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影亭亭不自容,淡香杳杳欲誰通?
不堪翠減紅銷際,更在江清月冷中。
擬欲青房全晚節,豈知白露已秋風。
盛衰老眼依然在,莫放扁舟酒易空。
劉因(1249~1293) 元代著名理學家、詩人。字夢吉,號靜修。
枯瘦的身影稀疏立於荷塘中,淡淡幽香縹緲,有誰能聞到?已是綠葉枯黃紅花慘敗之際,又身處淒清江水和冰冷的月光中。原想在茅草房中保全晚節,誰知道已是秋風勁吹的白露時節。依舊能夠將江山盛衰看在蒼老的眼中,還是不要沈醉在孤獨的扁舟中。
朦朧曉色中, 看到將落未落的白蓮。 淩波獨立,露冷香消, 似乎含有壹種幽恨,故雲無情有恨。
詩詠秋蓮,若即若離地從空際著筆,寫出了花的淡雅清幽的意態之美,同時也流露出作者亂世隱居的孤寂的情懷。
2. 模仿文言文愛梅說喜歡荷,喜歡她的淡淡清香,喜歡它的淡淡粉紅,喜歡她的亭亭玉立,喜歡它的濯清蓮而不妖,喜歡它的柔情似水……
眼裏,除了憐愛還是憐愛。就像雨巷裏的那位帶著丁香般幽怨的少女,在夢裏,揮也不去散也不去。除了她的身影還是它的身影,除了她的俏麗還是她的俏麗。牡丹?玫瑰?百合?菊花?面對這些後宮佳麗,我卻像壹位挑剔的美食家,壹位追求完美的藝術家,總覺得
它們少了點什麽,不能給我完全喜悅的感覺。也許這正是偏愛蓮的原因吧!
情人眼裏出西施。蓮,讓我覺得它就是花中之王,無人可比。朋友說我過於喜愛它,忽略了其它花的美麗,也許是吧!暮春三月,白花爭努,牡丹芍藥,妍麗嫵媚,使人為只震驚;夏季炎炎,紫羅蘭、玉蘭散發淡淡幽香,祛除夏意,讓人心曠神怡;秋高氣爽,菊獨傲枝頭,正直傲潔油然而生;隆隆寒冬,梅獨自爭妍,不畏嚴寒,吐放清香,贊美之詞不可勝數。但是,我仍固執地認為蓮才是完美。
對蓮的喜愛,使我成為百花不公正的裁判。在生活中,對事物的是非曲直,我們仍是不公正的裁判嗎?
夜深了,我靜靜地躺在床上,被這個問題煩擾著。回憶的匣子被偷偷地打開,往事如水流過,重現眼前。
因對個別的崇拜,我成為他的守護者,旁人稍有異議,便拳腳相加,小夥伴們對之敬畏,便緘口不語,使我內心稍稍喜悅;因和親密夥伴要好,便不理事情對錯,不分青紅皂白,硬著臉皮要站在朋友壹邊;因對個人稍有偏見,壹出現可疑之處,聚焦點便投向他;因為自己的喜好盲目順從,人雲亦雲,都不知道在幹些什麽。
猛然發現,曾經,自己是如此沒有主見。成了失根的蘭花,追逐的浮萍,飛舞的秋蓮因風四散的蒲公英,我又當了生活不公正的裁判。
世界甚大,要認清每壹事物,更應拋開我的個人感情,透過現象看本質,讓我們的生活更有主見,更能感覺自己的存在。就像壹棵巨松,紮根在山崖之間,不隨山水、颶風而改變自己的位置;就像壹棵獨自開在山谷裏的野百合,不管有沒有人路過,仍開得那麽鮮艷那麽快樂。
3. 求優美的詩詞,文言文001、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鳳棲梧》002、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佚名《詩經邶風擊鼓》003、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秦觀《鵲橋仙》004、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
-李白《三五七言》005、有美人兮,見之不忘,壹日不見兮,思之如狂。 -佚名《鳳求凰琴歌》006、這次我離開妳,是風,是雨,是夜晚;妳笑了笑,我擺壹擺手,壹條寂寞的路便展向兩頭了。
-鄭愁予《賦別》007、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 -李白《三五七言》008、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元稹《離思五首其四》009、君若揚路塵,妾若濁水泥,浮沈各異勢,會合何時諧? -曹植《明月上高樓》010、淒涼別後兩應同,最是不勝清怨月明中。 -納蘭性德《虞美人》011、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張籍《節婦吟》012、如何讓妳遇見我,在我最美麗的時刻。為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他讓我們結壹段塵緣。
-席慕蓉《壹棵開花的樹》013、嗟余只影系人間,如何同生不同死? -陳衡恪《題春綺遺像》014、相思樹底說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 -梁啟超《臺灣竹枝詞》015、自君之出矣,明鏡暗不治。
思君如流水,何有窮已時。 -徐幹《室思》016、相見爭如不見,有情何似無情。
