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關於心態詩句 1.李白寫的關於調整心態,坦然面對困難,對未來充滿信息的詩句
1、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 《行路難》
2、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 《宣州謝眺樓 餞別校書叔雲》
3、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
—— 《北風行》
4、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將進酒》
5、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 《將進酒》
6、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將進酒》
7、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壹片日邊來。
——《望天門山》
8、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9、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 《望廬山瀑布》
10、三山半落青天外,壹水中分白鷺洲。
—— 《登金陵鳳凰臺》
11、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 《南陵別兒童入京》
12、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
—— 《蜀道難》
13、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登金陵鳳凰臺》
2.李白有哪些關於調整心態,坦然面對困難,對未來充滿希望的詩句
1.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李白《行路難》
釋義:相信總有壹天,能乘長風破萬裏浪; 高高掛起雲帆,在滄海中勇往直前。
2. 終與安社稷,功成去五湖。——李白《贈韋秘書子春》
釋義:我們要先安定天下,功成以後就隱居四海五湖。
3. 受屈不改心,然後知君子。——李白《贈韋侍禦黃裳二首》
釋義:受屈而忠心不改,然後才能辨別誰是真君子。
4. 但勖冰壺心。無為嘆衰老。——李白《贈韋侍禦黃裳其二》
釋義:只要盡心竭力,就不怕時間的流逝。
5. 此時重壹去,去合到三清。——李白《冬日歸舊山》
釋義:發憤讀書,養成青松壹樣高尚的品格。
6. 升沈應已定,不必問君平。——李白《送友人入蜀》
釋義:妳的進退升沈都命中已定,用不著去詢問善蔔的君平。
7. 此中多逸興,早晚向天臺。——李白《送友人尋越中山水》
釋義:那裏逸興多多,妳可壹定去上天臺山逛逛,不到天臺山就沒有到浙江。
8. 巴水忽可盡,青天無到時。——李白《上三峽》
釋義:巴水忽然像是到了盡頭,而青天依然夾在上面。
9. 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李白《與夏十二登嶽陽樓》
釋義:看見大雁南飛引起我憂愁之心,遠處的山峰又銜來壹輪好月。
10. 我醉君復樂,陶然***忘機。——李白《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釋義:我喝醉酒主人非常高興,歡樂忘了世俗奸詐心機。
3.李白表達心情的詩
月下獨酌花間壹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飲,醉後各分散。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李白這首詩形象地表達了他自己當時的苦悶心情,也集中反映了他的思想。在他的壹生中,曾有過令他神往的長安生活,但更多的是仕途失意。
因而,他的詩作中既表達出積極入世的思想,又流露出消極出世的思想。想做壹番事業,但是既得不到統治者的賞識和支持,也找不到多少知音和朋友。
所以他常常陷入孤獨的包圍之中,感到苦悶、仿徨。從他的詩裏,我們可以聽到壹個孤獨的靈魂在吶喊,這喊聲裏有對那個不合理的社會的抗議,也有對自由和解放的渴望,那股不可遏制的力量真是足以“驚風雨”而“泣鬼神”的。
開頭兩句“花間壹壺酒,獨酌無相親”,已點出“獨”字。愛喝酒的人壹般是不喜歡獨自壹個人喝悶酒的,他們渴望有壹二知己邊聊邊飲,把心裏郁積的話傾訴出來。
尤其是當美景良辰,月下花前,更希望有親近的伴侶和自己壹起分享風景的優美和酒味的醇香。李白寫這首詩的時候正是這種心情,但是他有酒無親,壹肚子話無處可說,只好“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邀請明月和自己的身影為伴了。
這兩句是從陶淵明的《雜詩》中化出來的,陶詩說“欲言無予和,揮杯勸孤影。”不過那只是“兩個人”,李白則邀了壹個明月,所以是“對影成三人”了。
