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瓜具有健腦,通經活絡,潤膚養顏,清涼解暑的功效。絲瓜炒蛋,絲瓜做湯,無論口感,還是營養價值,都讓人稱道。據說,連國宴,都經常用上絲瓜做菜。
? 既然絲瓜好,咱們就天天煮著吃。中午炒絲瓜,晚上燉絲瓜湯。連續吃了幾天,吃到妳聞到絲瓜味就害怕,談絲瓜色變。食堂只有幾個人吃飯,壹碗壹碗絲瓜大半倒掉。要是煮湯,人家寧可喝白開水。再這樣下去,臉得發綠,人會變成絲瓜人。什麽好東西,吃多了都倒胃口。絲瓜是自產的,產量高,只種植壹窩八株,妳怎麽也吃不完。
? 與妳不怎麽熟的人,妳不敢輕易送人家絲瓜,因為價格便宜。送親朋好友吧,在農村,幾乎家家戶戶有種植。那就拿到市區去送吧,人家說,妳上次送的還在冰箱裏,還沒有吃完呢。開動腦筋想想,找有大需求的人家送,找開飯店的親戚送,壹下子就可以送出十幾條。絲瓜的量詞,閩南方言不叫條,而是叫塊。所以,下文我就以塊為單位。每天能收成幾十塊,只好找壹個有三十多個工人的朋友送,隔三岔五的送壹二十塊,多送了,怕人家不吃。
? 今年絲瓜大豐收,壹天不采摘,到第三天就可以采摘四五十塊。絲瓜生長得很快速,第壹天還很稚嫩,第二天采摘剛剛好,第三天則顯得過老了,第四五天就已經長滿絲瓜絡了。在茂密的葉片下,經常有漏網之魚,有時壹下子就能剪去許多錯過最佳食用期的老瓜婁,那些就只好扔了。因為結得多,也就不可惜。再有老謀深算的漏網之魚,就只能等到瓜蔓枯萎時,把它們摘下來,取出絲瓜絡,用於洗碗碟。用絲瓜絡洗碗碟,物盡其用,衛生環保,深受家庭主婦們的喜愛。把老瓜婁、畸形瓜和遭受病蟲害侵襲的絲瓜及時剪除,減少水份和養料的消耗,促使更多小瓜生長,從而增加產量。
? 自從我有記憶的孩童時代開始,老家年年種植絲瓜,但是收成這麽好,幾十年來,我見過的就數今年了。
? 今年開春時,請了壹位老家的農民工師傅,在工廠空地比較開闊的地方,挖了壹個長約壹米二,寬約壹米,深約六十公分的大坑。然後填上壹層雜草,蓋上壹層火燒土,再填上從雞窩裏清理出來的有機肥,最上面壹層是從別處載來的良田沃土。清明節前,找鄰居要了八株小苗,種成壹窩,精心呵護,無微不至。
? 等到藤蔓要上架時,就給絲瓜搭壹個通風透氣的軟棚子。“愛它,就給它壹個五星級的家。”用廢棄的鐵桶和廢棄的鐵水管作材料。把水管放在水桶中間,然後用水泥砂漿灌註。二天後凝結成小水泥墩。縱橫五米埋壹個墩,用舊電線把柱子與柱子之間連成壹片。這樣,網絡狀的軟棚就初步建成了。高度控制在壹米七左右,過高,抗風能力差;過低,人在瓜棚下活動不方便。
? 等到藤蔓上架了,絲瓜也就開花了。花香自有彩蝶來。絲瓜的清雅香氣,引來了無數的昆蟲。有叫得出名的,如螢火蟲,蝴蝶,地中海食蠅,蒼蠅等;更多的是叫不出名字的。它們大多是害蟲,對絲瓜起致命性的傷害。我們要的是綠色食品,絕對不能噴灑農藥。於是,就買來了幾十張粘蠅板。果然,效果奇佳。到了第二天,綁在瓜棚上的粘蠅板,密密麻麻粘滿了各路昆蟲。
? 夏天天氣酷熱,絲瓜生長十分旺盛,對水分和肥料需求量相當大。每天給絲瓜澆水,壹窩絲瓜每天幾乎用上半立方米自來水。每周還給絲瓜追肥壹次,用尿素少許,撒在窩邊,然後澆水。施肥適宜“少量多餐”勤施。
功夫不負有心人,這窩絲瓜長得特別茂盛。就是專業戶瓜農種植的,也不過如此。用心做事,成功不是偶然的。
? 絲瓜是通靈性的植物,妳精心培植它,它懂得妳對它好,它會竭盡全力報答妳,給妳豐收的喜悅。妳給它陽光雨露,水份肥料,它的藤蔓四處開疆拓土,無邊快樂生長;它的葉片碩大含笑,熠熠生輝;它次第開著嬌嫩花朵繽紛爛漫,舞蹈著淺黃色盛裝;它瓜瓞綿延,參差羅列在綠葉下。壹陣陣輕風掠過,爭先向主人招手致意。茁壯成長的絲瓜,總是在回報給主人,興高采烈的愉快心情。
? 我們采摘的是絲瓜,收獲的是快樂心情。我們分享給親朋好友的不僅僅是絲瓜,而更重要的是,分享給大家快樂心情。我們自娛自樂,驀然回首,發現生活的樂趣無所不在。
期待著,來年采摘絲瓜時,與更多朋友壹起,分享豐收的喜悅!
(寫於2017.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