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最出名十首詩詞是《鷓鴣天·代人賦》、《摸魚兒·更能消幾番風雨》、《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清平樂·村居》、《青玉案·元夕》、《永遇樂·口北固亭懷古》、《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1、陌上柔條初破芽,東鄰蠶種已生些。平岡細草鳴黃犢,斜日寒林點暮鴉。山遠近,路橫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野薺花。—《鷓鴣天·代人賦》
2、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惜春長怕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春且住,見說道、天涯芳草無歸路。怨春不語,算只有殷勤,畫檐蛛網,盡日惹飛絮。長門事,準擬佳期又誤,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君莫舞,君不見,玉環飛燕皆塵土,閑愁最苦!休去倚危欄,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摸魚兒·更能消幾番風雨》
3、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裏說豐年,聽取蛙聲壹片。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4、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5、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裏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清平樂·村居》
6、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壹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青玉案·元夕》
7、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裏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貍祠下,壹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永遇樂·口北固亭懷古》
8、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
9、醉裏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裏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發生。—《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10、郁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辛棄疾介紹
辛棄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後改字幼安,中年後別號稼軒,山東東路濟南府歷城縣(今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人。南宋將領、文學家、豪放派詞人,有“詞中之龍”之稱,與蘇軾合稱“蘇辛”,與李清照並稱“濟南二安”。
辛棄疾壹生以恢復為誌,以功業自許,卻命運多舛,壯誌難酬。但他始終沒有動搖恢復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滿腔激情和對國家興亡、民族命運的關切、憂慮,全部寄寓於詞作之中。其詞藝術風格多樣,以豪放為主,風格沈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典故入詞,傾訴壯誌難酬的悲憤,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現存詞六百多首。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辛棄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