然而明月是不會喝酒的,影子也只會默默地跟隨著自己。“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結果還只能是自己壹個人獨酌。
但是有這兩個伴侶終究是好的,“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暫且在月亮與身影的伴隨下,及時行樂吧!下面接著寫歌舞行樂的情形:“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飲,醉後各分散。”
“月徘徊”是說月亮被我的歌聲感動了,總在我身邊徘徊著不肯離去。“影零亂”是說身影也在隨著自己的身體做出各種不很規矩的舞姿。
這時,詩人和他們已達到感情交融的地步了。所以接下來說:“醒時同交飲,醉後各分散。”
趁醒著的時候三人結交成好朋友,醉後不免要各自分散了。但李白是舍不得和他們分散的,最後兩句說:“永結無情遊,相期緲雲漢。”
“無情”是不沾染世情的意思,“無情遊”是超出於壹般世俗關系的交遊。李白認為這種擺脫了利害關系的交往,才是最純潔的最真誠的。
他在人間找不到這種友誼,便只好和月亮和影子相約,希望同他們永遠結下無情之遊,並在高高的天上相會。“雲漢”,就是銀河,這裏泛指遠離塵世的天界。
這兩句詩雖然表現了道家消極出世的思想,但李白的這種思想並不完全是消極的,就其對社會上人與人之間庸俗關系的厭惡與否定而言,應當說是含有深刻的積極意義的,也流露出積極入世的思想。這首詩雖然說“對影成三人”,主要還是寄情於明月。
李白從小就喜歡明月,《古朗月行》說:“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雲端。”
在他那幼小的心靈裏,明月已經是光明皎潔的象征了。他常常借明月寄托自己的理想,熱切地追求她。
《把酒問月》壹開頭就說:“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壹問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
在《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雲》這首詩裏也說:“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他想攀明月,又想攬明月,都表現了他對於光明的向往。
正因為他厭惡社會的黑暗與汙濁,追求光明與純潔,所以才對明月寄托了那麽深厚的感情,以致連他的死也有傳說,說他是醉後入水中捉月而死的。明月又常常使李白回憶起他的故鄉。
青年時代他在四川時曾遊歷過峨眉山,峨眉山的月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寫過壹首《峨眉山月歌》,其中說“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頗為人所傳誦。
他晚年在武昌又寫過壹首《峨眉山月歌》,是為壹位四川和尚到長安去而寫了送行的。詩裏說他在三峽時看到明月就想起峨眉,峨眉山月萬裏相隨,陪伴他來到黃鶴樓;如今又遇到妳這峨眉山來的客人,那輪峨眉山月壹定會送妳到長安的;最後他希望這位蜀僧“壹振高名滿帝都,歸時還弄峨眉月”。
明月是如此地引起李白的鄉情,所以在那首著名的《靜夜思》中,才會說“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壹看到明月就想起峨眉,想起家鄉四川來了。明月,對於李白又是壹個親密的朋友。
《夢遊天姥吟留別》裏說“我欲因之夢吳越,壹夜飛度鏡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在另壹首題目叫《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的詩裏,他又說:“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簡直是以兒童的天真在看待明月的。
更有意思的是,當他聽到王昌齡左遷龍標的消息後,寫了壹首詩寄給王昌齡,詩裏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在李白的想象裏,明月可以帶著他深深的愁緒,跟隨王昌齡壹直走到邊遠的地方。
當我們知道了明月對李白有這樣多的意義,也就容易理解為什麽在《月下獨酌》這首詩裏李白對明月寄於那樣深厚的情誼。“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李白從小就與之結為伴侶的,象征著光明、純潔的,常常使李白思念起故鄉的月亮,是值得李白對她壹往情。
4.李白性格及相關詩句
個性特點 他壹生不以功名顯露,卻高自期許,以布衣之身來藐視權貴,肆無忌憚地嘲笑以政治權力為中心的等級秩序,批判腐敗的政治現象,以大膽反抗的姿態,推進了盛唐文化中的英雄主義精神。
