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杜甫 絕句漫興·眼見客愁愁不醒

杜甫 絕句漫興·眼見客愁愁不醒

《絕句漫興眼見客愁愁不醒》

原文:

眼見客愁愁不醒,

無賴春色到江亭。

即遣花開深造次,

便覺鶯語太丁寧。

註釋:

1、無賴:本指放刁、撤潑,這裏引申為調皮、撩撥人的意思,這兩句大意是;眼看著我沈浸在客居愁思之中不能自拔,而無賴春色卻故意來到江亭,撩逗人的愁緒。

賞析:

這組絕句寫在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即代宗上元二年(761)。題作漫興,有興之所到隨手寫出之意。不求寫盡,不求寫全,也不是同壹時成之。從九首詩的內容看,當為由春至夏相率寫出,亦有次第可尋。

杜甫草堂周圍的景色很秀麗,他在那兒的生活也比較安定。然而飽嘗亂離之苦的詩人並沒有忘記國難未除,故園難歸;盡管眼前繁花簇簇,家國的愁思還時時縈繞在心頭。《杜臆》中雲:客愁二字乃九首之綱,這第壹首正是圍繞客愁來寫詩人惱春的心緒。眼見客愁愁不醒,概括地說明眼下詩人正沈浸在客居愁思之中而不能自拔。不醒二字,刻畫出這種沈醉迷惘的心理狀態。然而春色卻不曉人情,莽莽撞僮地闖進了詩人的眼簾。春光本來是令人愜意的,桃花壹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但是在被客愁纏繞的詩人心目中,這突然來到江亭的春色卻多麽擾人心緒!妳看它就在詩人的眼前匆急地催遣花開,又令鶯啼頻頻,似乎故意來作弄家國愁思綿綿中的他鄉遊子。此時此地,如此的心緒,這般的花開鶯啼,司春的女神真是深造次,她的殷勤未免過於輕率了。

杜甫善於用反襯的手法,在情與景的對立之中,深化他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加強詩的藝術效果。這首詩裏惱春煩春的情景,就與《春望》中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的意境相仿佛。只不過壹在亂中,愁思激切;壹在暫安,客居惆悵。雖然抒發的感情有程度上的不同,但都是用樂景寫哀(王夫之《姜齋詩話》)則哀感倍生的寫法。所以詩中望江亭春色則頓覺其無賴,見花開春風則深感其造次,聞鶯啼嫩柳則嫌其過於丁寧,這就加倍寫出了詩人的煩惱憂愁。這種藝術表現手法,很符合生活中的實際。仇兆鰲評此詩說:人當適意時,春光亦若有情;人當失意時,春色亦成無賴。(《杜詩詳註》卷九)正是詩人充分描繪出當時的真情實感,因而能深深打動讀者的心,引起***鳴。

杜甫 絕句漫興·熟知茅齋絕低小

《絕句漫興熟知茅齋絕低小》

作者:杜甫

原文:

熟知茅齋絕低小,

江上燕子故來頻。

銜泥點汙琴書內,

更接飛蟲打著人。

翻譯:

江上的燕子都明白我的茅屋過於低小,

因此常常飛到這裏築巢。

燕子銜來築巢的泥弄臟了我的琴和書,

它們還不停地追逐飛蟲碰著了人。

賞析:

這首詩寫頻頻飛入草堂書齋裏的燕子擾人的情景。首句說茅齋的極度低矮狹窄,熟知,乃就燕子言。連江上的燕子都非常熟悉這茅齋的低小,大概是更宜於築巢吧!所以第二句接著說故來頻。燕子頻頻而來,自然要引起主人的煩惱。三、四兩句就細致地描寫了燕子在層內的活動:築巢銜泥點汙了琴書不算,還要追捕飛蟲甚至碰著了人。詩人以明白如話的口語,作了細膩生動的刻畫,給人以親切逼真的實感;而且透過實感,使人聯想到這低小的茅齋,由於江燕的頻頻進擾,使主人也難以容身了。從而寫出了草堂困居,詩人心境諸多煩擾的情態。明代王嗣《杜臆》就此詩雲:遠客孤居,壹時遭遇,多有不可人意者。這種不可人意,還是由客愁生發,借燕子引出禽鳥亦若欺人的感慨。

王夫之在《姜齋詩話》中說:情景名為二,而實不可離。神於詩者,妙合無垠。巧者則有情中景,景中情。杜甫這首詩也是善於景中含情的壹例。全詩俱從茅齋江燕著筆,三、四兩句更是描寫燕子動作的景語,就在這點汙琴書、打著人的精細描寫中,包蘊著遠客孤居的諸多煩擾和心緒不寧的神情,體物緣情,神物妙合。不可人意的心情,詩句中雖不著壹字,卻全都在景物描繪中表現出來了。全詩富有韻味,耐人咀嚼。

這首詩景中含情。詩人從燕子落筆,細膩逼真地描寫了它們頻頻飛入草堂書齋,點汙琴書、打著人等活動。這些描寫既凸現了燕子的可愛之態,又生動傳神地表現出燕子對草堂書齋的喜愛,以及對詩人的親昵。全詩洋溢著濃厚的生活氣息,給人自然、親切之感,同時也透露出詩人在草堂安定生活的喜悅和悠閑之情。

這首詩的主旨也可以理解為詩人通過對燕子頻頻飛入草堂書齋擾人情景的生動描寫,借燕子引出禽鳥也好像欺負人的感慨,表現出詩人遠客孤居的諸多煩惱和心緒不寧的神情。

杜甫 絕句漫興·糝徑楊花鋪白氈

《絕句漫興糝徑楊花鋪白氈》

作者:杜甫

原文:

