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陶淵明的《五柳先生傳》描繪五柳先生安貧樂道的語句是“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潔,簞瓢屢空,晏如也。”文中與“不慕榮利”相呼應的評論性贊語是“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文中“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對我們讀書學習很有啟示.
3.韓愈《馬說》中流傳千古的名句是“千裏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文中描寫“千裏馬”終身遭遇的句子是“祗辱於奴隸人之乎,駢死於槽櫪之間!”寫出千裏馬被埋沒的根本原因的句子是“食馬者 不知其能千裏而食也;”寫庸者“不知馬”的具體表現的句子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人們常用“千裏馬”來比喻人才,用“伯樂”比喻發現人才的人。懷才不遇的人時常感嘆的兩句話是“千裏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4.宋濂在《送東陽馬生序》中寫自己在老師面前畢恭畢敬,不敢出言的句子是:“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壹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有關刻苦讀書的故事還有:“程門立雪、囊螢夜讀、鑿壁借光、懸梁刺股、孫康映雪、王冕僧寺夜讀”。
5、劉禹錫在《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中,表達詩人豁達的胸懷和奮發向上、努力進取的精神(或:喻含新事物不斷湧現的理趣,新事物必將取代舊事物)的詩句是:“沈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飽含詩人無限辛酸,流露出內心的憤懣不平的詩句是“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6.杜牧的《赤壁》壹詩蘊含機遇造人的哲理,隱含著詩人對自己生不逢時、懷才不遇的慨嘆之情的詩句是:“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7.《過零丁洋》中用比喻抒寫國破家亡悲哀的句子是:“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沈雨打萍”。 表明文天祥誓死報國的崇高的愛國情懷與堅貞的民族氣節(表明作者忠心不改,大義凜然、舍生取義)的名句是:“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8、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壹詞中表達作者曠達胸襟,表現作者感悟人生哲理的詞句是:“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從“隔千裏兮***明月”演化而來的,通過寫明月來表達對人生美好祝願,表達詞人對親人的懷念、祝願和慰藉的詞句是“但願人長久,千裏***嬋娟”。直接寫明月的句子是“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表達作者想逃避現實,又擔心恐懼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9.張養浩在《潼關懷古》中暗示潼關是兵家必爭之地的句子是“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裏潼關路。”用“聚”和“怒”寫出了潼關地勢的險要;“興,百姓苦;亡,百姓苦!”道出了詩的主旨,表達詩人憂民思想。
10.柳宗元在《小石潭記》中寫魚無憂無慮的樣子的句子有:“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遊者相樂。”反映作者心境感傷的句子是“淒神寒骨,悄愴幽邃。”
11.範仲淹在《嶽陽樓記》中描寫嶽陽樓大觀的句子是“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陽,氣象萬千”。寫遷客騷人以物悲的句子是:“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以物喜的句子是“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氣洋洋者矣。”文中動靜結合,描寫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浮光躍金,靜影沈璧;”敘述騰子京政績的句子是“政通人和,百廢俱興”,後被用來指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蓬勃發展。文中“進亦憂”“退亦憂”中的“進”與“退”分別指“居廟堂之高;處江湖之遠。表達作者曠達胸襟的句子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作為人民公仆要像範仲淹壹樣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遠大政治抱負。
12.歐陽修《醉翁亭記》中寫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名言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描繪山間早晚景色的句子是“日出而林霏開,雲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描寫四時變幻之景的句子是“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
13.袁宏道在《滿井遊記》中寫雪後初晴的水之景:“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鱗浪層層,清澈見底,晶晶然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之乍出於匣也”。山之景:“山巒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鮮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14.《飲酒》中表達陶淵明隱居生活的閑適、超凡脫俗(體現作者愛菊)的名句是:“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表明詩人決意擺脫塵世的幹擾,過閑適恬靜的生活的詩句是“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點晴之筆“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傳達出只能意會,不能言傳的人生感悟。
15.李白的《 行路難》中表達詩人終將沖出苦悶,堅信自己的理想抱負總有壹天會實現的情懷(或表明遠大的誌向和勇於勝利的信心)的詩句是“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行路難》中,表明詩人的政治出路全初權貴堵塞的(即欲行無路,心緒茫然)詩句是“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暗用典故的詩句是“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16.杜甫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用“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表達了憂國憂民,扶濟蒼生的偉大抱負。
17.邊塞詩人岑參在《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詠雪名句是“忽如壹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從視覺角度,色彩鮮明、紅白映襯的詩句是“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寫沙漠冰封、愁雲慘淡的景象的詩句是“瀚海闌幹百丈冰,愁雲慘淡萬裏凝。”詩人借“愁雲”來暗示對友人離別的擔憂。詩句“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與“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的寫法意境有同工之妙。
18.龔自珍的《己亥雜詩》被譽為關心國家的前途和命運,為後代甘於自我獻身的千古佳句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19.李商隱在《無題》中抒寫愛情忠貞,表達無私奉獻精神(人們贊美為人民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崇高品質時常常引用李商隱《無題》中)的句子是“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20.贈別詩在中國古代詩詞中占有相當的比率。不少詩句至今仍被人們廣為傳誦。王維在《送元二使安西》中通過““勸君更盡壹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來表達了真摯的惜別之情,成為寫離愁的名句。
21.李煜《相見歡》中抒了詩人的離愁的是:剪不斷,理還亂,別是壹般滋味在心頭。
22.劉楨的《贈從弟》詩中表現松柏的蒼勁,渲染谷風之凜烈的詩句:冰霜正慘淒,終歲常端正 。
23.王勃更是樂觀,他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用““海內存知已,天涯若比鄰”寄語遠方朋友,表明只要心心相印,哪怕距離遙遠,也會覺得近在咫尺。
24..《登出州臺歌》表達陳子昂懷才不遇,詩句是“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25..李白在《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雲》表達曠達胸襟的句子是“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 寫“愁”的名句是“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李煜在《相見歡》中用比喻寫“愁”的名句是“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壹般滋味在心頭”。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已亥雜詩》
26..《早春呈水帝張十八員外》中韓愈用“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寫出了春雨的珍貴,春草初出的情態。
27..王安石《登飛來峰》中的哲理名句“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與杜甫的“會當淩絕頂,壹覽眾山小”,與王之渙的“欲窮千裏目,更上壹層樓”有異曲同工之妙。
28.棄辛疾的《清平樂,村居》寫人間親情句子是“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