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李賀《長歌續短歌》詩詞賞析

李賀《長歌續短歌》詩詞賞析

  長歌續短歌

 唐代:李賀

 長歌破衣襟,短歌斷白發。

 秦王不可見,旦夕成內熱。

 渴飲壺中酒,饑拔隴頭粟。

 淒涼四月闌,千裏壹時綠。

 夜峰何離離,明月落石底。

 徘徊沿石尋,照出高峰外。

 不得與之遊,歌成鬢先改。

  譯文

 寫長歌把我的衣襟磨破,吟短詩使我的白發脫落。

 謁見秦王沒有機緣,日夜焦慮我心中煩熱。

 喝口壺中酒,聊以解渴,拔把壟頭谷,暫充饑餓。

 四月將盡,千裏大地壹片綠色,自己卻貧困潦倒,不由人感到淒涼難過。

 夜幕中峰巒起伏重疊,明亮的月光卻只向谷底照射。

 我來來回回沿著石崖尋覓,可它又在高峰之外不可捉摸。

 自己終不得與其***事,歌成而頭發早已變白。

  註釋

 長歌續短歌:題目從古樂府《長歌行》、《短歌行》化出。

 長歌二句:互文的修辭手法,長歌短歌,唱破衣襟,吟斷白發。

 秦王:指唐憲宗。憲宗當時在秦地,所以稱為秦王。

 旦夕:日日夜夜。內熱:內心急躁而熾熱。

 隴頭:田間地頭。此二句比喻詩人如饑似渴地思念唐憲宗。

 淒涼二句:因為困頓潦倒,看到初夏萬物茂盛,更加自感淒涼。

 離離:重疊、羅列的樣子。

 明月:比喻唐憲宗。這兩句的意思為:夜峰羅列,月光照耀在落石下,不及他處。比喻君恩被群小阻隔。

 裴回:即“徘徊”,仿徨不進貌。

 之:代詞,代指唐憲宗。

 鬢先改:鬢發已經變白。

  賞析

 開頭二句緊扣詩題,有愁苦萬分,悲歌不已的意思。“破”、“斷”二字,用得很奇特,但也都入情入理。古人有“長歌當哭”的話,長歌當哭,淚灑胸懷,久而久之,那衣襟自然會破爛。杜甫有“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春望》)的詩句,人到煩惱之至,無計可施的時候,常常會下意識地搔爬頭皮,白發越搔越稀。這首詩的“斷”可能就是由杜甫詩中的“短”生發出來的。

 三、四句寫進見“秦王”的願望不能實現,因而內心更加郁悶,像是烈火中燒,熾熱難熬。“秦王”當指唐憲宗。王琦說:“時天子居秦地,故以秦王為喻。”(《李長吉歌詩匯解》)李賀在世時,憲宗還能有所作為,曾采取削藩措施,重整朝政,史家有“中興”之譽。李賀對這樣的君主是寄托希望的。他在考進士受到排擠打擊之後,幻想他能像馬周受知於唐太宗那樣,直接去見皇帝,以實現他的政治理想。

 五、六句具體描述詩人苦悶的心情與清貧的生活,與開頭二句相照應、相補充。“渴飲壺中酒”,渴是“內熱”的表現,飲酒的目的在於平息內熱、消愁解悶;“饑拔隴頭粟”,為求見“秦王”不惜忍饑挨餓,靠從地裏拔粟充饑。

 七、八句寫景。“淒涼四月闌,千裏壹時綠”,初夏已盡,盛夏來臨,草木蔥翠,生氣勃勃,原是不會有淒涼之感的。然而“綠肥紅瘦”,萬花搖落,詩人又不禁為之唏噓感嘆。下面的“千裏”句,故意用歡樂的色調映襯淒苦的情懷,頗有“春物與愁客,遇時各有違”(孟郊《春愁》)的意味,這樣反復渲染,有壹唱三嘆之妙。詩人述懷從景物落筆,寄情於景,意味深長。

 後六句采用借喻、擬人等修辭手法,表面上寫景物,實際上寫人事。“夜峰何離離,明月落石底”。夜間的峰巒壹個挨壹個地排列著,黝黑而高,竟把那明朗的月亮遮得無影無蹤,讓詩人感到納悶。詩人沿著那崎嶇的石徑四處尋覓,忽而發現它在高峰之外。峰巒阻隔,高不可攀,心中異常痛苦,因而慷慨悲歌,鬢發也在不知不覺中變得更加蒼白,憂傷催人老。“夜峰”、“明月”等句喻意微婉。“明月”借喻唐憲宗,夜峰指代他身邊的卿相們,意思是憲宗為壹些大臣所包圍,閉目塞聰,就像月亮為峰巒所阻隔,雖有明光,卻不能下達。這些表明詩人深知當時朝廷的弊病,他想向憲宗陳述國事,以匡時救弊,然而“山”高“月”遠,投告無門,只有暗自憂傷而已。

 杜牧在《李長吉歌詩敘》中評李賀的詩說:“蓋《騷》之苗裔,理雖不及,辭或過之。《騷》有感怨刺懟,言及君臣理亂,時有以激發人意。乃賀所為,得無有是?”這首詩在立意和表現方法的運用上,都與《離騷》很相似。“夜峰何離離,明月落石底”,寄托遙深。詩人把自己的意誌和情緒融化在生動的比喻和深邃的意境中,含蓄雋永,優美動人,頗得《離騷》的神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