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眼看到這首詩歌,就覺得好,便深深地記在心裏了。有些詩歌總能給人莫名的感動和溫暖,那種感覺就好比是妳身處異地,不辨方向,無路可走間突然收到了陌生人的壹份善意。
比如余秀華的詩句——
吹過我村莊的風吹過妳的城市,
流過我村莊的河流過妳的城市,
但是多麽幸運,
折斷過我的哀傷沒有折斷過妳
比如王蒙的詩句——
所有的日子,
所有的日子都來吧,
讓我們編織妳們,
用青春的金線和幸福的瓔珞,
編織妳們。
比如葉芝的詩句——
多少人愛妳青春歡暢的時辰,
愛慕妳的美麗,假意或真心,
只有壹個人愛妳那朝聖者的靈魂,
愛妳衰老了的臉上痛苦的皺紋;
比如雪萊的詩句——
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
比如卞之琳的詩句——
妳站在橋上看風景,
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妳。
明月裝飾了妳的窗子,
妳裝飾了別人的夢。
比如陳超老師的詩句——
日子細碎徒勞的沙粒多麽安靜 ,
向平庸彎腰,
妳因學會體諒而變得溫順。
說起詩歌,我就莫名的興奮,雖然總***也沒寫出幾句,但這並不影響我去愛啊。
好了,好吧,我們言歸正傳,還來說說我這節課前五分鐘。當屏幕上打出這兩句詩歌的時候,教室便開始竊竊私語,聲音不斷變大,最後還是熱鬧了起來。
從點名開始,慢慢舉手的,自己站起來的,呼啦啦說了壹通,表達了自己的理解:關於愛情,關於社會,關於人心,關於歷史,關於桃花,關於春天,關於女性……
看著學生們動了起來,我隨即打出了這首詩的背景結束了本次交流——這首詩歌是詩人張新泉創作於春天的壹次桃花詩會上。接著,同同學們“哦”的壹聲。好吧,那聲“哦”裏應該包含了頓悟,也包含了遺憾。不過,我的目的達到了——喚醒精氣神兒。當然,我也適時的加入了“知人論世”,引入了本節課的壹個點。
下課了,有學生跑過來問我道,“人心已亂開”的“亂”是否和“紅杏枝頭春意鬧”的“鬧”異曲同工呢?哦!是呀,異曲同工!這家夥兒也是顆美麗的花骨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