂得 :“夫萬物與化為體 ,體隨化而遷 ,化不暫停 ,物豈守故 ?”<7> 。另外 ,當時的玄學已與佛學合流 ,佛教的無常論也認為壹切都是變化無定、遷流不息的 ,都處在生起、變異、壞滅的過程中。這些思想使晉人容易對生死持有壹種比較通達的態度。不過 ,晉人雖普遍熱衷於玄學 ,但能在學理上深究的畢竟是少數 ,壹般士人的興趣往往並不在於探究玄理 ,而在於借“談”來表現壹種名士風度。這點與漢末清談有相似之處 ,只是談的內容有所不同。在玄風的熏染下 ,借挽歌來宣泄情懷 ,表現對死亡的超越 ,自然也是名士風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