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於盛夏時靜靜潛伏,在春季裏隱藏起自己的光華。
出自東晉道教學者葛洪的《抱樸子》外篇第21章<嘉遁>。
蟄,是做減法的態度,是靜止,是思考,所以道家提倡“蟄伏於盛夏,藏華於當春。”
驚蟄後的大地長空裏,會有許多昆蟲羽化,獲得新生和自由。古今中外所有的大成功者,無不是經過“蟄”的。
蟄,也是壹種生活態度。人在紅塵,難免俗事纏身,需要有壹個時間段讓自己蟄伏下來,讓洶湧澎湃的身體和思緒靜下來,以意念搜尋自己身體裏的欲望,從何獲得精神上的豐美。
擴展資料
典故
韜光養晦,蟄伏三年後壹鳴驚人——春秋霸主楚莊王
莊王是楚穆王之子,公元前613年,楚莊王即位,當時國內外的形勢非常復雜。在楚國內部,他首先面臨著壹個大家族——若敖氏專權的局面。若敖氏是楚國先王的後裔,這個家族從楚文王時代到楚莊王時代,出現了好多擔任要職的名臣。楚莊王上臺的時候,面臨著盤根錯節忠奸難辨的若敖氏勢力,許多事情自己無法做主,有心無力。
就在此時,還發生了壹件事,讓楚莊王心有余悸。公元前613年,此時楚國令尹是若敖氏成氏支族的成嘉。因為幾個附屬小國叛亂,成嘉與另壹位將領潘崇帶兵出征平叛,留守國都的是公子燮和若敖氏鬥氏支族的鬥克。這兩個人在政爭中對成嘉產生了不滿,就商量著謀反。他們殺了成嘉、潘崇留在國都的家人,同時派人行刺出征的成嘉。
結果行刺失敗,事情敗露,成嘉和潘崇迅速回師討伐他們。公子燮和鬥克壹商量,就劫持了剛剛即位而毫無勢力的莊王,準備逃出去另起爐竈。好在半路上碰上壹個廬輯梨的大夫,他發現莊王被劫持,就誘殺了公子燮和鬥克。莊王這才獲救,心驚膽戰地重新回到國都。
這件事情加深了楚莊王對國內政治形勢的認識,於是他選擇長期隱忍蟄伏,裝出沈溺玩樂的樣子,以麻痹敵對勢力,暗中觀察形勢,並培養自己的勢力,時刻準備削弱政敵,使自己真正成為楚國的權力主導。
楚莊王即位之初的多年裏,沈溺於酒色玩樂,不問朝政,而且下令大臣不許進諫,否則死罪。
有壹位叫伍舉的大臣不忍社稷衰敗,於是想了個用謎語進諫的辦法。伍舉去見莊王,說:“楚國有只大鳥,居於至高之處,三年不鳴,三年不飛,請問大王您知道它是只什麽鳥嗎?”莊王心裏明白伍舉的用意,於是回答說:“此鳥不鳴則已,壹鳴驚人;不飛則已,壹飛沖天!”
然而此後,他還是壹如往常,並沒有什麽起色。
另壹位大臣蘇從看不過去了,冒死大哭著去進諫。他對莊王說:“我就要死了,楚國也快滅亡了,我明明知道進諫會被妳處死,但我不忍心楚國就這樣滅亡啊!我死了還能得到忠臣的美名,可是您再這樣下去,就會背上亡國之君的罵名!我活著如此無用,您還是殺了我吧!”
聽完這些,楚莊王意外地原諒了他,動情地說:“妳句句忠言,我怎麽會殺妳,今後我就按照妳說的來辦!”
從此以後,楚莊王壹改常態,虛心納諫,選賢任能,開疆拓土,迅速成就了楚國的霸業。三年的韜光養晦之後,莊王真的向伍舉所說的那樣,鳳凰壹飛沖天,壹鳴驚人,第壹次讓楚國這個其他諸侯國眼中的南蠻之族成為了霸主。
公元前591年,莊王薨,後世對他的評價很高,而有關他的典故也流傳下來。
百度百科--蟄伏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