-司馬光《西江月》017、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龔自珍《己亥雜詩》018、天不老,情難絕。
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 -張先《千秋歲》019、似此星辰非昨夜,為誰風露立中宵。
-黃景仁《綺懷詩二首其壹》020、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 -李商隱《無題六首其三》021、深知身在情長在,悵望江頭江水聲。
-李商隱《暮秋獨遊曲江》022、人到情多情轉薄,而今真個不多情。 -納蘭性德《攤破浣溪沙》023、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李商隱《錦瑟》024、相思 *** 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長。 -張仲素《燕子樓》025、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元好問《摸魚兒二首其壹》026、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壹點通。 -李商隱《無題》027、獸爐沈水煙,翠沼殘花片,壹行行寫入相思傳。
-張可久《塞鴻秋》028、平生不會相思,才會相思,便害相思。 -徐再思《折桂令》029、壹寸相思千萬緒,人間沒個安排處。
-李冠《蝶戀花》030、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裏孤墳,無處話淒涼。 -蘇軾《江城子》031、今夕何夕,見此良人。
-佚名《詩經唐風綢繆》032、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白居易《長恨歌》033、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白居易《長恨歌》034、重疊淚痕緘錦字,人生只有情難死。 -文廷式《蝶戀花》035、壹個是閬苑仙葩,壹個是美玉無瑕。
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話? -曹雪芹《枉凝眉》036、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 -李商隱《無題》037、他生莫作有情癡,人間無地著相思。
-況周頤《減字浣溪沙》038、尊前擬把歸期說,未語春容先慘咽。 -歐陽修《玉樓春》039、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窈宨淑女,君子好逑。 -佚名《詩經周南關雎》040、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
-歐陽修《玉樓春》041、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柳永《雨霖鈴》042、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李之儀《蔔算子》043、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晏幾道《臨江仙二首其二》044、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裏人。 -陳陶《隴西行》045、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
-辛棄疾《摸魚兒》046、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壹葉葉,壹聲聲,空階滴到明。
-溫庭筠《更漏子三首其三》047、結發為夫妻,恩愛兩不疑。 -蘇武《結發為夫妻》048、尋好夢,夢難成。
況誰知我此時情。枕前淚***簾前雨,隔個窗兒滴到明。
-聶勝瓊《鷓鴣天》049、壹場寂寞憑誰訴。算前言,總輕負。
-柳永《晝夜樂》050、天長路遠魂飛苦,夢魂不到關山難,長相思,摧心肝。 -《李白長相思二首其壹》051、不要因為也許會改變,就不肯說那句美麗的誓言,不要因為也許會分離,就不敢求壹次傾心的相遇。
-席慕蓉《印記》052、願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潔。 -範成大《車遙遙篇》053、魚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間別離苦。
