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霍去病的詩有哪些?

霍去病的詩有哪些?

只有壹首《霍將軍渡江》。

霍去病(140-117)出生於河東平陽(今山西臨汾市),西漢著名的兵家、軍事家、民族英雄。衛子夫,漢武帝與大司馬將軍衛青的侄子,大司馬將軍霍光的同父異母兄弟。

霍去病十八歲做樸堯隊長,帶領八百騎兵進入大漠,兩次全軍大獲全勝,奪得冠軍。19歲晉升驃騎,指揮河西兩場戰役,在河西殲滅投降匈奴近十萬,俘虜匈奴祭神,直取祁連山。這是華夏政權第壹次占領河西走廊,絲綢之路就此開辟。

元壽四年(前119),霍去病、衛青領兵入漠北,在漠北之戰中消滅了作為匈奴左部主力的七萬余人,追擊匈奴部隊,直到狼居許山、古言山,祭天地,歸漢海。這場戰爭成就了“匈奴遠,漠南無王庭”。戰後向驃騎將軍傅進貢,與衛青共管軍政。元壽六年(117),霍去病病逝,時年24歲。漢武帝謚號“景環”以葬陵,並為其造了壹座祁連山形狀的陵墓。

軍事思想:

西漢初年的漢匈戰爭中,匈奴總是集中兵力突然進攻,使漢軍難以組織反擊。所以漢朝長期處於被動局面。到漢武帝時,衛青和霍去病對匈奴的軍事組織有了深入的了解。所以他們在與匈奴作戰的時候,並沒有組織幾十萬的軍隊作戰,而是組織少量的數萬騎兵進行長途奔襲,取王庭。

這樣的戰術讓匈奴來不及把分散在草原上的青壯年男子集中起來組建軍隊,而保衛王庭或單於庭的親衛隊也抵擋不住數萬騎兵的進攻。壹旦王庭、單於庭等人頭散了,匈奴就再也無法組織有效的反擊。所以衛青和霍去病打匈奴總是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