李白反權貴的思想意識,是隨著他的生活實踐的豐富而日益自覺和成熟起來的。在早期,主要表現為“不屈己、不幹人”、“平交王侯”的平等要求,正如他在詩中所說:“昔在長安醉花柳,五侯七貴同杯酒。
氣岸遙淩豪士前,風流肯落他人後!”(《流夜郎贈辛判官》)“揄揚九重萬乘主,謔浪赤墀青瑣賢。”(《玉壺吟》)他有時也發出輕蔑權貴的豪語,如“黃金白璧買歌笑,壹醉累月輕王侯”(《憶舊遊寄譙郡元參軍》)等,但主要還是表現內心的高傲。
而隨著對高層權力集團實際情況的了解,他進壹步揭示了布衣和權貴的對立:“珠玉買歌笑,糟糠養賢才。”(《古風》第十五)“梧桐巢燕雀,枳棘棲鴛鴦。”
(《古風》第三十九。並對因諂事帝王而竊據權位者的醜態極盡嘲諷之能事,如:大車揚飛塵,亭午暗阡陌。
中貴多黃金,連雲開甲宅。路逢鬥雞者,冠蓋何輝赫。
鼻息幹虹蜺,行人皆怵惕。世無洗耳翁,誰知堯與跖!而在《夢遊天姥吟留別》中,他發出了最響亮的呼聲: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這個藝術概括在李白詩歌中的意義,正如同杜甫的名句“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自京赴奉先詠懷五百字》)在杜詩中壹樣重要。
在天寶末日益惡化的政治形勢下,李白又把反權貴和廣泛的社會批判聯系起來。如《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既為屈死的賢士仗義抗爭,也表達了對朝廷的失望和輕蔑:君不見李北海,英風豪氣今何在?君不見裴尚書,土墳三尺蒿棘居。
少年早欲五湖去,見此彌將鐘鼎疏。在《書情贈蔡舍人雄》、《古風》第五十壹、《登高丘望遠海》等詩中,李白甚至借古諷今,對玄宗本人提出了尖銳的斥責。
總之,可以說他把唐詩中反權貴的主題發揮到了淋漓酣暢的地步。任華說李白“數十年為客,未嘗 李白圖片壹日低顏色”(《雜言寄李白》),這種在權貴面前毫不屈服、為維護自我尊嚴而勇於反抗的意識,是魏晉以來重視個人價值和重氣骨傳統的重要內容,李白正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承和發揚了這壹優秀傳統而成為詩壇巨星的。
李白的詩歌充滿熱烈的人生之戀。他的詩往往於曠放中洋溢著童真般的情趣,如:“兩人對酌山花開,壹杯壹杯復壹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山中與幽人對酌》)“袖長管催欲輕舉,漢中太守醉起舞。
手持錦袍覆我身,我醉橫眠枕其股。”(《憶舊遊寄譙郡元參軍》)生活如同馥郁的濃酒使詩人心醉,這當然不是說生活中沒有悲哀和痛苦,但詩人的樂觀精神足以使他超越和戰勝憂患意識,所謂“人生達命豈暇愁?且飲美酒登高樓”(《梁園吟》),“且醉習家池,莫看墮淚碑”(《襄陽曲》之四),就是他曠達心態的寫照。
他永不安於寂寞和孤獨,如《月下獨酌》其壹: 花間壹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相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只有充溢著生命活力的詩人才能發出如此的奇思妙想。
他有壹首《短歌行》,詩中構想道:“吾欲攬六龍,回車掛扶桑。北鬥酌美酒,勸龍各壹觴。
富貴非所願,為人駐頹光。”這裏沒有嗟老嘆卑的哀惋,卻用“勸酒”的天真想象表達了對人生的無限依戀之情。
這些詩篇以其純真的情趣,感召著被庸俗的生活所淹沒了的美好的人性,並因此而獲得永久的魅力。 李白對大自然有著強烈的感受力,他善於把自己的個性融化到自然景物中去,使他筆下的山水丘壑也無不具有理想化的色彩。
他在《日出入行》詩中說:“吾將囊括大塊,浩然與溟涬同科。”又說:“陽春召我以煙景,大塊假我以文章。”
(《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李白具有英風豪氣,又追求單純高潔的心境,這些不同的性格側面也就形成了他的山水意境的兩大類型:壹類是在氣勢磅礴的高山大川中突出力的美、運動的美,在壯美的意境中抒發豪情壯思;另壹類則著意追求光明澄澈 李白圖片之美,在秀麗的意境中表現纖塵不染的天真情懷。例如他筆下的黃河、長江,奔騰咆哮,壹瀉千裏:“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將進酒》);“黃河萬裏觸山動,盤渦轂轉秦地雷……巨靈咆哮擘兩山,洪波噴流射東海”(《西嶽雲臺歌送丹丘子》);“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
“黃雲萬裏動風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廬山謠寄盧侍禦虛舟》);“海神來過惡風回,浪打天門石壁開。浙江八月何如此,濤似連山噴雪來”(《橫江詞》)。
他筆下的山峰高聳峻拔,崢嶸奇峭:“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蜀道難》);“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嶽掩赤城;天臺壹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夢遊天姥吟留別》)。他用胸中之豪氣賦予山水以崇高的美感,他對自然偉力的謳歌,也是對高瞻遠矚、奮鬥不息的人生理想的禮贊,超凡的自然意象是和傲岸的英雄性格渾然壹體的。