-戴叔倫《相思曲》054、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柳永《雨霖鈴》055、誠知此恨人人有,貧*夫妻百事哀。
-元稹《遣悲懷三首其二》056、換我心,為妳心,始知相憶深。 -顧敻《訴衷情》057、憶君心似西江水,日夜東流無歇時。
-魚玄機《江陵愁望有寄》058、春心莫***花爭發,壹寸相思壹寸灰。 -李商隱《無題六首其六》059、相思似海深,舊事如天遠。
-樂婉《蔔算子》060、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覺海非深。 -白居易《浪淘沙》062、忍把千金酬壹笑?畢竟相思,不似相逢好。
-邵瑞彭《蝶戀花》063、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 -晏殊《玉樓春》064、都道是金玉良緣,俺只念木石前盟。
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曹雪芹《終身誤》065、人如風後入江雲,情似雨餘黏地絮。
-周邦彥。
4. 表達景色優美的詩詞或文言文有哪些1. 《絕句》 唐 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壹行白鷺上青天 。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裏船。
2. 《野望》唐 王績
東臯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
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3. 《與朱元思書》南北朝 吳均
風煙俱凈,天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壹百許裏,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水皆縹碧,千丈見底。遊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4. 《嶽陽樓記》宋 範仲淹
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嶽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壹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嶽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於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若夫淫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曜,山嶽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壹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遊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壹空,皓月千裏,浮光躍金,靜影沈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時六年九月十五日。
5. 《桃花源記》晉 陶淵明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壹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壹壹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雲:“不足為外人道也。”
5. 曲子生查子這個文言文出自哪生查子,讀作(shēng zhā zǐ),原唐教坊曲,後用為詞調。
因朱淑真詞有“遙望楚雲深”句,亦稱“楚雲深”。因韓淲詞有“山意入春晴,都是梅和柳”句,故又名《梅和柳》,又因同壹詞中有“晴色入青山”句,故又名《晴色入青山》。
又名《相和柳》、《梅溪渡》、《陌上郎》、《遇仙楂》、《愁風月》、《綠羅裙》等。調見《尊前集》。
仄韻,雙調四十字,前後段各四句,兩仄韻。《詞譜》引《尊前集》入“雙調”。
《欽定詞譜》(禦定詞譜)中收錄的“生查子”編輯(欽定詞譜,陳廷敬、王奕清等編寫,康熙五十四年禦定,乾隆四十六年紀昀等校。)生查子唐教坊曲名。
