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大運河沿線各地大力推進大運河文化帶建設,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大運河文化。初冬的“運河第壹灣”幽深寧靜。站在堤上俯瞰,寬闊的河灘綠中帶黃,幾十只白鷺上下飛舞。掃洪柳、六壩、壹只小烏龜的故事,都讓人感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真誠。“吉祥灣”有時是不吉利的。“運河第壹灣”左岸河堤由於曲流湍急,在洪水年受到水流的嚴重沖擊,極易發生決口潰壩的危險。
運氣和災難,看似不可調和的矛盾,卻被人類的智慧化解了。清朝光緒年間,古城人在左岸種了壹排排柳樹。洪水來的時候,當地官員命令人們把柳樹從根部砍倒,巨大的樹冠橫在河面上,樹與樹之間填滿了壹捆捆的稻草,用來止水和減速。這些柳樹叫掃柳,壹捆捆稻草叫“瓢”。橫掃劉宏位於“運河第壹灣”的尾端。人們稱此灣為龍形灣,故又稱“龍尾回水”。
谷城縣文物管理所所長蔣玉玲說:“鋸樹是很講究的,要照顧到那種分寸。不能完全鋸掉,否則樹冠會被水沖走,要保證樹冠能倒下來,真正起到保水的作用。”據史料記載,谷城縣鋸柳治水的創舉,在清朝雍正年間作為先進經驗在全國推廣,采取“政府資助、民眾管護”的模式,相當於現在的政府購買服務,理念相當先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