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自祭文 歲惟丁卯,律中無射。
天寒夜長,風氣蕭索,鴻雁於征,草木黃落。陶子將辭逆旅之館,永歸於本宅。
故人淒其相悲,同祖行於今夕。羞以嘉蔬,薦以清酌。
候顏已冥,聆音愈漠。嗚呼哀哉!茫茫大塊,悠悠高畏,是生萬物,余得為人。
自余為人,逢運之貧,簞瓢屢罄,絺绤冬陳。含歡谷汲,行歌負薪,翳翳柴門,事我宵晨,春秋代謝,有務中園,載耘載籽,乃育乃繁。
欣以素犢,和以七弦。冬曝其日,夏濯其泉。
勤靡余勞,心有常閑。樂天委分,以至百年。
惟此百年,夫人愛之,懼彼無成,愒日惜時。存為世珍,歿亦見思。
嗟我獨邁,曾是異茲。寵非己榮,涅豈吾緇?捽兀窮廬,酣飲賦詩。
識運知命,疇能罔眷。余今斯化,可以無恨。
壽涉百齡,身慕肥遁,從老得終,奚所復戀!寒暑愈邁,亡既異存,外姻晨來,良友宵奔,葬之中野,以安其魂。窅窅我行,蕭蕭墓門,奢恥宋臣,儉笑王孫,廓兮已滅,慨焉已遐,不封不樹,日月遂過。
匪貴前譽,孰重後歌?人生實難,死如之何?鳴呼哀哉。
2. 關於離別的文言文壹、唐代王維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進壹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譯文:
渭城早晨壹場春雨沾濕了輕塵,客舍周圍青青的柳樹格外清新。
老朋友請妳再幹壹杯餞別酒吧,出了陽關西路再也沒有老友人。
二、唐代李白《送友人》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壹為別,孤蓬萬裏征。
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譯文:
青山橫亙城北,白水流過東城。
我們就要在此分別,壹去萬裏,將要登上孤獨的行程。
那飄流不定的浮雲正是遊子的意境,而依依不肯落下的夕陽卻是老朋友的眷戀之情。
此刻揮手離去,我耳邊只聽到離群之馬的哀鳴。
三、唐代王維 《送沈子福之江東》
楊柳渡頭行客稀,罟師蕩槳向臨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歸。
譯文:
楊柳飄拂的渡口行客疏疏稀稀,艄公搖蕩著船槳壹直駛向臨圻。
只有相思的別恨像無邊的春色,不論江南江北時刻送妳把家歸。
四、唐代白居易 《南浦別》
南浦淒淒別,西風裊裊秋。
壹看腸壹斷,好去莫回頭。
譯文:
在南浦淒涼愁苦的分別,秋風蕭索黯淡。
回頭看壹次就肝腸寸斷,好好離去吧,不要再回頭了。
五、唐代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沾襟。
譯文:
雄偉的長安城由三秦之地拱衛,遙望蜀地,穿過迷茫的風沙好像能望見泯江的五個渡口。
和妳離別心中懷著無限情意,我們都是遠離家鄉出外做官的人。
只要在世上還有妳這個知己,就是遠隔天涯也像近在比鄰。
絕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時,像小兒女那樣悲傷淚濕佩巾。
3. 求送別,離別的文言文,謝謝~~查了壹下古文,有關送別、離別的文言文,除了魏晉南北朝江淹的《別賦》以外,唐代韓愈寫得較多,比如《送窮文》、《送孟東野序》、《送李願歸盤谷序》、《送董邵南遊河北序》、《送石處士序》、《送溫處士赴河陽軍序》等。
現選壹篇韓愈的《送董邵南遊河北序》如下:原文燕、7a686964616fe58685e5aeb931333332643930趙古稱多感慨悲歌之士。董生舉進士,連不得誌於有司,懷抱利器,郁郁適茲土。吾知其必有合也。董生勉乎哉!
夫以子之不遇時,茍慕義強仁者皆愛惜焉;矧燕、趙之士出乎其性者哉!然吾嘗聞風俗與化移易,吾惡知其今不異於古所雲邪?聊以吾子之行蔔之也。董生勉乎哉!