《尊前集》註“雙調”。元高拭詞註“南呂宮”。
朱希真詞有“遙望楚雲深”句,名《楚雲深》。韓淲詞有“山意入春晴,都是梅和柳”句,名《梅和柳》。
又有《晴色入青山》句,名《晴色入青山》。生查子雙調四十字,前後段各四句、兩仄韻韓偓侍女動妝奩 故故驚人睡 那知本未眠 背面偷垂淚 中中中中中句中仄平平仄韻中中仄中平句中仄平平仄韻懶卸鳳頭釵 羞入鴛鴦被 時復見殘燈 和煙墜金穗 中中中中平句中仄平平仄韻中仄仄平平句中中中平仄韻此調以此詞為正體。
若劉詞之多押壹韻,孫詞之添字,牛詞、張詞之攤破句法,皆變格也。但五言八句,每句第二字,例用仄聲。
如魏承班詞“煙雨晚晴天,零落花無語。難話此時心,梁燕雙來去。
琴韻對薰風,有恨和情撫。腸斷斷弦頻,淚滴黃金縷。”
宋詞照此填者甚多。間有前後段第二字用平聲者,如歐陽修詞“含羞整翠鬟,得意頻相顧。
雁柱十三弦,壹壹春鶯語。嬌羞容易飛,夢斷知何處。
深院鎖黃昏,陣陣芭蕉雨。”晏幾道、呂渭老、向子諲、吳文英集中,亦有此體。
因此調創自韓渥,故以韓詞作譜。 譜內可平可仄悉參後詞。
若前段起句第五字可仄,則照牛希濟詞“終日擘桃穰”, “穰”字仄聲也。又壹體雙調四十字,前段四句兩仄韻,後段四句三仄韻劉侍讀深秋更漏長 滴盡銀臺燭 獨步出幽閨 月晃波澄綠 平平平仄平句仄仄平平仄韻仄仄仄平平句仄仄平平仄韻芰荷風乍觸 壹對鴛鴦宿 虛掉玉釵驚 驚起還相續 仄平平仄仄韻仄仄平平仄韻平仄仄平平句平仄平平仄韻此詞後段第壹句用韻,見《尊前集》。
唐詞僅有此體。又壹體雙調四十壹字,前段四句兩仄韻,後段五句三仄韻牛希濟春山煙欲收 天淡星稀少 殘月臉邊明 別淚臨清曉平平平仄平句平仄平平仄韻平仄仄平平句仄仄平平仄韻語已多 情未了 回首猶重道 記得綠羅裙 處處憐芳草 仄中平句平中仄韻平仄平平仄韻仄仄仄平平句仄仄平平仄韻此詞換頭作三字兩句、用韻。
按孫光憲詞,《花間集》二首、《尊前集》四首皆然。坊本或作“語多情更深”,或作“語了情未了”,刪作五字句者誤。
孫詞別首換頭句“繡工夫、牽心緒”,“工”字、“心”字俱平聲。又壹體雙調四十二字,前後段各四句、兩仄韻孫光憲暖日策花驄 亸鞚垂楊陌 芳草惹煙青 落絮隨風白 仄仄仄平平句仄仄平平仄韻平仄仄平平句仄仄平平仄韻誰家繡轂動香塵 隱映神仙客 狂煞玉鞭郎 咫尺音容隔 平平仄仄仄平平句仄仄平平仄韻平仄仄平平句仄仄平平仄韻此詞換頭句作七字異。
按《尊前集》魏承班詞後段第壹句“花紅柳綠間晴空”、《青箱雜記》陳亞詞後段第壹句“分明記得約當歸”俱七字,其體正與此同。又壹體雙調四十二字,前後段各五句、三仄韻張泌相見稀 喜相見 相見還相遠 檀畫荔枝紅 金蔓蜻蜓軟 平仄平句仄平仄韻平仄平平仄韻平仄仄平平句平仄平平仄韻魚雁疏 芳信斷 花落庭陰晚 可惜玉肌膚 消瘦成慵懶 平仄平句平仄仄韻平仄平平仄韻仄仄仄平平句平仄平平仄韻此詞前後段起句作三字兩句,又各用韻,蓋詞家有攤破句法之例。
如此詞句本五字,添壹字,即被破作三字兩句,或句本七字,添二字,即破作四字壹句、五字壹句,即此可以類推。[1] 詞牌格律編輯格律壹格律對照例詞:宋晏幾道《生查子·墜雨已辭雲》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仄(韻)。
墜雨已辭雲,流水難歸浦。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仄(韻)。
遺恨幾時休?心抵秋蓮苦!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仄(韻)。忍淚不能歌,試托哀弦語。
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仄(韻)。弦語願相逢,知有相逢否?格律二格律對照例詞:宋歐陽修(壹作朱淑真)《生查子·去年元夜時》中平中仄平,中仄平平仄(韻)。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仄(韻)。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中平中仄平,中仄平平仄(韻)。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仄(韻)。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格律三格律對照例詞:唐韓偓《生查子·侍女動妝奩》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韻)。
侍女動妝奩,故故驚人睡。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韻)。