同時,李白又寫了許多具有晶瑩透剔的優美意境的。
5.心態決定壹切李白的事例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綿州昌隆(今四川江油)人。
盛唐最傑出的詩人,也是我國文學史上繼屈原之後又壹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素有“詩仙”之稱。 李白少年時代的學習範圍很廣泛,除儒家經典、古代文史名著外,還瀏覽諸子百家之書,並“好劍術”。
相信道教,有超脫塵俗的思想;同時又有建功立業的政治抱負。他青少年時期在蜀地所寫詩歌,留存很少,但已顯示出突出的才華。
李白約在二十五、六歲時出蜀東遊。在此後十年內,漫遊了長江、黃河中下遊的許多地方,開元十八年(730)左右,他曾壹度抵長安,爭取政治出路,但失意而歸。
天寶元年(742),被玄宗召入長安,供奉翰林,作為文學侍從之臣,參加草擬文件等工作。不滿兩年,即被迫辭官離京。
此時期李白的詩歌創作趨於成熟。此後11年內,繼續在黃河、長江的中下遊地區漫遊,“浪跡天下,以詩酒自適”。
他仍然關心國事,希望重獲朝廷任用。天寶三載,李白在洛陽與杜甫認識,結成好友,次年分手後未再會面。
天寶十四載,安史之亂爆發,李白正在宣城(今屬安徽)、廬山壹帶隱居。次年十二月他懷著消滅叛亂、恢復國家統壹的誌願應邀入永王李幕府。
永王觸怒肅宗被殺後,李白也因此獲罪,被系潯陽(今江西九江)獄,不久流放夜郎(今貴州桐梓壹帶)。途中遇赦得歸,時已59歲。
晚年流落在江南壹帶。61歲時,聽到太尉李光弼率大軍出鎮臨淮,討伐安史叛軍,還北上準備從軍殺敵,半路因病折回。
次年在他的從叔當塗(今屬安徽)縣令李陽冰的寓所病逝。 李白詩歌散失不少,今尚存900多首,內容豐富多采。
李白壹生關心國事,希望為國立功,不滿黑暗現實。他的《古風》59首是這方面的代表作品。
對唐玄宗後期政治的黑暗腐敗,廣泛地進行了揭露批判,反映了賢能之士沒有出路的悲憤心情。言多諷興,氣骨高舉。
李白固然迫切要求建功立業,為國效勞,但他並不艷羨榮華富貴,而是認為“鐘鼓饌玉不足貴”(《將進酒》)。在建樹功業以後,他要以戰國時代高士魯仲連為榜樣,不受爵祿,飄然引退。
其思想明顯地受到道家特別是莊子的影響。 李白的不少詩篇,表現了對人民生活的關心和同情。
這種內容常常結合著對統治者的批判。他的壹部分樂府詩,反映婦女的生活及其痛苦,其中著重寫思婦憶念征人,還寫了商婦、棄婦和宮女的怨情。
他的《宿五松山下荀媼家》、《丁都護歌》、《秋浦歌》“爐火照天地”,分別描繪了農民、船夫、礦工的生活,表現了對勞動人民的關懷。李白壹生寫下不少描繪自然風景的詩篇。
他的“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蜀道難》)、“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將進酒》)、“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望廬山瀑布》)等,形象雄偉,氣勢磅礴,都是傳誦千古的名句。這類詩篇,正象他若幹歌詠大鵬鳥的作品那樣,表現了他的豪情壯誌和開闊胸襟,從側面反映了他追求不平凡事物的渴望。
另外壹些詩篇,像《秋登宣城謝眺北樓》、《獨坐敬亭山》、《清溪行》,則善於刻畫幽靜的景色,清新雋永,風格接近王維、孟浩然壹派。李白還有不少歌唱愛情和友誼的詩篇。
其樂府詩篇,常常從女子懷人的角度來表達委婉深摯的愛情。還有若幹寄贈、懷念妻室的詩,感情也頗為深摯。
李白投贈友人的作品數量很多,佳篇不少。其中有的詩表現了鮮明的政治態度,更多的是表現日常送別、相思之感,像《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沙丘城下寄杜甫》、《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憶舊遊寄譙郡元參軍》、《贈汪倫》等等,感情深摯,形象鮮明,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量。
李白詩歌內容也包含著壹部分封建糟粕,其中較多的是宣揚人生若夢、及時行樂、縱酒狂歡的消極虛無思想和表現求仙訪道、煉丹服藥的宗教迷信。他描寫婦女和愛情題材的詩,也有少數存在庸俗情調。
李白詩歌中大量采用誇張手法和生動的比喻。他的“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雲》)、“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秋浦歌》其十五),刻畫他長安政治活動失敗後深廣的憂思,是廣泛流傳的名句。
