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高漸離是怎麽死的(高漸離被通緝隱藏在趙縣)

高漸離是怎麽死的(高漸離被通緝隱藏在趙縣)

昨天,好友趙平女兒大婚,在酒店招待朋友。趙平是河北趙縣宋城村人,也就是《史記》裏記述的高漸離藏身之地。太史公在《史記?刺客列傳》有這樣的記載“秦並天下,立號為皇帝。於是逐太子丹,荊軻之客,皆亡。高漸離變名姓為人庸保,匿作於宋子。”宋子即現在的河北趙縣宋城村。呵呵,與杭州那個宋城撞衫了。

高漸離是荊軻的好友,常壹起飲酒作樂,擊築和歌。後來荊軻受燕太子丹之命刺殺秦王政,行至易水邊上,高漸離為荊軻擊築送行。和築聲荊軻唱出:“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壹去兮不復還!”這是公元前227年發生的故事。那年在易水河畔,荊軻帶燕督亢地圖和樊於期首級,前往秦國刺殺秦王。臨行前,燕太子丹以及知道這件事的賓客,都身穿白衣,頭戴白帽在水急風寒的易水河畔為荊軻送行。荊軻的好友高漸離擊起了築樂,荊軻和著曲調唱起歌來,歌聲淒厲悲愴,所有人聽了都淚流滿面,抽泣不止。當荊軻唱出“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壹去兮不復還。”時,高漸離的築樂又變作慷慨激昂的羽聲,人們聽得虎目圓瞪,怒發沖冠。荊軻刺秦失敗後,高漸離的故事也就開始了。這段故事後人曾改編為電視劇《神話》、電影《刺秦》。

元代納新的《河朔訪古記》記載:“趙州城東北三十裏,平棘縣境上,宋子故城……即秦高漸離,匿作宋子而歌之所也。”可見,2200多年前,今天的趙縣便是高漸離逃亡藏身之地。

先來科普壹下宋子城歷史吧。漢高祖八年(公元前199年),劉邦封許瘈 (chi )為宋子侯,宋子遂為侯邑,許氏傳至三代後,延其孫許九,時因九犯國家禁制,於漢景帝中元二年(公元前148年)被廢黜宋子侯爵位,亦降為縣治,改隸屬歸鉅鹿郡轄;新朝王莽時稱宋子為宜子,後為漢廢;北魏永安二年(公元529年),復置宋子縣,仍歸屬鉅鹿郡;北齊天保七年(公元556年)又廢;隋開皇初年(公元581年)再置宋子縣;隋大業初時,省入平棘縣,之後再未復置。宋子城遂漸入衰落荒廢中。後人遊此,多發懷古思幽之情,無不感慨以系之。如清代李諤有詩嘆曰:“壹望平沙宋子城,蒼蒼喬木古城隈。雲生曠野孤村冷,月照荒丘百雉隈。易水風寒豪士去,秦庭日暮壯心灰。當年匿作人何去? 燕趙悲歌今更哀。”

戰國後期至秦漢時,宋子城因與兩位歷史名人有關而載入《史記》。其壹是趙國大將廉頗。據《史記?燕昭王世家》載:“燕王熹四年,栗腹伐趙王,自將偏軍隨軍至宋子,趙使廉頗擊之。”可見宋子壹帶曾是燕、趙兩國交兵的戰場。另壹位名人是秦代著名刺客荊軻的好友豪士高漸離。

