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清明節掛青是怎麽回事

清明節掛青是怎麽回事

掛青是清明節活動之壹,"有兒墳上掛白紙,無兒墳上屙狗屎。","有兒墳上飄白紙,無兒墳上草樹青"。壹座墳頭清明是否掛青,成了壹個家族是否後繼有人、興旺發達、父慈子孝的標誌。壹個墳頭上"掛青"越多,說明墓主家族人丁越旺。湘西南等地,用白紙剪成的紙串,掛在墳前,稱掛青,俗稱掛紙。也有稱"掛清"的,還有解釋為"掛(宗)親"的。

來歷:

插柳的風俗,也是為了紀念“教民稼穡”的農事祖師神農氏的。有的地方,人們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預報天氣,古 清明節諺有“柳條青,雨蒙蒙;柳條幹,晴了天”的說法。黃巢起義時規定,以“清明為期,戴柳為號”。起義失敗後,戴柳的習俗漸被淘汰,只有插柳盛行不衰。楊柳有強大的生命力,俗話說:“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柳條插土就活,插到哪裏,活到哪裏,年年插柳,處處成陰。

清明插柳戴柳還有壹種說法:原來中國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為三大鬼節,是百鬼出沒討索之時。人們為防止鬼的侵擾迫害,而插柳戴柳。柳在人們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受佛教的影響,人們認為柳可以卻鬼,而稱之為“鬼怖木”,觀世音以柳枝沾水濟度眾生。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裏說:“取柳枝著戶上,百鬼不入家。”清明既是鬼節,值此柳條發芽時節,人們自然紛紛插柳戴柳以辟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