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描述:
蓮花的別稱及關於蓮花的詩歌鑒賞,越多越好,我會追加分的!
解析:
蓮花的別稱:
1 芙蓉
《爾雅》:“荷,芙蕖,別名芙蓉,亦作夫容。”《說文》:“芙蓉花未發為菡萏,已發未為夫容。”李時珍《本草綱目 》:“芙蓉,敷布容艷之意。”
2 芙蕖
《爾雅·釋草》:“荷、芙 蕖。……其華菡萏,其實蓮,其根藕。”疏:“皆分別蓮莖、葉、華、實之名。芙蕖,未發為菡萏。”魏曹植《洛神賦》:“迫而察之,灼灼芙蕖出綠波。”晉潘嶽《蓮花賦》:“遊莫美於春臺,華莫盛於芙蕖。”
3藕花
唐張籍《送從弟之蘇州》詩:“夜月紅柑樹,秋風白藕花。”宋陸遊《同何元立賞荷 花追憶鏡湖舊遊》:“三更畫船穿藕花,花為四壁船為家。”
4水芙蓉
《群芳譜》:“荷花亦稱作芙蕖、水芙蓉。”因木本拒霜花花艷如荷花,故有“芙蓉”、“木蓮”之稱,為明其區別,故又稱荷花為水芙蓉。
4 草芙蓉
《廣群芳譜》“荷花:芙蕖花,壹名水芙蓉。”註雲:“杜詩註雲:產於陸者曰木芙蓉,產於水者曰草芙蓉。”
5 水花
李時珍《本草綱目》:“蓮花”釋名:“芙蓉、芙蕖、水華。”
6 水芝
普崔豹《古今註》下“草木”:“芙蓉壹名荷華,壹名水目,壹名水芝,壹名水花。”《本草綱目》:“《本經》謂蓮子為'水芝丹'。”金元好問《泛舟大明湖》:“晚涼壹棹東城渡,水暗荷深若無路。江妃不惜水芝香,狼藉秋風與秋露。”
7 澤芝
《類聚》引晉郭璞《爾雅圖贊 ·芙蓉贊 》雲:“芙蓉麗草,壹曰澤芝,……”劉宋鮑照《芙蓉賦》:“訪群英之艷絕,標高名於澤芝。”
8
靈草
魏曹植《芙蓉賦》:“覽百卉之英茂,無斯華之獨靈。”吳閔鴻《芙蓉賦並序》:“乃有芙蓉靈草,栽育中川。”
9玉芝
《本草經》載:“荷花又名玉芝。”
10 君子花
北宋周敦頤著《愛蓮說》,謂蓮為花中之君子,故蓮又稱“君子花”。黃宅中《希濂堂留詩》:“是時夏六月,蓮沼吐芳芬,我愛君子花,遺花如甘棠。”
11水宮仙子
因蓮生水中,蓮花亭亭玉立於水面,好似仙女飄然而行,故名。宋張耒《雞叫子·荷花》:“平地碧玉秋波瑩,綠雲擁扇輕搖柄,水宮仙子鬥紅妝,輕步潛波踏明鏡。”
12凈友 又稱凈客。
蓮花潔凈不染,因此人們稱其為凈友。唐代孟浩然《大禹寺主公禪詩》:“看取蓮花凈,方知不染心。”宋代陳亮《新荷葉》詞:“艷態還幽,誰能潔凈爭研。”宋代劉過《賀新郎》詞:“水浴芙蓉凈。”
13菡萏 即蓮花,或指未開之蓮花。
《爾雅》:“荷,芙蕖……其華菡萏。”唐代劉商《詠雙開蓮花》:“菡萏新花曉並開,濃妝美笑面相隈。”明李夢陽《去婦詞》:“菡萏鴛鴦不羨,人生壹別何由見。”
關於蓮花的詩歌鑒賞:
《枯荷》 宋·許棐
萬柄綠荷衰颯盡,雨中無可蓋眠鷗。
當時乍疊青錢滿,肯信池塘有暮秋?
註釋衰颯:衰敗雕殘。青錢:喻指荷葉。肯信:怎信、豈信。
解讀諷喻之意。繁萎榮枯,自然之序;盛衰興替,人事之常。壹反贊美慣例而另辟壹徑,以荷花的榮枯以喻人事盛衰,皆作者自表心意而使其然。
東坡雲:“荷盡已無擎雨蓋”,前二句意本此,著力演繹其“枯”。
下半以回顧為轉、以議論作結,可惜是回到了宋詩說理的窠臼。
作者面對衰敗已盡的枯荷想到了現實:荷在盛極時可是綠蓋滿池塘啊!那時會想到在肅殺的秋天衰敗雕殘的慘境嗎?會相信這個枯敗殆盡的結局嗎?