他如“吟詩作賦北窗裏,萬言不值壹杯水”(《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寫自己的懷才不遇;“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行路難》),寫仕途艱難;“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贈汪倫》),寫朋友間的深厚友誼等,都以鮮明突出的形象打動讀者。李白詩歌的想象是很豐富和驚人的。
他的“狂風吹我心,西掛鹹陽樹”(《金鄉送韋八之西京》)、“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都以奇特的想象表現了對長安和詩友的懷念。《梁甫吟》、《古風》“西上蓮花山”分別通過幻想方式來表現自己在長安受到讒毀和安史叛軍對中原地區的蹂躪;《遠別離》更通過迷離惝恍的傳說來表現對唐玄宗後期政局的隱憂;它們都顯得形象鮮明,寓意深刻。
《蜀道難》、《夢遊天姥吟留別》則借助於神話傳說,構造出色彩繽紛、驚心動魄的境界。 李白詩歌豐富的想象力在篇幅較長的七言歌行中表現得尤為突出,這方面明顯地可以看出。
6.將進酒李白的心理描寫
詩篇發端就是兩組排比長句,如挾天風海雨向讀者迎面撲來。“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潁陽去黃河不遠,登高縱目,故借以起興。黃河源遠流長,落差極大,如從天而降,壹瀉千裏,東走大海。如此壯浪景象,定非肉眼可以窮極,作者是想落天外,“自道所得”,語帶誇張。上句寫大河之來,勢不可擋;下句寫大河之去,勢不可回。壹漲壹消,形成舒卷往復的詠嘆味,是短促的單句(如“黃河落天走東海”)所沒有的。緊接著,“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恰似壹波未平、壹波又起。如果說前二句為空間範疇的誇張,這二句則是時間範疇的誇張。悲嘆人生短促,而不直言自傷老大,卻說“高堂明鏡悲白發”,壹種搔首顧影、徒呼奈何的情態宛如畫出。將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全過程說成“朝”“暮”之事,把本來短暫的說得更短暫,與前兩句把本來壯浪的說得更壯浪,是“反向”的誇張。於是,開篇的這組排比長句既有比意——以河水壹去不返喻人生易逝,又有反襯作用——以黃河的偉大永恒形出生命的渺小脆弱。
這個開端可謂悲感已極,卻不墮纖弱,可說是巨人式的感傷,具有驚心動魄的藝術力量,同時也是由長句排比開篇的氣勢感造成的。這種開篇的手法作者常用,他如“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宣城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沈德潛說:“此種格調,太白從心化出”,可見其頗具創造性。此詩兩作“君不見”的呼告(壹般樂府詩只於篇首或篇末偶壹用之),又使詩句感情色彩大大增強。詩有所謂大開大闔者,此可謂大開。
7.表達“積極心態”的詩句有哪些
1. 《觀滄海》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淡淡,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裏。
幸甚至哉,歌以詠誌。
2. 《龜雖壽》曹操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
滕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誌在千裏。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
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誌。
3.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劉禹錫
巴山楚水淒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沈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壹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4. 《行路難·其壹》李白
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羞 通:饈;直 通:值)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雪滿山 壹作:雪暗天)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碧 壹作:坐)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5. 《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