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鴻對去雁,宿鳥對鳴蟲”的意思是:如果詩句中有來鴻,那麽與之相對的就是去雁,如果是有宿鳥,與之相對的就是鳴蟲。
此句出自清代車萬育的《聲律啟蒙》,完整句子為:雲對雨, 雪對風, 晚照對晴空, 來鴻對去燕, 宿鳥對鳴蟲。?
譯文:
詩句如果有“雲”的話,下壹句就使用“雨”與“雲”對仗,以此類推,雪對風, 晚照對晴空, 來鴻對去燕, 宿鳥對鳴蟲。
擴展資料:
從單字到多字的層層屬對,讀起來,如唱歌般。較之其它全用三言、四言句式更見韻味。這類讀物,在啟蒙讀物中獨具壹格,經久不衰。明清以來,如《訓蒙駢句》、《笠翁對韻》等書,都是采用這種方式編寫,並得以廣泛流傳。
詩詞和對聯是中國古代重要的文學形式,兩千多年來壹直薪火相傳,至今仍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在古代,自私塾的幼童起,就開始這種文學修養的訓練,對聲調、音律、格律等都有嚴格的要求。
因此,壹些聲律方面的著作也應運而生,而其中清朝康熙年間車萬育所作的《聲律啟蒙》,則是其中較有代表性的壹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