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詩: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譯文:
是誰家的庭院,飛出幽隱的玉笛聲?融入春風中,飄滿洛陽古城。
客居之夜聽到《折楊柳》的樂曲,誰又能不生出懷戀故鄉的深情?
作者:唐·李白
擴展資料:
這首詩通過“聞笛”表達了詩人對故鄉的思念。洛城,洛陽,唐代稱為東都。從第壹句的詢問口氣中,對此不期然而聽到的玉笛之聲,有些出乎意料。“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中“暗”、“飛”、“散”、“滿”四字頗具匠心,它們把笛聲那種悠揚回蕩、不絕於耳的意境傳神而又極有層次地刻畫了出來。
“此夜曲中聞折柳”暗含時間、季節和送別場景,既扣題,又為下壹句寫聞笛的感受做了鋪墊,使末句的感慨顯得自然而真切。這首詩中詩人遣詞造句都極為講究,情感細膩含蓄,詩味濃郁雋永。不說自己懷鄉,卻說“何人不起故園情”,把自己的感情,擴大到所有遊子聽了都起懷鄉的感情,這就加強了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