轉句用“青錢”喻荷葉,就通過阿睹物“錢”把物事扯到人事上來了。人事滄桑、命運盛衰,那些得意忘形、趾高氣揚之輩,會想到將來可能有破敗的壹天嗎?
比興得體,諷刺辛辣,有如當頭棒喝!
《蓮花》 宋·杜衍
鑿破蒼苔作小池,芰荷分得綠參差。
曉來壹朵煙波上,似畫真妃出浴時。
註釋蓮花:壹作《詠蓮》;作小池:壹作“漲作池”;曉來壹作曉開。芰荷:泛指菱、荷。參差:長短高低不壹致。真妃:楊貴妃字太真,因謂。
解讀以人比物,神、態兼備。
起句寫因,營造環境;蒼苔、小池暗喻幽靜、嬌小。
次句應題,芰荷切“蓮”;綠參差是為“花”的出場先作渲染,進壹步營造“眾綠拱花”的環境,至此情景已足,下面該主角登場了。
“曉來”二字有機關,是“轉”的關節。上面是“綠參差”,壹點也不關花的事啊!可花要出場,該怎麽辦?那就讓時光偷偷地溜過壹個夜晚吧,昨天看到的是壹片綠,可今早醒來(曉來)所見到的已是“壹朵煙波上”啦!留下了壹整夜能讓人馳騁思維的空間。轉得有依據,自然合理。
最後以“人似花、花似人”收結。“溫泉水滑洗凝脂,侍兒扶起嬌無力”。用楊貴妃雪膚花貌、婀娜多姿的嬌軟形象和她出浴時的神態來比喻蓮花,真是柔情綽態、風光無限,起到神形兼備的效果。作者又別出心裁地用“似畫”來把節湊放緩、把時間拉長:美景如畫,可正在“畫(動詞)”啊,在這個畫的過程中可以更仔細地、盡情地欣賞!
《白蓮》 宋·楊億
昨夜三更裏,嫦娥墜玉簪。
馮夷不敢受,捧出碧波心。
註釋馮夷:傳說中的河神名。
解讀整篇用比的手法。用物比物,把白蓮比做嫦娥頭上的玉簪,新穎出奇,之前似未有人道過。
起句寫時間:午夜,是為切“白”營造環境,也為帶出嫦娥(月)提供了條件。試想在夜間看哪壹種顏色最清楚?當然是白色。而嫦娥所居的月殿不可能在大白天出現。
次句嫦娥的出現又是玉簪出場的先決條件,天上的人事通過壹個“墜”字就回到人間來了,如果沒有這個字,要準確自然地轉到人間的白蓮身上還要費許多周折。
第三句明轉暗連,畫面從天上轉到人間,由鋪敘轉為指事,壹“墜”壹“捧”就由這句連接。馮夷是河神,管水,蓮生水中,很自然地連上了。“不敢受”才有“芙蓉出水”的可能。
結句“捧出”動感十足,要不,那玉簪可是沈到水底去啦!“碧波心”營造冰清玉潔、孤芳獨立的襯托環境,那晶瑩高潔如嫦娥頭上玉簪般的白蓮盈盈出水的場面,是多麽地美麗動人!
全詩環環緊扣、邏輯嚴謹,頗貼宋詩說理的格調,但演繹手法又突破了“理趣”的樊籬,通篇以形象取勝。雖只字未題白蓮,但仙子風姿綽約、玉簪聖潔無瑕的出色比喻,精當地凸顯了白蓮的鮮明形象,令人有無限遐思。
《白蓮》 唐·陸龜蒙
素蘤多蒙別艷欺,此花端合在瑤池。
無情有恨何人見,月曉風清欲墮時。
註釋素蘤:即白花。蘤,古花字的另壹種寫法。端合:真應該。
解讀表面看來是寫花,其實是寫人,借白蓮詠懷自況。
“素”,本色,即“白”,起筆便切題;艷色多受人喜愛,暗喻白色受冷淡;用“欺”是增加情感的程度,襯托素花的孤寂,也可理解成白蓮受艷色的嫉妒和排擠。“別艷欺”三字為此篇定下了基調,也為後面第3、4句的轉和結提供了依據。
次句鋪開,為起句作註以補足其意:白蓮既受冷落,本就不應遺落人間,而應該生長在瑤池仙境才符合其清高聖潔的品質和身份。
後半轉為寄情托意,“無情有恨”,轉的明白。白蓮不以艷色取悅於人,這看似無情,但欲墮於月下風前,這其中能無恨嗎?此恨誰知?“月曉風清”恰配得白蓮的冰清玉潔。但篇結是由3、4兩句壹起負擔完成的。前後兩半可以說是每兩句各成流水關系,分開即意殘句缺。所以後兩句是亦轉亦結,意貫而成。
整篇有懷才未遇、自傷遲暮之意。隱逸並非本心,飄零出於無奈;潔者自潔,借白蓮以自況,即其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