那知本未眠,背面偷垂淚。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韻)。
懶卸鳳凰釵,羞入鴛鴦被。平仄仄平平,平平仄平仄(韻)。
時復見殘燈,和煙墜金穗。(說明:詞牌格律與例詞交錯排列。
格律使用宋體字排印,例詞使用斜體字排印。詞牌符號含義如下:平:填平聲字;仄:填仄聲字(上、去或入聲);中:可平可仄。
逗號“,”和句號“。”:表示句;頓號“、”:表示逗。
下劃線:領格。
6. 有誰知道關於蓮的詩句或古文前面的簡單的,後面比較復雜,自己看吧! 江南 江南可采蓮, 蓮葉何田田。
魚戲蓮葉間, 魚戲蓮葉東, 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采蓮曲王昌齡 荷葉羅裙壹色裁, 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 聞歌始覺有人來。 曉出凈慈送林子方 楊萬裏 畢竟西湖六月中, 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 壹剪梅北宋. 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
壹種相思,兩處閑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荷花 清. 石濤 荷葉五寸荷花嬌,貼波不礙畫船搖; 相到薰風四五月,也能遮卻美人腰。 《愛蓮說》宋·周敦頤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繁。
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青陽渡~晉·樂府 青荷蓋綠水,芙蓉披紅鮮。
下有並根藕,上有並頭蓮。 ◇詠芙饑礌觀啡攥獨矽掃亥激蓉~南朝·梁·沈約 微風搖紫葉,輕露拂朱房。
中池所以綠,待我泛紅光。 ◇采蓮~南朝·梁·吳均 錦帶雜花鈿,羅衣垂綠川。
問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蓮。遼西三千裏,欲寄無因緣。
願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鮮。 ◇詠荷詩~江洪 澤陂有微草,能花復能實。
碧葉喜翻風,紅英宜照日。移居玉池上,托根庶非失。
如何霜露交,應與飛蓬匹。 ◇詠同心芙蓉~隋·杜公瞻 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
壹莖孤引綠,雙影***分紅。色奪歌人臉,香亂舞衣風。
名蓮自可念,況復兩心同。 ◇采蓮曲~隋·殷英童 蕩舟無數伴,解纜自相催。
汗粉無庸拭,風裙隨意開。棹移浮荇亂,船進倚荷來。
藕絲牽作縷,蓮葉捧成杯。 ◇古風(其二十六)~唐·李白 碧荷生幽泉,朝日艷且鮮。
秋花冒綠水,密葉羅青煙。秀色粉絕世,馨香誰為傳?坐看飛霜滿,雕此紅芳年。
結根未得所,願托華池邊。 ◇采蓮曲~南朝梁·劉孝威 金槳木蘭船,戲采江南蓮。
蓮香隔浦渡,荷葉滿江鮮。房垂易入手,柄曲自臨盤。
露花時濕釧,風莖乍拂鈿。 ◇折荷有贈~唐·李白 涉江玩秋水,愛此紅蕖鮮。
攀荷弄其珠,蕩漾不成圓。佳人彩雲裏,欲贈隔遠天。
相思無因見,悵望涼風前。 ◇荷花~李商隱 都無色可並,不奈此香何。
瑤席乘涼設,金羈落晚過。回衾燈照綺,渡襪水沾羅。
預想前秋別,離居夢棹歌。 ◇蓮花~溫庭筠 綠塘搖灩接星津,軋軋蘭橈入白蘋。
應為洛神波上襪,至今蓮蕊有香塵。 ◇晚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楊萬裏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錢氏池上芙蓉~文征明 九月江南花事休,芙蓉宛轉在中洲。
美人笑隔盈盈水,落日還生渺渺愁。 露洗玉盤金殿冷,風吹羅帶錦城秋。
相看未用傷遲暮,別有池塘壹種幽。 ◇壹剪梅~北宋·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 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
壹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蘇幕遮~北宋·周邦彥 燎沈香,消溽暑。鳥鳥雀呼睛,侵曉窺檐語。
葉上初陽幹宿雨,水面清圓,壹壹風荷舉。 故鄉遙,何日去?家住吳門,久作長安旅。
五月漁郎相憶否?小楫輕舟,夢入芙蓉浦。 ◇蓮塘~明·黃瓊 蒼茫漠漠董家潭,綠樹陰陰向水灣。
十裏錦香看不斷,西風明月棹歌還。 ◇采蓮曲~李亞如 藕田成片傍湖邊,隱約花紅點點連。
