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數詞對偶的詩句

數詞對偶的詩句

數字往往是枯燥無味的,然而詩歌中引用數字,卻別有情趣,詩意盎然。明代廣東南海狀元倫文敘以壹至十個數字,作了壹首題為《新娘》詩:

壹姐不如二姐嬌,三寸金蓮四寸腰,

搽得五六七錢粉,妝成八九十分標。

這首絕句把十個數目字依次均勻地嵌進句中,極為自然巧妙。

又有壹次,有人想難倒倫文敘,取壹幅百鳥圖,請他題壹首要寫出百鳥的絕句,他用不足十個數字作詩雲:

天生壹只又壹只,三四五六七八只。

鳳凰何少鳥何多,啄盡人間千萬石。

相傳,乾隆皇帝在江南欣賞江邊月色時,只見岸邊泊著壹只小船,船上坐壹漁翁頭戴鬥笠,身披蓑衣,手持長竿垂釣。乾隆見此情,興趣大增,當即令壹隨行大臣用十個“壹”字作七絕詩壹首,把所見情景描繪出來,這位大臣沈思片刻,呤道:

壹丈長竿壹寸鉤,壹蓑壹笠壹扁舟,

壹天壹地壹明月,壹人獨釣壹江秋。

這十個“壹”字同天、地、月、人、物的巧妙結合,把當時的情景描繪得淋漓盡致,乾隆和大臣們連聲叫絕。

宋朝學者邵唐寫過這樣壹首詩:

壹去二三裏,煙村四五家,

亭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詩人在短短的二十字詩中,巧妙地運用了壹至十這十個數詞,給我們描繪了壹幅旅途風光,展示了壹幅樸實自然的鄉村風俗畫。

數字詩為我國舊雜體詩的壹種,把不同的數字嵌進句中,不但別具壹格,詩味濃郁,而且意境仍然清新幽深。

清代女詩人何佩玉擅長作數字詩,她曾寫過壹首詩,連用了十個壹,但不給人重復的感覺:

壹花壹柳壹點磯,壹抹斜陽壹鳥飛。

壹冊壹水壹中寺,壹林黃葉壹僧歸。

勾畫了壹幅“深秋僧人晚歸圖”

而清代陳沆的壹首詩,更勾畫了壹幅意境幽遠的漁翁垂釣圖:

壹帆壹漿壹漁舟,壹個漁翁壹釣鉤。

壹俯壹仰壹頓笑,壹江明月壹江秋。

百尺樓前丈八溪,四聲羌笛六橋西。

傳書望斷三春雁,倚枕愁聞五夜雞。

七夕壹逢牛女會,十年空說案眉齊。

萬千心事腸回九,二月黃鸝向客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