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望廬山瀑布》
唐代: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譯文:香爐峰在陽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煙霞,遠遠望見瀑布似白色絹綢懸掛在山前。高崖上飛騰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幾千尺,讓人恍惚以為銀河從天上瀉落到人間。
2、《望天門山》
唐代: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壹片日邊來。
譯文:長江猶如巨斧劈開天門雄峰,碧綠江水東流到此回旋澎湃。兩岸青山對峙美景難分高下,遇見壹葉孤舟悠悠來自天邊。
3、《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 臨洞庭湖贈張丞相》
唐代: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氣蒸雲夢澤,波撼嶽陽城。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譯文:秋水勝漲,幾乎與岸平,水天含混迷茫與天空渾然壹體。雲夢大澤水氣蒸騰白白茫茫,波濤洶湧似乎把嶽陽城撼動。
我想渡水苦於找不到船與槳,聖明時代閑居委實羞愧難容。閑坐觀看別人辛勤臨河垂釣,只能白白羨慕被釣上來的魚。
4、《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
唐代:張誌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譯文:西塞山前白鷺在自由地翺翔,江水中,肥美的鱖魚歡快地遊著,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樣的鮮艷而飽滿。江岸壹位老翁戴著青色的箬笠,披著綠色的蓑衣,冒著斜風細雨,悠然自得地垂釣,他被美麗的春景迷住了,連下了雨都不回家。
5、《峨眉山月歌》
唐代:李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譯文:高峻的峨眉山前,懸掛著半輪秋月。流動的平羌江上,倒映著月影。夜間乘船出發,離開清溪直奔三峽。想妳卻難相見,戀戀不舍去向渝州。
2.描寫名山大川的詩句1、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李白《行路難》
2、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3、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李白《獨坐敬亭山》
4、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裏潼關路。——張養浩《山坡羊》
5、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使至塞上》
6、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7、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柳宗元《江雪》
8、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9、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李白《關山月》
10、會當淩絕頂,壹覽眾山小。——杜甫《望嶽》
11、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王維《鹿柴》
12、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蘇軾《題西林壁》
13、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惠崇春江晚景》
14、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淵明《歸園田居》
15、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到此回。——李白《望天門山》
16、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白居易《憶江南》
17、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王之渙《登鸛雀樓》
18、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蘇軾《赤壁懷古》
19、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王維《漢江臨眺》
20、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李白《將進酒》
3.描寫祖國名山大川的詩句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行路難〉李白 唐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登鸛雀樓〉王之渙 唐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裏潼關路。〈山坡羊〉張養浩 元朝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李白《將進酒》)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使至塞上》)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王維《漢江臨眺》)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蘇軾《赤壁懷古》)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到此回。(李白《望天門山》)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白居易《憶江南》)
4.關於祖國名山大川的詩句描寫祖國大好河山的詩
望洞庭 獨坐敬亭山 憶江南
劉禹錫 李白 白居易
湖光秋月兩相和, 眾鳥高飛盡,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潭面無風鏡未磨。 孤雲獨去閑。 日出江花紅勝火,
遙望洞庭山水翠, 相看兩不厭, 春來江水綠如藍。
白銀盤裏壹青螺。 只有敬亭山。 能不憶江南。
自己選句
鹿柴 望廬山瀑布 望天門山烏衣巷
王維 李 白 李 白 劉禹錫
空 山 不 見 人, 日照香爐生紫煙, 天門中斷楚江開, 朱雀橋邊野草花,
但 聞 人 語 響。 遙看瀑布掛前川。 碧水東流至此回。 烏衣巷口夕陽斜。
返 景 入 深 林, 飛流直下三千尺, 兩岸青山相對出, 舊時王謝堂前燕,
復 照 青 苔 上。 疑是銀河落九天。 孤帆壹片日邊來。 飛入尋常百姓家。
飲湖上初晴後雨
蘇軾
水光瀲灩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濃妝淡抹總相宜。
杜甫
《望嶽》
岱宗夫如何?
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
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雲,
決眥入歸鳥。
會當淩絕頂,
壹覽眾山小。
《登嶽陽樓》
昔聞洞庭水,
今上嶽陽樓。
吳楚東南坼,
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壹字,
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
憑軒涕泗流。
5.描寫名山大川的詩有哪些1、《望嶽》
唐代: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會當淩絕頂,壹覽眾山小。
譯文:
巍峨的泰山,到底如何雄偉?走出齊魯,依然可見那青青的峰頂。神奇自然匯聚了千種美景,山南山北分隔出清晨和黃昏。層層白雲,蕩滌胸中溝壑;翩翩歸鳥,飛入賞景眼圈。定要登上泰山頂峰,俯瞰群山,豪情滿懷。
2、《望廬山瀑布》
唐代: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譯文:
香爐峰在陽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煙霞,遠遠望見瀑布似白色絹綢懸掛在山前。高崖上飛騰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幾千尺,讓人恍惚以為銀河從天上瀉落到人間。
3、《望天門山》
唐代: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壹片日邊來。
譯文:
長江猶如巨斧劈開天門雄峰,碧綠江水東流到此回旋澎湃。兩岸青山對峙美景難分高下,遇見壹葉孤舟悠悠來自天邊。
4、《登鸛雀樓》
唐代: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裏目,更上壹層樓。
譯文:
夕陽依傍著西山慢慢地沈沒, 滔滔黃河朝著東海洶湧奔流。若想把千裏的風光景物看夠,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壹層城樓。
5、《關山月》
唐代:李白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長風幾萬裏,吹度玉門關。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戍客望邊邑,思歸多苦顏。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譯文:
壹輪明月從祁連山升起,穿行在蒼茫雲海之間。浩蕩的長風吹越幾萬裏,吹過將士駐守的玉門關。當年漢兵直指白登山道,吐蕃覬覦青海大片河山。
這裏就是歷代征戰之地,出征將士很少能夠生還。戍守兵士遠望邊城景象,思歸家鄉不禁滿面愁容。此時將士的妻子在高樓,哀嘆何時能見遠方親人。
6.李白贊美名山大川的詩篇李白熱愛祖國山河,自稱“壹生好入名山遊”,寫下了大量贊美名山大川的壯麗詩篇,其中《早發白帝城》《蜀道難》等都是無與倫比的絕唱。
早發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裏江陵壹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view/155504.htm蜀道難》噫籲嚱(yī xū xī)!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蠶叢及魚鳧(fú),開國何茫然! 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sài)通人煙。 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
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zhàn)相鉤連。 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
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náo)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yíng)巖巒。
捫(mén)參(shēn)歷井仰脅(xié)息,以手撫膺(yīng)坐長嘆。 問君西遊何時還?畏途巉(chán)巖不可攀。
但見悲鳥號(háo)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 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使人聽此雕朱顏! 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 飛湍瀑流爭喧豗(huī),砯(pīng)崖轉(zhuàn)石萬壑雷。
其險也如此,嗟(jiē)爾遠道之人胡為(wèi)乎來哉。 劍閣崢嶸而崔嵬(wéi),壹夫當關,萬夫莫開。
所守或匪(fēi)親,化為狼與豺。 朝避猛虎,夕避長蛇, 磨牙吮(shǔn)血,殺人如麻。
錦城雖雲樂,不如早還家。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側身西望長咨(zī)嗟(jiē)。
[1]。
7.描寫祖國名山大川的詩 作者(李白).李白寫的如下,純手打,望采納
1.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關山月》
2.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獨坐敬亭山》
3.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行路難〉
4.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將進酒》
5.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6.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到此回。《望天門山》
7.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望廬山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