三五小船撐將去, 歌聲嘹亮賦采蓮。 ◇芙蓉~清·鄭板橋 最憐紅粉幾條痕,水外橋邊小竹門。
照影自驚還自惜,西施原住苧蘿村。 ◇藕鄉隨思~現代·暇文 曉別安宜古鎮頭,藕鄉水泗蕩輕舟;岸柳染綠清溪水,荷香沁沏金色秋。
異鄉落泊傷窮亂,故裏重歸喜景稠;政通人和富由起,芙蓉仙子欣來遊。 ◇夏日南亭懷辛大~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
散發乘夕涼,開軒臥閑敞。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
◇無題·其二~李商隱 颯颯東風細雨來,芙蓉塘外有輕雷。金蟾嚙鎖燒香入,玉虎牽絲汲井回。
賈氏窺簾韓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春心莫***花爭發,壹寸相思壹寸灰。
◇夏日懷友~徐璣 流水階除靜,孤眠得自由。月生林欲曉,雨過夜如秋。
遠憶荷花浦,誰吟杜若洲?良宵恐無夢,有夢即俱遊。 ◇浣溪沙·薛昭蘊 傾國傾城恨有餘,幾多紅淚泣姑蘇,倚風凝睇雪肌膚。
吳主山河空落日,越王宮殿半平蕪,藕花菱蔓滿重湖。 ◇南鄉子·李珣 乘彩舫,過蓮塘,棹歌驚起睡鴛鴦。
遊女帶香偎伴笑,爭窈窕,兢折團荷遮晚照。 ◇浣溪沙·李璟 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碧波間。
還與韶光***憔悴,不堪看。 細雨夢回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
多少淚珠無限恨,倚欄桿。 ◇思帝鄉·孫光憲 如何? 遺情情更多!永日水精簾下斂羞蛾。
六幅羅裙地,微行曳碧波。看盡滿地疏雨打團荷。
◇憶余杭·潘閬 長憶孤山,山在湖心如黛簇,僧房四面向湖開,清棹去還來。 芰荷香噴連雲閣,閣上清聲檐下鐸。
別來塵土汙人衣,空役夢魂飛。 ◇采桑子·歐陽修 荷花開後西湖好,載酒來時,不用旌旗,前後紅幢綠蓋隨。
畫船撐入花深處,香泛金卮,煙雨微微,壹片笙。
7. 大家誰能幫我找壹篇古文《歸園田居》陶淵明·雜詩十二首 其壹 人生無根蒂,飄如陌上塵。
分散逐風轉,此已非常身。 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得歡當作樂,鬥酒聚比鄰。
盛年不重來,壹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註釋 1蒂dì,原指花果與枝莖相連部分,此指事物的本源。 其二 白日淪西阿,素月出東嶺。
遙遙萬裏輝,蕩蕩空中景。 風來入房戶,夜中枕席冷。
氣變悟時易,不眠知夕永。 欲言無予和,揮杯勸孤影。
日月擲人去,有誌不獲騁。 念此懷悲淒,終曉不能靜。
其三 榮華難久居,盛衰不可量。昔為三春蕖,今作秋蓮房。
嚴霜結野草,枯悴未遽央。日月還復周,我去不再陽。
眷眷往昔時,憶此斷人腸。 其四 丈夫誌四海,我願不知老。
親戚***壹處,子孫還相保。 觴弦肆朝日,樽中酒不燥。
緩帶盡歡娛,起晚眠常早。 孰若當世時,冰炭滿懷抱。
百年歸丘壟,用此空名道! 其五 憶我少壯時,無樂自欣豫。猛誌逸四海,騫翮思遠翥。
荏苒歲月頹,此心稍已去。值歡無復娛,每每多憂慮。
氣力漸衰損,轉覺日不如。壑舟無須臾,引我不得住。
前塗當幾許,未知止泊處。古人惜寸陰,念此使人懼。
其六 昔聞長者言,掩耳每不喜。奈何五十年,忽已親此事。
求我盛年歡,壹毫無復意。去去轉欲速,此生豈再值。
傾家持作樂,竟此歲月駛。有子不留金,何用身後置! 其七 日月不肯遲,四時相催迫。
寒風拂枯條,落葉掩長陌。 弱質與運頹,玄發早已白。
素標插人頭,前途漸就窄。 家為逆旅舍,我如當去客。
去去欲何之?南山有舊宅。 其八 代耕本非望,所業在田桑。
躬親未曾替,寒餒常糟糠。 豈期過滿腹,但願飽粳糧。
禦冬足大布,粗絺以應陽。 正爾不能得,哀哉亦可傷!人皆盡獲宜,拙生失其方。
理也可奈何!且為陶壹觴。 其九 遙遙從羈役,壹心處兩端。
掩淚汛東逝,順流追時遷。 日沒星與昴,勢翳西山顛。
蕭條隔天涯,惆悵念常餐。 慷慨思南歸,路遐無由緣。
關梁難虧替,絕音寄斯篇。 其十 閑居執蕩誌,時駛不可稽。
驅役無停息,軒裳逝東崖。 沈陰擬薰麝,寒氣激我懷。
歲月有常禦,我來淹已彌。 慷慨憶綢繆,此情久已離。
荏苒經十載,暫為人所羈。 庭宇翳餘木,倏忽日月虧。
其十壹 我行未雲遠,回顧慘風涼。春燕應節起,高飛拂塵梁。
邊雁悲無所,代謝歸北鄉。離昆鳴清池,涉暑經秋霜。
愁人難為辭,遙遙春夜長。 其十二 嫋嫋松標崖,婉孌柔童子。
年始三五間,喬柯何可倚。 養色含精氣,粲然有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