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誰知道有關付出的詩句

誰知道有關付出的詩句

中國古代關於付出的著名詩句有“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揮淚始幹”、“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采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等。

(壹)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揮淚始幹。“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揮淚始幹”出自晚唐李商隱的《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詩曰:“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這是李商隱的壹首抒寫愛情心理的詩。詩開頭兩句,寫愛情的不幸遭遇和抒情主人公的心境,由於受到某種力量的阻隔,壹對情人已經難以相會,分離的痛苦使她不堪忍受。詩三、四句接著寫因為“相見時難”而“別亦難”的感情,“春蠶到死絲方盡”是說自己對於對方的思念,如同春蠶吐絲,到死方休;“蠟炬成灰淚始幹”則是比喻自己為不能相聚而痛苦,無盡無休,仿佛蠟淚直到蠟燭燒成了灰方始流盡壹樣,思念不止,表現著眷戀之深。詩五六句轉入寫外向的意念活動,“雲鬢改”,是說自己因為痛苦的折磨,夜晚輾轉不能成眠,以至於鬢發脫落,容顏憔悴;“應覺月光寒”是借生理上冷的感覺反映心理上的淒涼之感。詩結尾兩句以蓬山用為對方居處的象征,以青鳥作為抒情主人公的使者出現,寄希望於使者的的出現。詩中,“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運用了生動的比喻,借用春蠶到死才停止吐絲,蠟燭燒盡時才停止流淚,來比喻男女之間對愛情的付出無怨無悔,至死不渝。

(二)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出自晚清龔自珍的《己亥雜詩·浩蕩離愁白日斜》。詩曰:”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這首詩是《己亥雜詩》的第五首,寫詩人離京的感受,即雖然載著“浩蕩離愁”,卻表示仍然要為國為民盡自己最後壹份心力。詩的前兩句抒情敘事,既有“浩蕩離愁”,又有“吟鞭東指”;既有白日西斜,又有廣闊天涯,表明離別是憂傷的,但離別又是輕松愉快的,畢竟自己逃出了令人桎梏的樊籠,可以回到外面的世界裏另有壹番作為。詩的後兩句以落花為喻,表明自己的心誌。落紅,本指脫離花枝的花,但是並不是沒有感情的東西,即使化做春泥,也甘願培育美麗的春花成長。“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表現詩人雖然脫離官場,依然關心著國家的命運,不忘報國之誌,不惜付出壹切,以此來表達他至死仍牽掛國家的壹腔熱情,充分表達了詩人的壯懷,成為傳世名句。

(三)采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采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 出自唐代羅隱的《蜂》。詩曰:“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這是壹首寫蜜蜂的小詩。詩贊美了蜜蜂辛勤付出的高尚品格,也暗喻了作者對不勞而獲的人的痛恨和不滿。詩前兩句“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占“用幾乎是矜誇的口吻,說無論是平原田野還是崇山峻嶺,凡是鮮花盛開的地方,都是蜜蜂的領地。詩後兩句則運用反詰語氣,“采得百花”已示“辛苦”之意,“成蜜”二字已具“甜”意,可其是為誰甜蜜而自甘辛苦呢?這壹反問,使讀者能從這則“動物故事”中若有所悟。“采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 ,詩人實則是借引用蜜蜂辛勤付出的高尚品格,暗喻對不勞而獲的人的痛恨與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