糝徑楊花鋪白氈,

點溪荷葉疊青錢。

筍根稚子無人見,

沙上鳧雛傍母眠。

翻譯:

飄落在小路上的楊花碎片,就像鋪開的白氈子,

點綴在溪上的嫩荷,像青銅錢似的壹個疊著壹個。

竹林裏筍根旁才破土而出的嫩筍,還沒有人註重它們,

剛剛孵出的小水鴨子,在沙灘上依偎著母鴨甜甜地睡著。

賞析:

這壹首《漫興》是寫初夏的景色。前兩句寫景,後兩句景中狀物,而景物相間相融,各得其妙。

詩中展現了壹幅美麗的初夏風景圖:漫天飛舞的楊花撒落在小徑上,好像鋪上了壹層白氈;而溪水中片片青綠的荷葉點染其間,又好像層疊在水面上的圓圓青錢。詩人掉轉目光,忽然發現:那壹只只幼雉隱伏在竹叢筍根旁邊,真不易為人所見。那岸邊沙灘上,小鳧雛們親昵地偎依在母鳧身邊安然入睡。首句中的糝徑,是形容楊花紛散落於路面,詞語精煉而富有形象感。第二句中的點、疊二詞,把荷葉在溪水中的狀態寫得十分生動傳神,使全句活了起來。後兩句浦起龍在《讀杜心解》中說它微寓蕭寂憐兒之感,我們從全詩看,微寓蕭寂或許有之,憐兒之感,則未免過於深求。

這四句詩,壹句壹景,字面看似乎是各自獨立的,壹句詩壹幅畫面;而聯系在壹起,就構成了初夏郊野的自然景觀。細致的觀察描繪,透露出作者漫步林溪間時對初夏美妙自然景物的留連欣賞的心情,閑靜之中,微寓客居異地的蕭寂之感。這四句如截取七律中間二聯,雙雙皆對,又能針腳細密,前後照應。起兩句明寫楊花、青荷,已寓林間溪邊之意,後兩句則摹寫雉子、鳧雛,但也俱在林中沙上。前後關照,互相映襯,於散漫中渾成壹體。這首詩刻畫細膩逼真,語言通俗生動,意境清新雋永,而又充滿深摯淳厚的生活情趣。

漫興

杜甫 漫興

江月去人只數尺,風燈照夜欲三更。

沙頭宿鷺聯拳靜,船尾跳魚撥剌鳴。

賞析

這首詩是杜甫流寓巴蜀時期寫的,詩寫夜泊之景。寫壹個月夜,詩人不從天上月寫起,卻寫水中月影(江月),壹開始就抓住江上夜景的特色。去人只數尺是說月影靠船秀近,江清月近人,它同時寫出江水之清明。江中月影近人,畫出了江天壹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的江間月夜美景,境界是寧靜安謐的。第二句寫舟中檣竿上掛著照夜的燈,在月下燈光顯得沖淡而柔和。桅燈當有紙罩避風,故曰風燈。其時江間並沒有風,否則江水不會那樣寧靜,月影也不會那樣清晰可接了。壹二句似乎都是寫景,但讀者能夠真切感到壹個未眠人的存在(第壹句已點出人字),這就是詩人自己。從江月寫到風燈,從舟外寫到舟內,由遠及近。然後再寫到江岸,又是由近移遠。由於月照沙岸如雪,沙頭景物隱略可辨,夜宿的白鷺屈曲著身子,三五成群團聚在沙灘上,它們睡得那樣安恬,與環境極為和諧;同時又表現出寧靜的景物中有生命的呼吸。這和平境界的可愛,惟有飽經喪亂的不眠人才能充分體會。詩句中洋溢著詩人對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對於自然界小生命的熱愛,這與詩人憂國憂民的精神是壹脈相通的。詩人對著沙頭宿鷺,不禁衷心贊美夜的靜美。

由於他與自然萬類息息相通,這靜與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王維)的寂靜幽獨該有多少不同。忽然船尾傳來撥剌的聲響,使凝神睇視著的詩人猛地驚醒,他轉向船尾,那裏波光粼粼,顯然剛剛有壹條大魚從那兒躍出水面。詩的前三句著力刻畫都在壹個靜字,末句卻寫動、寫聲,似乎破了靜謐之境,然而給讀者的實際感受恰好相反,以動破靜,愈見其靜;以聲破靜,愈見其靜。這是陪襯的手法,適當把對立因素滲入統壹的基調,可以強化總的基調。這是詩、畫、音樂都常采用的手法。詩的末兩句分寫魚、鳥,壹動壹靜,相反相成,抓住了江上月夜最有特點同時又最富於詩意的情景,寫得逼真、親切而又傳神,可見詩人體物之工。

此詩乍看上去,四句分寫月、燈、鳥、魚,各成壹景,不相聯屬,確是壹句壹絕。然而,詩人通過遠近推移、動靜相成的手法,使舟內舟外、江間陸上、物與物、情與景之間相互關聯,渾融壹體,讀之如身歷其境,由境會意。因而決不是什麽斷錦裂繒(胡應麟)。老去詩篇渾漫與,從詩題漫成可知是詩人壹時得心應手之作,這種工致而天然的境界不是徒事雕章琢句者能達到的。

古詩絕句就是這樣經典,凝練,內心頓生無限的情懷。希望看到更多的的絕句和古詩嗎,請欣賞 古詩絕句漫興杜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