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隴饌有熊臘,秦烹惟羊羹。? [宋]蘇軾《次韻子由除日見寄》。
譯文:陜西的菜饌裏有熊肉燒臘,秦中的烹飪只有羊肉做的羹湯。
2、煨羊肥嫩數京中,醬用清湯色煮紅,日午燒來焦且爛,喜無膻味膩喉嚨——[清]楊靜亭《都門雜詠》
譯文:濃湯煨的羊肉又肥又嫩在整個京城都數得上,醬汁用清湯把肉色煮紅了。中午開始燒到現在肉又焦又爛,更好的是吃起來還沒有膻味來膩人的喉嚨。
3、沙晴草軟羔羊肥,玉肪與酒還相宜。[宋]晁公溯《飲兵廚羔羊酒》。
譯文:沙灘晴朗草地柔軟羊羔正肥美,那像玉壹樣肥白的脂肪正與美酒相得益章。
4、寒羊肉如膏,江魚如切玉。 [宋]張耒 《冬日放言二十壹首》。
譯文:冬天的羊肉潔白如膏脂,鮮美的江魚就像切成塊的白玉。
5、棧余羊絕美,壓近酒微渾。 [宋]陸遊《道中累日不肉食至西縣市中得羊因小酌》。
譯文:客棧裏剩余的羊肉非常的美味,附近產的土酒微微有些渾濁。
擴展資料:
喜歡吃羊肉的皇帝
1、魏道武帝拓跋珪
拓跋跬打敗夏國後,擅長烹飪的毛修之被俘。後來他便找時機燉了壹碗羊肉湯給尚書崔浩吃。崔浩壹嘗,認為這是天下第壹美味,便把毛修之推薦給了拓跋燾。
拓跋燾吃了毛修之的佳肴後,也點頭稱贊,便命毛修之為太官令,成了皇帝的私人廚師。從此,毛修之平步青雲,仕途上壹帆風順,後又做尚書、光祿大夫,直到南郡公。
2、周宣帝宇文赟
宇文赟在吃飯時,吃了壹個羊肋,把肉吃完後,把骨頭送給了傅伏,並說道:“這骨頭,妳要好好保存。這可是我啃過的骨頭。”傅伏連忙把骨頭收藏起來,後與宇文邕***同進餐。
3、宋太祖趙匡胤
趙匡胤半夜突然起來,此時非常想吃羊肝,卻猶豫不決,不肯下令。左右仆人壹臉茫然,說道:“您有什麽事就吩咐吧,我們定會照辦!”隨後,趙匡胤的風趣回答:“我如果說了,每天必定有壹只羊被妳們殺死。”
4、元世祖忽必烈
涮羊肉的發明與忽必烈有關。忽必烈率軍遠征,嫌夥食太差,想吃清燉羊肉。廚子便宰殺羔羊,剔選羊肉準備做。可敵軍突然來襲,廚子情急之下把羊肉切成薄片,放在鍋裏混亂攪和壹下,就撈出來,放點配料,給忽必烈端去了。
忽必烈吃完就披掛上陣去了。沒過多久忽必烈凱旋而歸。回朝後,忽必烈不忘廚子的功勞,就讓廚子再做壹次,並說味太淡,該多些配料。文武大臣吃後,皆豎大拇指。忽必烈高興,給這道新菜賜名“涮羊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