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諺語:
“日盛三伏暑氣熏,坐閑煩靜在蠅蚊。縱逢戰鼓雲中起,箭射荷塘若灑金。”如果大暑前後出現陰雨,則預示以後雨水多。
農諺有“大暑有雨多雨,秋水足;大暑無雨少雨,吃水愁”的說法。根據大暑的熱與不熱,有不少預測後期天氣的農諺有:如短期預示的有“大暑熱,田頭歇;大暑涼,水滿塘”;中期預示的有“大暑熱,秋後涼”;長期預示的有“大暑熱得慌,四個月無霜”、“大暑不熱,冬天不冷”、“大暑不熱要爛冬”。
2、詩句:
《晚夏》南朝徐勉
夏景厭房櫳,促席玩花叢。
荷陰斜合翠,蓮影對分紅。
此時避炎熱,清樽獨未空。
《山亭夏日》唐代高駢
綠樹蔭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
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壹院香。
《夏日山中》唐代李白
懶搖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脫巾掛石壁,露頂灑松風。
《消暑》唐代白居易
何以消煩暑,端坐壹院中。
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
散熱有心靜,涼生為室空。
此時身自保,難更與人同。
《竹裏館》唐代王維
獨坐幽篁裏,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暮熱遊荷花池上》宋代楊萬裏
細草搖頭忽報儂,披襟攔得壹西風。
荷花入暮猶愁熱,低面深藏碧傘中。
大暑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之壹,太陽位於黃經120°。大暑期間,中國民間有飲伏茶,曬伏姜,燒伏香,喝羊肉湯等習俗。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大暑,六月中。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其氣候特征是:“鬥指丙為大暑,斯時天氣甚烈於小暑,故名曰大暑。”
中國勞動人民將大暑分為三候:“壹候腐草為螢;二候土潤溽暑;三候大雨時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