往事越千年。當年高漸離藏匿的宋子故城,早已淹沒在歷史的煙雲裏,蜿蜒在原野上那壹段段殘墻斷垣,猶如發黃發脆的舊書,依稀還能斷斷續續地辨別出當年高漸離留有的文字。因宋子城離趙縣縣城並不遠,我多次到過那裏,去重溫歷史上與趙縣有緣的高漸離的故事。宋城村位於趙縣韓村鎮,現在的宋子城遺址已經被國務院核定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古宋子城址呈長方形,東西長700米,南北寬550米,總面積約38.5萬平方米。城垣西北角傍宋城村。城址壹帶地勢平坦,已辟為良田。盡管土城垣在早年間大部分坍塌,但從僅存的斷續殘垣部分仍可看出城之輪廓。西南城垣遺存較好於其它墻段。高若當地的農舍,厚七八米左右,黃土夯築,夯層清晰。仔細端詳有明顯的板築、夯打及柱洞痕跡。鎮幹部說,宋子城歷史久遠,幾度興廢,自戰國至隋朝,歷史相沿不曾中斷。城郭遺址中曾出土戰國劍飾、唐代瓷小盂,在宋城村民家中還發現過古代陶罐、陶盆等器物。早在1956年,古宋子城址被列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從趙縣有關誌書上我了解到,歷史上的宋子城是相當繁榮的,戰國時曾是鑄幣之地。前些年,山西平朔安太堡煤礦開發過程中考古發掘,曾發現壹枚“宋子”三孔布幣,成為稀世孤品。西漢時,宋子城愈發重要。高祖八年(前199年)劉邦封許瘛為宋子侯,宋子遂為侯邑。傳三代至其孫許九,因許九使人到匈奴買塞外禁物而被廢侯爵,宋子降為縣治,隸屬鉅鹿郡。王莽新朝改宋子為宜子。後漢廢。北魏永安二年(529年)復置宋子縣,仍屬鉅鹿郡。北齊天保七年(556年)又廢。隋開皇初年再置宋子縣,大業初省人平棘縣,之後再未復置。隋文帝後宋子城逐漸衰落,以至荒廢。

佇立在飽經滄桑的古城墻上,感慨萬千。不禁吟詠起古人王汝弼登上宋子城殘垣,吊高漸離的詩句來:“可憐壹片纖纖月,曾照當年擊築人。”兩千年前發生在高漸離身上的故事,如壹幅幅畫面浮動在眼前。

荊軻刺秦的失手,為燕國帶來了更大的災難,加速了燕國破滅的進程。燕王喜迫於秦國的壓力誅殺為自己帶來禍端的太子丹以求和,也沒能打消了秦滅燕國的決心。在這種情勢下高漸離隱姓埋名,逃到宋子“為人庸保”。

“荊軻嗜酒,日與狗屠及高漸離飲於燕市。酒酣以往,高漸離擊築,荊軻和而歌於市中,相樂也,已而相泣,旁若無人者。”

荊軻慘死鹹陽宮後,高漸離無時不想著為好友報仇,為燕國雪恨。過了壹段那種給人家當酒保的日子後,他終於隱忍不下去了。在主人家壹次宴會上,聽到主人家堂上有客人擊築,走來走去舍不得離開。常常張口就說:“那築的聲調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好的地方。”侍候的人把高漸離的話告訴主人,說:“那個庸工懂得音樂,私下說是道非的。”家主人叫高漸離到堂前擊築,滿座賓客都說他擊得好,賞給他酒喝。高漸離“出其裝匣中築與其善衣,更容貌而前。舉座客皆驚,下與抗禮,以為上客,使擊築而歌,客無不流涕而去者。” 後來,宋子城裏的人輪流請他去做客,這消息被喜歡聽築樂的秦始皇聽到。於是高漸離便被召進了鹹陽宮中。

秦始皇召令進見,有認識他的人,就說:“這是高漸離。”秦始皇憐惜他擅長擊築,特別赦免了他的死罪。但為了自身的安全,還是命人用馬糞薰瞎了高漸離的眼睛,秦始皇常常在鹹陽宮讓高漸離為他擊築,沒有壹次不說好。漸漸地,秦始皇開始麻痹了,對高漸離的警惕也放松了,時常陶醉在築樂中,高漸離擊築時更加接近秦始皇。壹次,秦始皇又召見高漸離為他擊築,仇恨滿懷的高漸離將樂器做武器,把鉛放進築中,當進宮擊築靠近秦始皇時,奮力舉築撞擊過去,遺憾的是,他同樣像荊軻壹樣失手了。這壹擊,高漸離付出了生命的代價。他死了,卻留下了壹段傳承千載的閃耀著英雄主義和浪漫主義光輝的故事。

唐代韓愈有句經典的名言:“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高漸離可算得上這樣的人了。他精忠報國、慷慨赴死的愛國熱忱,他為好友荊軻赴湯蹈火的俠肝義膽,是多麽的讓人欽佩。