吾因子有所感矣。為我吊望諸君之墓,而觀於其市,復有昔時屠狗者乎?為我謝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鑒賞這是韓愈寫給友人董邵南的壹篇贈序。朋友要出遠門,寫壹篇序送給他,說壹番勉勵和寬慰的話,或者借此發揮點議論,這是當時文人的壹種風尚。
這篇序全文僅百余字,由於作者是文章高手,不但寫得內容深刻,而且吞吐曲折,波瀾起伏,顯示出出色的技巧。
首段即有三層意思。“燕、趙古稱多感慨悲歌之士”是第壹層。第壹句就不同凡響。這就是前人所說的“前層落墨,起筆不凡”。具有提挈、籠罩全文的作用。“董生舉進士”至“郁郁適茲土”是第二層,主要是說董邵南到河北去的緣由。又說明了他此去是出於不得已。“吾知其必有合也”是第三層,話說得十分肯定。這就回應了前文“燕、趙古稱多感慨悲歌之士”壹句。“感慨悲歌之士”,泛指荊軻、高漸離壹流人物。荊軻、高漸離都是好俠尚義之士,在歷史上留下過美談。在古代的燕、趙,這樣的人物很多。而董邵南也是壹個重節操、有才能的人。韓愈詩中有壹首詩,題為《嗟哉董生行》,詩中稱贊董邵南的俠義和孝行。這樣的人到燕、趙去,自然是會得到賞識和重用的了。
次段也可分兩層。“夫以子之不遇時”至“出乎其性者哉”是第壹層,意思還是在說祝願董邵南此行能實現自己的抱負。接著筆鋒壹轉,轉到第二層,提出“風俗與化移易”的問題。韓愈的意思是要說壹個地方的風俗是隨著教化而改變的。董邵南到古代的燕、趙去,是壹定會“有合”的,但是到今天的河北去,能不能“有合”,就不壹定了。那麽今天的河北變得如何呢?韓愈沒有說,也不便說,他只是提出“吾惡知其今不異於古所雲邪”的疑問,並要董邵南去證實壹下。話雖不明說,但他真正的意思已隱含其中。韓愈的本意,是不贊成董邵南去河北的,因為當時的河北,已是藩鎮割據的地方。唐代自安史之亂後,藩鎮之禍延續了數十年,唐憲宗即位討平吳、蜀叛亂,力圖統壹國內。但河北地區,仍然保持著割據壹方的局面。這種封建割據,破壞了唐朝的安定統壹,是與歷史的發展和人民的利益相違背的。韓愈是反對封建割據的,所以他不贊成董邵南到河北去為藩鎮效力。他雖然同情董邵南的遭遇,但出於對他的愛護,還是向他提出忠告,勸他在政治上不要走入歧路。因為是送行,韓愈不便把話說得太直露,只能含蓄委婉地規勸,但言外之意還是很明白的。
末段進壹步表示不贊成董邵南到河北去的意思,不過話仍然說得十分含蓄。請他去憑吊樂毅之墓,就是希望他向這位古代忠義之士學習,繼承其遺風。對有才能但還隱居不仕的屠狗者,我尚且要妳告訴他們到朝廷裏來做官,那麽妳就更應該留在京城,為朝廷出力了。
這篇短文寫出了那麽多豐富的內容,而且層次清晰,轉接自然,層層深入,變化無窮。它的成功之處,在於宛轉含蓄,頗為得體,符合送行時的氣氛,又不晦澀,達到了規勸的目的。它的結構異常緊密,行文錯綜變化,加上反復唱嘆,使文章更耐讀、有味。這些,都增強了這篇序文的魅力。
4. 求別離古文梁·江淹《別賦》:“黯然銷魂者,惟別而已矣。”
柳耆卿《雨霖鈴》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李白《送友人》的“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
王維的:“勸君更進壹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送元二使安西》)
王勃的:“海內存知已,天涯若比鄰。”(《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昌齡的:“洛陽親友如相問,壹片冰心在玉壺。”(《芙蓉樓送辛漸》)。
白居易的《賦得古原草送別》:“離離原上草,壹歲壹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馬致遠的“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範仲淹的“年年今夜,月華如練,長是人千裏”
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送友人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壹為別,孤蓬萬裏征。
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渡荊門送別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裏送行舟。
金陵酒肆留別
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喚客嘗。
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觴。
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